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钓鱼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钓具推荐 > 正文

钓具推荐

戴燕山:干沟古镇往事

admin2024-07-06钓具推荐41
  在夕阳的余晖里,透过半角残墙城砖和条石上半尺深的凹槽——千百年来的车流碾压留下的深深辙印,依稀听到那粮马古道上的串串铃声,仿佛看到那车轮滚滚,商贾云集的互市榷场。 

  在夕阳的余晖里,透过半角残墙城砖和条石上半尺深的凹槽——千百年来的车流碾压留下的深深辙印,依稀听到那粮马古道上的串串铃声,仿佛看到那车轮滚滚,商贾云集的互市榷场。

  小时候,姥爷多次给我讲述过干沟古镇的故事;年少求学,总在傻傻地想那曾经盛极一时的点滴往事;行走社会,眼观华夏,多少回梦绕魂牵,时时感念,久久不能释怀的千年古镇如何盛极至衰,竟然就此销声匿迹,只留在老人们口传的感慨声里。

戴燕山:干沟古镇往事

  干沟古镇遗址在青龙满族自治县干沟乡干沟村,地处华北和东北平原的交界处,居燕山山脉东端腹地,长城塞北关外。一道九曲十八弯的溪水星干河,蜿蜒流转,环抱全镇。

  干沟镇因路而兴,是华北通往东北的要道之一。“东达沈阳,西通承德,北连赤峰,南通关内北五口。”周边平泉、赤峰、天义、凌源等地经此到达关内,这里曾经是久负盛名的粮马古道、边关榷场。冀东、辽西一带有人类繁衍以来,老百姓的行走过活,形成这条古道。干沟三百里外便是山海关,山海关因为军事和政治的原因,商路时有时无。而出长城散关北五口,即义院口、界岭口、桃林口、冷口和喜峰口,到关外一天的路程正好赶到干沟。干沟镇这条车马古道,不但是非常重要的贸易场,也是著名的粮食和皮毛流转、加工及手工业品主要的集散地。

  清末和民国,干沟镇一条街,镇街里店铺连着店铺,一行数里全是买卖家,大多数商家都是前有廊檐后有厦、五正两厢的几进房院套。干沟镇一条街南北走向,当时商家集资修建城堡一座,有六座城门:东门、小东门、南门、西门、小西门和北门,各门都是钉大门钉的木头门,门脸上书写“干沟镇”几个大字。每座城门两边有顶梁柱,上面各有炮台和碉楼,北门口用条石铺地,上面有几条半尺深的凹槽,是几百年川流不息的铁轱辘马车的车辙。街中心有碉楼,鸟瞰全镇,北山上有卡口,后依群山,俯瞰全镇,战时可以迎南面、东面、北面来犯之敌。

  老人古语“拉不败的哈达(赤峰),填不满的干沟”。干沟曾经与平泉、赤峰、建昌、朝阳、凌源、喀左等镇齐名为“热河八大名镇”。因为干沟地理位置的重要,从北京、天津过来的货物,很大的一部分要经过这里运往东北三省和蒙古地区。东北的粮食通过干沟运往“口里”或就地加工消化。据说还有“拉不败的干沟,填不满的台营、建昌营”之说,意思是说干沟的地理位置正好是粮马古道的中转站,干沟就成了附近地区——关外最大集镇之一。来自长城“口里”的商家们纷纷来到干沟镇开辟产业,后连家带口的搬到干沟定居。据老人们讲,商家“三义兴”就是山东省的两兄弟,挑担子过来“闯关东”,白手起家开辟的商铺。

  据青龙县志记载,清初的干沟镇商贾云集、买卖兴盛,素有“五行八作四大烧锅”之称。当地也传有“七行八作五大烧锅”,一般指的是日常生活所囊括的五花八门的店铺。干沟镇有几家著名的大药房、大染坊和粮仓,出名的酿造白酒烧锅就有五家,曾出产专供皇家的御酒。

  提到干沟的老字号,数百里闻名、家喻户晓有名有号的商家就有:德元亨、顺发源、顺成堂、同义兴、永源兴等三十多家,主要经营“九行八作”生意,大商家雇工都在百人以上,仅“兴顺永”烧锅每天专门挑水的雇工就二十多人,很多商家既经营粮食、杂货买卖,自己还有店铺、作坊、客栈。商家字号名字里面多用德、义、诚、信,兴、和、顺、永,发、盛、源、同,寓意和顺生财、生意久远、百代昌隆。

  耸立在东山的一棵千余年的老油松,见证了干沟镇的沧桑。干沟镇一直承担着生活赋予的“实用”角色,兴盛于中国北方。但愿这华夏千年古镇的自强、勤俭、坚韧、创造精神,源远流长,永育后人。

  ■多年以来,熟知吕蒙正的人们,无不知道他的这座“饐瓜亭”。显然,一座凉亭,对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伊河水清,龙门山高,这亭既有他不能忘怀的穷愁岁月,也有他一步步发达起来的富贵足迹,既有他被憎被厌时,对于人情厚薄的体味,也有他被宠被拥时,对于宦海浮沉的感受。所以,他一生谨慎为官,勤勉从政,清廉耿直,体恤百姓……其实,吕蒙正最令人赞叹的,当属他敢于跟皇帝说真话的“诤臣气节”。

  记得列宁曾经说过,原话记不得了,大意是:在市场上叫卖得最高声的,往往是想把最糟糕的货物推销出去的商贩。按照这个逻辑,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才是中国人自敛自重、自信自尊、宁静致远、文雅泰然的风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