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钓鱼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钓鱼技巧 > 正文

钓鱼技巧

【水缘文学•杂文】钓鱼与投稿王金山(安徽)

admin2024-07-09钓鱼技巧35
  笔者既喜欢吃鱼,更喜欢钓鱼。记得小时候在乡下时,就是个“钓迷”。我们儿时的几个小伙伴,经常结伴一起,拿着自制的钓杆(也钓泥鳅、黄鳝、虾子、螃蟹之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在闷热不堪的夏季

  笔者既喜欢吃鱼,更喜欢钓鱼。记得小时候在乡下时,就是个“钓迷”。我们儿时的几个小伙伴,经常结伴一起,拿着自制的钓杆(也钓泥鳅、黄鳝、虾子、螃蟹之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在闷热不堪的夏季,在阴雨绵绵的初秋,都是我们钓鱼的好时光。特别是夏天,家乡里的水库涨了水,鱼儿最容易咬钩。碰到这样的“幸运”,我们一日三餐能忘了两餐,剩下的一餐也是食不知味。“渭水溪头一钓竿,鬓霜皎皎两云斑;胸横星斗冲霄汉,气吐虹霓扫日寒。”我那时虽然没有古人姜子牙(太公)的雅兴和大略,但也美美地品尝到什么叫快乐、满足。

  大凡钓鱼爱好者,大概都是图个“过瘾”----如今城里鱼又不算贵,谈不上什么经济价值。当你发现有“猎物”咬钩(卡)时,或“猎物”咬钩后在不远的水面上时而来回穿梳,时而翻起雪白的浪花时,你的眼睛睁得比任何时候都大,心也跳得比任何时候都快!紧张、激动、快慰、欣喜都达到了最高点。当然,也有失望、沮丧、后悔的时候。如“猎物”脱钩啦,线绳断啦,等等,这时,你见即将到手的“猎物”逃之夭夭了,会后悔得捶胸顿足,甚至想跳下水去追。这就是钓鱼的心境。可吃鱼呢,一开始还新鲜,吃得多了,不免有点乏味。因为只是坐享其成,没有钓鱼的那种紧张、激动、欣喜的感觉。夜坐桌旁,忽然想入非非:钓鱼与投稿,吃鱼与看稿(别人的),该有多少相似之处啊!投出去的稿,犹如抛下去的鱼钩鱼线,等啊盼啊,有时盼来双手空空,有时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可看稿呢?我想因为唾手可得,因为不是自己的“产儿”,总觉得是在吃鱼,而没有钓鱼那种独特的乐趣和滋味了。记得我同报刊第一次打交道是1977年7月1日,那一天,《安徽青年报》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谁知,这一炮打响后,笔者从此与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说要有“情人”的话,诸报刊即是我的“情人”。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在从医的同时,又专心致志地为诸报刊写稿、投稿;虽然许多次投到报刊的稿件都是“死多活少”,但令人欣慰的是,好歹也有上千篇不同体裁的稿件见了报(刊),同时获得过数十次奖;社会观察《小苗易摧当护佑》在《法制日报》发表后,还被团中央、中宣部、司法部、国家教委、全国人大、全国妇联联合组成的“保护明天”委员会评为1995年优秀奖,接到寄来的大红烫金获奖证书时,心情是啥样子呢,恐怕用“喜滋滋”、“乐嗬嗬”来形容一点不过分,笔者曾为此喝过2两“古井贡”;其次,每当我接到报刊寄来的样报时,那心情,又如同跟钓鱼时鱼儿上钩后的心情一模一样!过去那种光看不写、眼高手低的时代,哪里享受到这种乐趣哟!咦,写稿与阅稿,一字之差,何以这么大的差别?如果说钓鱼能宁神去虑,解除“心脾燥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的话,那么,写作也具有同样的功能。当您坐在电脑旁,聚精会神地进行人机对话时,仿佛也置身于风和日丽,溪流塘边,湖滨河畔,绿荫之下,菱花之侧,执竿垂钓的境界中,水波涟漪,鱼儿悠游,实在令人赏心悦目。心中触发的“灵感”,导致文思泉涌。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从打印机里吐出来,或通过“网络”及手机微信发出去,这不是最好的“镇静剂”、“开心果”吗?

【水缘文学•杂文】钓鱼与投稿王金山(安徽)

  啊,又一个双休日到了。邻居们高高兴兴地带孩子们去游山,去玩水,去逛公园,去钓鱼。而我呢,却“不识趣”地打开了电脑,同这位“情人”对话、交流,倾诉衷肠,并播种了新的欢乐和希望……

  细想起来,我的第一篇小品文《老子与“老子”》(《安徽青年报》1979年7月3日)发表后,以后虽写过小说、散文、故事、报告文学以及消息、通讯等,但与小品文的“情”却最深最“浓”。也许是自己肚里就那么点墨水吧,好在迷上了小品文后,先后在《健康报》、《中国经营报》、《北京晚报》、《安徽日报》、《新安晚报》、《安徽工人报》、《安徽青年报》、《安徽市场报》、《合肥晚报》、湖北《故事与笑话》等报纸以及杂志《幽默与笑话》(吉林)、《笑话大王》(现改名为《开心天地》)(山西)、《幽默小品》(河南)、《养生大世界》(北京)、《东方养生》(海南)等杂志上发了数百篇小稿,其中幽默小品《“蛀虫”》获中国经营报和首都青年编辑记者协会联合举办的1988年“中国百字文学征文”三等奖;幽默小品《瞬息即变》获得安徽省宣传部、省妇联、省戏剧家协会1988年举办的“小品大赛”优秀奖;幽默小品《“实事求是”》获得江苏省文联和对外友好协会等部门组织的“中国幽默小品”大赛铜奖;幽默小品《女医生》获得合肥市高新区《合肥高新区》杂志2007年征文优秀奖;幽默小品《家庭“奥运”》获得合肥市妇联2007年征文优秀奖;《天生“酒”才必有用》获得原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健康报》、《中国医药报》、《中国医学论坛报》等十单位联合举办的“中生杯”全国医药卫生系统文学、艺术作品“建国六十周年”征文优秀奖。

  回顾在小品文创作道路上艰难跋涉的历程,颇有感慨。30多年来,我以坚定的立场,爱憎分明的眼睛,用小品文这把锋利的匕首,对准现实生活的痈疽,然后毫不留情地划去,虽然流出了脓血,但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既拯救了别人也警示了自己。小品文,像一支嘹亮的进军号,鼓舞着我,激励着我。30多年来,是那可爱的小品文,启我以敏锐的思想,惠以我知识的琼浆,添我以上进的力量。小品文,不单单只是讽刺,更重要的是要写出新奇、幽默、诙谐,出奇制胜。优秀小品文,应是“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脍炙人口的“佳肴”。

  我是个医务工作者,小品题材大都取材于医疗卫生战线上的人和事,为的是针砭时弊,扶正祛邪,治病救人。“图名图利”、“混稿费”吗?不。十几年来,人家发的东西堂堂正正署着大名,而我只能隐名埋姓,以免某些人条件反射而“对号入座”。而得到的稿费大都不够时间、精力以及过去邮票、纸张、笔墨及现在的网费、电费等的“开销”。即便如此,我还是对小品文的“激浊扬清、革故鼎新”的战斗作用痴迷不已,并矢志不渝,谁叫我和这个“冤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呢?!

  注:小品文因内容不同,一般有讽刺幽默小品、时事小品、闲适小品、历史小品和科学小品等之分。本文主要说的是讽刺幽默小品。现在,《山东精短文学》、《官场微小说》、《蒙东作家》、《望安山文学》、《赭麓文学》等新媒体微刊正陆续发我的小品文。看来,小品文也“与时俱进”了!

  (本文系水缘文学(ID:sywxwk)原创首发,作者:王金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