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钓鱼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钓友交流 > 正文

钓友交流

国家自然博物馆:与“龙”八杆子打得着的那些虫

admin2024-07-25钓友交流20
  我国生肖中的龙虽然是在现实中不存在的动物,但与“龙”沾边的动物,现实中可有不少,就拿小小的昆虫来说,大家是否能想到,它们和“龙”有什么关系呢?继去年昆虫中的“兔”之后,今年就来说说那些

  我国生肖中的龙虽然是在现实中不存在的动物,但与“龙”沾边的动物,现实中可有不少,就拿小小的昆虫来说,大家是否能想到,它们和“龙”有什么关系呢?继去年昆虫中的“兔”之后,今年就来说说那些与“龙”横竖都有点关系的虫。

  所周知,“龙”这种生物并不存在,那虫子怎么与之为伴呢?这里的“龙”指的是在地球远古时期,曾称霸一时的“龙”——恐龙。恐龙生活在距今大约2亿到6000万年之间的中生代,是那个时期地球上绝对的霸主。然而,就在那个恐龙横行的时代,有一群更为古老的动物也同样繁盛,甚至见证了恐龙从兴盛走向灭亡,但它们却没有和恐龙一起消失,至今仍活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它们,就是昆虫。

国家自然博物馆:与“龙”八杆子打得着的那些虫

  昆虫最早出现于4亿年前的泥盆纪,在恐龙生活的中生代达到繁盛,所以它们曾被研究者誉为“恐龙时代的精灵”。如果您认为这些“精灵”生不逢时,只能在恐龙巨大的身影下苟延残喘的话,那可就错了,因为它们中有些成员,可是能让恐龙过不舒坦,比如跳蚤。

  跳蚤,是一类寄生在生物体表,以取食生物的血液、皮屑及毛发为生的昆虫,在人类历史上可谓臭名昭著,引发过许多次传染病的死亡事件,而这类昆虫在恐龙生活的时代依然不消停。2012年,首都师范大学科研团队在我国东北发现了侏罗纪时期的跳蚤化石,并建立了一个新科——似蚤科。这些跳蚤与现生的跳蚤有许多相似之处,复眼小、翅退化、触角扁平、足上有刺或硬毛、爪锋利等等,这些都是为了有利于在寄主毛发间穿梭。不过似蚤科昆虫体型在15mm左右,是现生跳蚤的10倍以上。更令人惊奇的是,它们的口器特别发达,长长的刺吸式口器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成排的锯齿状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很轻易地插入寄主的皮肤并难以拔出。

  2013年,该团队再次发现了一类与现生跳蚤关系更为接近的跳蚤,并且建立了又一新科——刺龙蚤科(是不是看名字就能感觉到对恐龙深深的恶意呢)。研究者通过一块因吸血而腹部膨大的刺龙蚤化石,证实其单次吸血量为0.02毫升,至少是现生跳蚤的15倍。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跳蚤究竟吸了谁的血?目前化石证据表明,中生代的哺乳动物大多个头在15cm左右,但这些跳蚤体型巨大,口器恐怖,不可能生活在小型的哺乳动物身上,它们的口针长度显然是为了应对更厚的表皮层,所以个体庞大的有羽恐龙和翼龙(翼龙不是恐龙哦),自然成为了这些跳蚤吸血的不二选择。可见,恐龙虽然看上去威风凛凛,但却拿这些小小的昆虫没有办法,“龙生”也并非一片坦途啊。更让人惊叹的是,白垩纪晚期恐龙灭绝了,而这些跳蚤却轻易地转移到新宿主身上,一直存活到现在,成为我们人类的烦恼。

  昆虫里中文名带“龙”的,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龙虱。龙虱是鞘翅目龙虱科昆虫的统称,全世界已知大约4000种。它们的成虫和幼虫都生活在静水或流动的水中,捕食水中的软体动物、昆虫、小鱼、蝌蚪等,是不折不扣的水中猎手。关于龙虱这个名字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清代著名绘本——《海错图》中的描述。龙虱是《海错图》中记录的唯一一种昆虫,书中这样写道:“此物遇风雨则堕于田间,故曰龙虱”。古人认为龙能兴风制雨,雨后田间又会出现很多这类甲虫,所以人们认为这是从龙身上掉下来的虱子。其实龙虱并非雨后从天上落下,而是从水中飞出来的。它们平时生活在水中,在雨后因为闷热而飞出活动而已。

  龙虱虽然是水生昆虫,但也需要到水面上来呼吸空气。它们虽然平时在水下深居简出,但在需要氧气补给的时候,便会从水下匆匆游上来,将腹部末端露出水面,微微张开鞘翅,让空气进入到腹部和鞘翅之间的空间,这样鞘翅下就储存了一个气泡,相当于携带了一个氧气瓶。当补给完毕后,龙虱合隆鞘翅重新游入水中。当气泡中的氧气减少时,水中的溶氧会自动渗入到气泡中去,所以龙虱可以在水下活动很久。龙虱的另一聪明之处,就是雄虫拥有昆虫中专门为爱而生的足——抱握足。这类足较短粗,前面几节特别膨大,好似唇形,上面具有若干个小吸盘。当龙虱交配时,雄性龙虱会用抱握足吸在雌虫光滑的背上,以免彼此被水流冲散,这真是一个爱的拥抱。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还有一类水生昆虫,外形上和龙虱十分相似,经常被人混淆,那就是牙甲。牙甲也称水龟虫,属于鞘翅目牙甲科,全世界已知约2800种。虽然水龟虫和龙虱粗看之下外形几乎一样,但仔细看的话还是很容易区分的,最显著的差别特征有三个:第一,龙虱的触角细长,丝状,而水龟虫的触角短,最末端呈锤状,以至于很多人会误把长长的下唇须当作触角;第二,龙虱的胸腹面平坦,而一些种类的水龟虫胸部腹面具有显著的针状脊突;第三;龙虱的后足离中足很远,而水龟虫的则很接近。

  龙虱虽然并非从龙身上落入田间之物,但却是落入人们餐盘之物。龙虱据说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因此深受两广人民的喜爱,特别是广东人民,相传已经有300多年食用龙虱的历史了,龙虱曾是广东街头特别流行的一种零食。但是,这其中其实混进了很多水龟虫,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当作龙虱,沦为了人们的盘中餐。不过,据说味道都一样……

  我们都知道,昆虫是个及其庞大的家族,全世界有大约150万种之多。家族大了,自然什么虫都有,这其中不乏长相奇特,令人印象深刻的种类,比如一些蝴蝶的幼虫。

  看到下面这张图,您脑海中有没有浮现出这首歌:“我头上有犄角(犄角),我身后有尾巴(尾巴)……我是一条小青龙(小青龙,小青龙),我有许多小秘密(小秘密,小秘密)……”。

  这就是有着“小青龙”之称的白带螯蛱蝶幼虫。白带螯蛱蝶是鳞翅目蛱蝶科的成员,该科的幼虫通常头部具有角状突起,有的全身长有枝刺,看起来很不好惹的样子。但实际上它们并不可怕,因为这些枝刺并没有毒性。白带螯蛱蝶幼虫头部的角,随着龄期的增加会发生变化,1 龄幼虫头部仅可见四枚齿状突,2 龄幼虫头部角突长为枝状,赭色;3 龄幼虫头部枝状角突更为显著,依然为赭色;4 龄幼虫头部枝状角突渐变为绿色。此外,白带螯蛱蝶幼虫的身体中部有一个白色圆斑,这是辨认它们的显著特征。

  相比起幼虫,白带螯蛱蝶成虫就显得平平无奇了许多,它们的翅面红棕色或黄褐色,前翅背面中部有白色斑带,后翅翅面中部前半部有白色斑带,雌蝶的白色斑带要比雄蝶的宽而明显。这样的特征放在姹紫嫣红五光十色的蝴蝶堆里,瞬间就会被淹没,所以白带螯蛱蝶只有在小时候才是“网红”。

  此外,与白带螯蛱蝶同属于蛱蝶科的二尾蛱蝶,它的幼虫也是形似小青龙,但头部的角突更长,看上去更为帅气,龙气十足。身体中部也没有白色圆斑,青的更为纯粹。

  最后,分享一个我师弟在我朋友圈的可爱评论,也借此希望各位无论是名中带龙、属相是龙,即使与龙不沾边的朋友,在新的一年都能龙腾虎跃、龙马精神,2024年让我们一起“龙行龘dá龘dá”。

  1. 操秀英. 恐龙不堪其扰,或许它们才是侏罗纪的“王中王”. 科技日报,2019

  2. 任东. 恐龙时代的精灵——追寻昆虫的足迹.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4. 郑乐怡,归鸿. 昆虫分类(上、下).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梁艳萍,郭正福等. 江西白带鳌蛱蝶的形态学、生物学特性研究. 南方林业科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