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钓鱼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钓鱼技巧 > 正文

钓鱼技巧

如果没鱼可钓海南休闲产业何去何从?

admin2024-07-10钓鱼技巧18
  早期在海南玩淡水钓鱼,带一根鱼竿,买几块钱蚯蚓做饵,去休闲农庄,或者有幸找到一个罗非鱼扎堆的池塘,半天不到就过足了钓鱼瘾。当然,去湖泊、水库搏击大物,也得驱车几十公里,渔获也可能是零,

  早期在海南玩淡水钓鱼,带一根鱼竿,买几块钱蚯蚓做饵,去休闲农庄,或者有幸找到一个罗非鱼扎堆的池塘,半天不到就过足了钓鱼瘾。当然,去湖泊、水库搏击大物,也得驱车几十公里,渔获也可能是零,成本稍稍有点高。

  相比海钓的成本,淡水钓就不值一提。拿一套慢摇装备来说,配齐喜玛诺的杆子和轮,加上好点PE线,稍稍讲究一点,装备轻松过万元。这还没到后期“发烧”追求极致装备,钓鱼圈与摄影圈相提并论,有了“钓鱼穷三代,单反毁一生”的普遍认识。反正,我身边玩海钓的朋友,年收入都过了百万元。没有百万的收入,也就只能在沙滩看看大海潮起潮落。

如果没鱼可钓海南休闲产业何去何从?

  海钓是雄性动物狩猎本能,它的魅力在于征服大自然,在未来领域做深度探索。丰厚的渔获能明显感受到自然的馈赠,在上鱼这一刻,产生的多巴胺会让人着迷。此外,钓鱼需走出钢筋水泥格子间,完美释放生活工作压力。海钓已经成为全世界钓鱼爱好者最喜欢的运动之一,NBA的球员大多数喜欢钓鱼,淘汰出局称之为“钓鱼”。

  不管这个行业准入门槛有多高,活动费用有多昂贵,每年还是有很多新手“入坑”,钓鱼的兴盛带来休闲产业增长迅速,这正是海南自贸港发展难觅的良机。

  一个直面的现实,钓鱼也要趁早。尽管海南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渔业资源,每年吸引过万的钓友慕名而来。随着渔业资源枯竭,有些刚刚“入坑”的钓友就碰了一鼻子灰,“下去就咬”成为一个过去式。他们还没有“入坑”就被迫“上岸”,很多资深钓鱼者的足迹越来越远,在海口、文昌、万宁、儋州、西沙不断寻找新钓场,他们为了破渔获的纪录,却在不断刷新行程纪录。

  说来惭愧,我在海南钓淡水罗非鱼索然无味之后,选择了海钓。在海口南港的鱼排、文昌铺前鱼排、东水港鱼排(环评风暴之前,水上餐厅附带鱼排垂钓体验)都玩过……一条小鱼都没有钓到过,此后对海钓心灰意冷。

  两年前,一个海钓的朋友送我几斤翁田小石斑鱼。这鱼一起锅,香气扑鼻,肉质细腻,糯中带着一股甜丝丝清香,不管如何烹煮,肉质不易散开,秒杀这些年吃过的海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美食的诱惑重燃我对海钓的兴趣。我按照他的指引配齐一套入门级的慢摇杆和纺车轮,然后前往文昌翁田码头坐船,一小时到达垂钓海域。翁田的小石斑鱼真傻,鱼钩放下去就咬,一串钩最多挂满了五条鱼(也就放五个鱼钩),半天不到就实现这些年梦寐以求的“爆箱”理想,关键是我没有借助抄网等设备硬拉上一条两斤重的芝麻斑,这顿猛如虎的操作让外地飞过来的浙江佬眼眶湿润。新手运气就是好,此话不假。

  我于是无限接近了钓鱼圈,被钓友拉入很多各种钓友群,例如翁田小石斑群、东水港船家、铺前鱼排群等等。与此同时,不可避免走上升级各种装备的不归路,例如配齐路亚杆、矶船杆,换30L的日本钓箱,配置一堆无用的配件等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我距离年入百万元是不是近了,还是更远了。

  钓友圈就有这A和B两个钓友,起初我跟他们一起拼船钓鱼。其中,A还是某央企的职工,可能企业管理松散,钓鱼的时间比较多,B估计是一个职业钓友,钓的鱼大部分拿去卖了。他还没有上船,就先找渔民收一点鱼,放入钓箱冰冻,作为自己的钓获,再过几个小时,这些鱼的身价就翻倍。

  很快,A和B购置了自己的渔船,亲自上阵开船,组建了自己的钓友圈,一些熟悉的钓友都被拉入他们的战队。只要出海钓鱼,微信群就是钓友直播大赛,每一次上鱼,他们都会大呼小叫,上班族被勾的牙痒痒,钓瘾大发,恨不得立马跟老板请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钓鱼之旅。晚上,这群钓友又在群内聚餐,分享美食,探讨钓技。钓鱼也有圈,需要这些大哥的带路。

  只要天气条件允许,例如浪小于一米,潮流适中,船家就开始接受钓友预订。在海南钓鱼,“好天气”带来的出海钓鱼资源非常紧张。同时,他们还帮助钓友购置周边设备,处置渔获,甚至兜售一些降温神器蜂蜜等等。

  我算了一笔账,每个钓友大概收200元船费,每次上船5个人,这些费用能维持出海的油费及船只保养费用。船家钓的鱼就是纯收入,30斤小石斑鱼,收入大概700元左右,这还不算各种零敲碎打的费用,月收入也算过万元,比上班不能差。当然,这苦也并非普通人都能吃,首先就是得扛住晕船,很多不晕船的人海钓,也吐的稀里哗啦,绿色的胆汁都吐光,满嘴都是苦味;另外就是晒,哪怕防晒做到再好,海南这烈日附加海水折射的阳光,带上盐碱侵蚀,一抹脸上都是薄盐,这对皮肤伤害就很大了。

  每一个钓鱼人开局都很美好,结局都很意外。A和B这两个很好的朋友,不知出于何种原因,竟然翻脸了。这很好诠释“同行是冤家”。

  最近这一年,翁田小石斑鱼“爆箱”也得凭运气了。翁田海域漂着大大小小的渔船,钓的人多了,小石斑的个体越来越小。B开始把视线放在西沙,出去一周,带回200斤西沙鱼,遇到精贵一点的黄鳍金枪鱼,一条都值回船费。资深钓鱼人都在精打细算做一笔买卖。问题是,并非所有人都有空参与西沙海钓,渔民的捕捞早已过界,西沙不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鱼。如果西沙都难钓了,以后该怎么办?

  之所以讲述这案例,因为所有的商业萌芽总是被身先士卒者所捕捉,他们每迈出第一步都具有行业指导价值。靠海的一部分人早就开始经营海钓这门生意,例如东水港很多船家都会在群里发布渔获视频,制造虚假繁荣。这些钓友怎么能懂?反正影响钓货的因素很多,钓友“空军”一趟,只能认栽,技不如人嘛!

  在起步阶段,一个行业肯定有乱象,如果缺乏长远规范,必然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这正是海南休闲渔业最该思考的问题,“先行者”已经为海南渔业休闲的发展走出一条路,他们也在努力探索新天地。如何让大多数喜欢钓鱼的人开开心心去钓一次鱼,让行业可持续发展,这就关联到整个行业的未来。

  日本素有“钓鱼王国”之称,目前钓鱼爱好者占全国人口的18%。美国钓鱼活动极为普及,钓鱼爱好者占全国人口的25%左右,特别是女性钓鱼者与日俱增,占钓鱼者总数的31%,每人每年平均钓鱼24天,钓鱼休闲产业在欧洲、美国、日本、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地区发展成熟。在美国,休闲渔业总产值为400亿美元,超过传统捕捞渔业,占到了整个渔业产值的60%。

  根据中国钓鱼协会2015年发表的数据,中国有钓友人群1.2亿。国内休闲渔业基地有470家,全国有上万家休闲钓场。2015年休闲渔业总产值为489亿元,相比渔业生产总值2.1万亿相比,比重依然很小,这就意味着发展的无限可能。

  这些年,钓鱼休闲产业在体育产业版块中占据的地位开始提升,并给社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网购平台,国内钓鱼产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是最被低估的体育细分领域。这正是海南旅游休闲产业不可多得的发展良机。

  海南休闲产业也取得长足的进步,修建了海南新埠岛游艇码头,秀英游艇码头,加上万宁石梅湾、三亚鸿洲游艇码头,各大海钓赛事也进驻海南,希望把海南打造成为中国热带最具风情的各类品牌海钓、各类品牌垂钓聚集地。例如正在举行的中国海钓大赛环海南岛,最后的决赛就选在西沙。通过环岛一周的比赛,借助优质的海南渔业资源,联动品牌,把海南旅游休闲最立体生动的一面展示出去。

  基础建设的完善,推动了产业的发展。这个最明显的感触就是一些有实力渔具店,也开始购买游艇,组建自己的海钓俱乐部,甚至把业务延伸到在朋友圈售卖刺身。从新手培养到组织参赛,从钓鱼到售卖鱼,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已经正在不断向外延展。

  当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很多,例如环岛海钓赛事刚刚引入海南就发现有水土不服的迹象。海钓赛事的比赛规则本身就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例如钓友为了更多渔获,肯定选择同一片海域有礁盘,或者鱼多地方,这些看不见的因素都掌握一些懂行的人手上,对于不熟悉钓友来说,这就不公平。这些都为比赛不公埋下伏笔。主办方在招募下一阶段钓友,很多钓友就会跳出来指责比赛“黑幕”、“内定”之嫌,这就有损品牌赛事等形象。

  要想让海南渔业休闲健康可持续发展,不管是行业,还是赛事,必须有严格的规范,合理引入竞争,更高水准的管理等等。这些正是海南渔业休闲发展的短板,一窝蜂的钓友扎堆进入,缺乏品牌建设的长期规范,最终大家闹哄哄来,败兴离去。

  作为一个钓友,感触到的变化就是现在登船钓鱼,船家需要身份证登记报备,因为海警会抽查。另外,在休鱼期间,按照规定是钓友只能使用一杆一钩。实际上,茫茫大海,这点执行很难到位。还有钓友为了获取更多的渔获,开始追求更高科技的设备,例如海钓报警器,探鱼设备的使用。这些设备的使用,加剧了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

  当然,比钓友不守规矩更甚的就是违法。近期新闻就爆出文昌翁田有渔民深夜炸鱼,以此获得丰厚的回报。海南出台史上最严休渔期,文昌海域现“绝户渔网”“迷魂阵”造成的过度捕捞,这些都是家常便饭。很多钓友在钓鱼的行程中,往往会发现一些违规的拖船和电鱼船,这种船行驶过程中,生灵涂炭,钓友看了也心疼,拨打渔政监管电话,等他们赶到,这些船早就消失无影无踪,监管形同虚设。

  海南休闲产业要想良性发展,首先是有鱼可钓作为前提。没有鱼,那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早些年在鸿洲游艇码头体验过一次海钓,船员拿出一鱼竿,教一些“小白”扔下去海,鱼竿有了动静就提上来,运气好能钓上一条五彩斑斓的海鱼,足以引爆全船。也就是这一次钓鱼体验,我踏上了海钓之旅。

  近期,我也在秀英港游艇码头出发前往南海明珠人工岛附近玩一次矶钓,以龟爬的速度前行花掉了一个小时,一个上午时间钓了三条鱼,每一条上鱼,依然全船人投了艳羡的眼神。我看了一下价目表,出海体验一次海钓的成本,都超过一千元,就算四个人分担,这费用也不薄。

  很显然,坐游轮体验海钓,附加值可能并不在于钓。但是有鱼,不管是钓鱼,还是潜水,那就是画龙点睛之笔。

  这又回到问题关键点,关键是有鱼可钓。海口南港早些年还是一些热门大众钓点,花费不到几十块就可以上鱼排钓鱼。如今去南港钓鱼的人少了。一年前去铺前的鱼排,一个上午的蹲守,有那么一两条三脚钉(一种背上有钉的海鱼)足以慰藉风尘了。几个热门违规填海造成的人工岛,居然成为一个新生钓点,没有关系还没法上岛,这就比较有讽刺意味。现在出去钓鱼,对渔获不敢有过多的奢望。这些都在说明,海南近海的渔业资源正在枯竭。

  钓友越来越多,钓场捉襟见肘,钓点变成稀缺资源,基本上掌握在经验丰富的船家身上。这也正是船家招揽生意的噱头,信息成本提高,正是建立在他们不断试错的基础之上总结得出的结果。而对于不知道钓点的网友来说,就是信息鸿沟。船家之间也会陷入恶性竞争,大家只负责钓,以后的事情真多管不了多少。

  海南渔业发展,需要改变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传统理念,没有绿水青山可持续思路,总有坐吃山空的时候。例如寻找一些海域培植钓场,变成公共资源一部分加强管理,这便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做个小结,要想让海洋休闲渔业成为海南自贸港耀眼的明珠,必须培植更多的公共钓场,既要让鱼儿休养生息,又要让海钓爱好者有鱼可钓,钓一次鱼就会爱上海南。这一大关键点就是科学合理规范使用海南宝贵的渔业资源,让海钓信息更透明。否则,等到产业培植起来,鱼没有了,这对行业发展没有益处。未雨绸缪,这样才不至“莫待无花空折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