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鉴|诗词里的童趣
美好的童年,给诗人们带来无尽的灵感。唐代的杜甫说:“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才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意思是,山里娃娃们好像天生笑点就低,哪怕见到个陌生的客人,都能带来莫大的欢喜。宋代的辛弃疾说:“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看来,坐在溪水边剥开莲蓬吃莲子,也是一段美好的童年记忆。
古代没有电视,没有电子游戏和电动玩具,也没有动物园和环球影城,那时的孩子们都是怎么玩的呢?清代高鼎的诗里说是“放风筝”,他写道“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宋代雷震的诗里说是“吹短笛”,他写道“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唐代的胡令能说是“学钓鱼”,他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元代的舒岳祥说是“折梅花”,他写道“少年妙事今浑忘,折得梅花小阁看”。清代的袁枚说是“捉知了”,他写道“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宋代的杨万里说是“捉蝴蝶”,他写道“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另外,杨万里还喜欢看孩子们玩“捉柳花”的游戏,他在诗里也来了个夫子自道:“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不过,这些诗人笔下描写的都是男孩子们的童趣。古代有男尊女卑的陋习,对女孩的古怪规矩和约束也非常多,所以诗词中描写女孩童趣的作品比较罕见。但是,在思想开放的大唐诗人笔下,仍然能够找到可爱的女孩身影。
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写过一首《池上》。那是公元835年的夏天,时年63岁的白居易在东都洛阳漫步,他兴致勃勃地走着,来到一个池塘边,忽然看到一个可爱的小女娃儿。那女娃儿用长篙撑着一只小艇,用力地划动着。她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白居易疑惑地看看小艇里那几朵白莲,马上就明白了——这个小丫头,原来是偷偷到池塘深处偷采白莲花啊。可是她不懂得怎样掩藏自己的踪迹,回程的小艇后边紧跟着一道翻涌的波纹,把翠绿的浮萍莽撞地分开了一个大口子,彻底泄露了她的小秘密。
本来,密密麻麻的浮萍一个压着一个,层层叠叠连成一片,静静地平铺在水面上。可是小艇划过,在浮萍中间留下来的波纹又长又宽,过了老半天也不能合拢起来……你看,这个小丫头不知道已被那道分开浮萍的水线“举报”,还正以为别人发现不了自己的行踪,在那小艇上扬着脸儿傻乐呢。白居易很喜欢这个调皮、活泼、可爱、纯真的小女娃儿,于是微微一笑,随口为这娃儿吟了一首五言小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这首诗就像一部儿童版的微电影,情绪紧张兴奋,情节简单紧凑,故事好玩有趣,人物鲜明生动。前两句出镜的是一个小女娃儿,后两句配画外音的是一个老诗人。前两句是动态摄影,后两句是特写镜头。全诗充满童真童趣,语言像用水洗过一样干净新鲜,一看就懂,一读就记住。可是仔细品咂,似乎又有很丰富的色彩和韵味,值得反复揣摩。仔细凝神,好像还有一串银铃似的淘气的笑声,从唐代那条轻巧灵便的小艇上穿越1000多年的光阴,“咯咯咯”飘到我们的耳畔,把快乐的心情牵引得悠远绵邈,最后定格在美妙的浮想联翩之中。
这首诗中的几个动词用得准确有力、活灵活现,憨态可掬、情趣盎然。一个“撑”字,写出小女娃的神态。一个“偷”字,显示了孩子的顽皮和小心翼翼的机敏,不动声色地烘托出一种欢快天真的情调。一个“藏”字,巧妙呼应了上句的“偷”字,同时也欲扬先抑,为下文埋下伏笔。一个“开”字,则像相声中的抖包袱,既出人意料,又让人忍俊不禁、喜笑颜开。
孩子们当然要被要求学习,即使是没有条件读书的人家,也要学习做农活。宋人范成大就写道“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清代的八旗子弟还被要求学习骑马射箭,乾隆皇帝就留下一首表现相关内容的《仲春幸南苑即事杂咏》,其中写道:“于此习围忆少年,朝家家法意深焉。今仍命子孙曾辈,一例遵行奕叶传。”不过,贪玩毕竟是儿童的天性,古代诗词中也另外留下来不少关于逃学的记录。比如唐代韦庄自述“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宋代刘克庄也回忆:“儿时逃学频来此,一一重寻尽有踪。”清代的宋湘则留下一段孩子的心声:“受书十日九逃学,恨不先生命牧牛……”字里行间天真烂漫,颇有童趣。
除了这些成人作品,古代也流传下来不少“神童诗”,可惜其中较少描写儿童生活,甚至夹杂了许多与年龄不相称的“小大人”腔调,比如相传7岁的李贺写的《高轩过》:“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再比如7岁的黄庭坚写的《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这些作品仿佛都是板着脸孔写出来的,挺深刻,但是缺少生趣。只有7岁的骆宾王写的《咏鹅》让我颇为喜爱:“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把白鹅的可爱形象描写得活灵活现,有白、绿、红这样鲜明的色彩,又有曲、浮、拨这些活泼的动作,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侧面展现出一些童趣的味道。
“六一”临近,也有友人邀我写写今天孩子生活中的童趣,我随手写了一组《孩戏四截句》,聊附本文文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