贴心设计人工鱼道护鱼回家
广西长洲水利枢纽是西江河道上一项大型工程,它将西江水道拦腰截断,对水下生物尤其是鱼类的生存环境影响不言而喻。然而,一条人工鱼道的贴心设计建造,为这项工程增添了一抹绿色,也让洄游产卵鱼儿
广西长洲水利枢纽是西江河道上一项大型工程,它将西江水道拦腰截断,对水下生物尤其是鱼类的生存环境影响不言而喻。然而,一条人工鱼道的贴心设计建造,为这项工程增添了一抹绿色,也让洄游产卵鱼儿找到了回家之路。
“每年2-6月是鱼洄游季节,那时大家可以在观测室看到赤眼鳟、瓦氏黄颡鱼等,大的有两三公斤重,最多的时候一天有1.4万尾鱼通过。”6月15日,环保世纪行记者来到这里,工程公司总经理沈才山向大家介绍。
站在工程大坝上往东向下望去,宽阔的水面上,有一个名为泗化洲的小岛,右侧近岸边,是一条十多米宽、百多米长的坡渠,缓缓延伸进水里,这就是鱼道。整个鱼道,由下至上布置有进口段、鱼道水池、休息室、挡洪闸段和出口段,全长1444.3米。
据介绍,这是目前为止,国内水利枢纽工程中应用得最成功一条鱼道。为了它,工程施工成本增加了1亿多元。为了帮助鱼类认识和走进这条通道,工程人员想了不少办法:如对坡道精心设计,减缓水的流速;水下安装脉冲设备制造“人工浪花”……
据中科院水生研究所研究人员连续5年监测,西江鱼类每年春末夏初溯河洄游繁殖,从最初2011年研究人员只采集到19种过鱼品种,发展到今天的40种,主要优势种类有赤眼鳟、瓦氏黄颡鱼、日本鳗鲡、鲮、黄颡鱼、大刺鳅、银飘鱼等。2015年,鱼道项目成功通过国家有关部门验收。
沈总告诉记者,鱼道能成功应用,除了人工精心设计外,工程所处独特的地形条件也是重要原因。这里是低水头,泄洪时闸坝上下游水位落差小,基本可恢复天然状态。因为这条“鱼道”,长洲水利工程项目增添了一道美丽的人文景观,也为西江生态保护留下了动人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