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公开”企业愁了
自5月1日《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后,至今已过一个多月,但很多企业仍处于过渡之中,其中除了新的备案系统尚未完全完善之外,关于备案提交全成分资料、设置质量安全负责人等问题依然令人困扰。
在这里再明确一下,全配方资料是交至国家药监局,而不是在备案网上公开,国家已然出台表明有保密措施,不必担心。而国家为什么要如此折腾行业,要求“产品配方应当提供全部原料含量”,据业内人士透露,过往“小作坊”的下限行为严重,如非法添加微量的刺激性成分等等,要治理就需严抓备案,所以全成分备案成为治理化妆品市场的一个趋势,能理解到这一点,品牌、工厂之间的合作就不会那么紧张,品牌可以自建工厂,或依然采取代工模式,由代工厂建体系,处理好谁做质量安全负责人,“全成分备案”的问题就不会那么头痛。
首先对原料端来说,“备案提供全成分资料”的影响不算很大。广州奥雪化工有限公司吴文军说到,伤害不大,但麻烦事多,需要填写大批资料,原先经营的所有原材料均需重新登陆到新的备案网站上,而公司的原料,长期以来与外企合作,一系列“凭证”如功效测评、毒理性测评、刺激性测评等等本身就有,但国内外法规不一,现要求每款原料做安全性评估,因此重新上传已经不可避免。
好比“配方公开之后”,客户就知道你添加的原料是好是坏,卢工解释,原料方可以做一个自主研发的原料,然后跟我们合作,我们为它定制某一款专属于客户的原料,比如专利成分二裂酵母配一个成分,专供给某一个品牌去用,二裂酵母再配其他成分,专供给第二个品牌使用,为品牌方或者代工厂提供了有力的原料定制,增加了他们的产品价值和专属性,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
其实对很多原料商来说,基本不会涉及到配方泄露,因为备案的要求与之前对外资料的提供没有太大变化,就是“劳动力”成本会提高。不过也有代工厂抱怨上游原料,新品注册要填写产品配方原料的来源和商品名信息,所以需要原料商提供单个原料的配方组合,需要原料商参与进来,但“原料商都还未上传完毕,我们还要跟着尾巴走,真的太难了”。
配方是企业的命脉,配方的重要性已经不需要再强调,品牌和工厂都担心对方看了配方资料后去拓展新的客户。
本来谁掌控着配方就由谁来做注册人、备案人,进行备案工作。但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少拥有配方的品牌,它没有质量安全负责人,或者说基本的质量管理体系都没有建立,这些品牌很需要工厂来做质量安全负责人。但工厂却不买账,而且还要吐槽。
新条例之前,备案无需提交详细的成分含量资料,备案多数由工厂提供资料给品牌,让品牌去备案,同时配方被研发人员作为保密资料转交,合作双方之间的研发人、生产人、质量管理人、备案人不会有太多的对接,因此备案人去备案就完事了,很少会意识到产品质量、生产工艺是否一致的问题。
国际知名检测认证机构Intertek天祥集团高级业务经理蔡小舫解释,以前,如果产品在市场上出问题了,那工厂就头大了,质量问题一般是谁生产谁负责,工厂是主要的“背锅侠”。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质量问题涉及惩罚,是根据货值的金额进行罚款,如护肤套盒出厂价40元,卖360元,就按照360元零售价的倍数来罚。
原本是谁盈利越多,谁的责任越大,现在让薄利多销的工厂来担责,工厂当然要吐槽。所以这里涉及的不只是配方保密的问题,更是明确责任主体的问题,那么品牌、工厂该如何做好备案?
蔡小舫表示,品牌(拥有配方)若担心配方泄露,那就自建体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安全负责人,自己成为注册人、备案人,掌握备案主动权,这样对生产企业和品牌都是一种保护。而大品牌可以自己开厂,但这种可能性不大,所以就出现了品牌选择优质工厂与之成为合伙人的合作模式,比如今年年初完美日记官宣与上海臻臣合资成立新公司“上海逸仙化妆品有限公司”,双方深度捆绑,在研发与销售上双双互补,根本不会出现备案上的争执问题。
如果是没有配方的品牌,那么就一定要考虑是否要授权工厂了,现在的ODM普遍都有千个以上的配方储备,每一个配方都是重要的知识产权,必然是以保护配方为重的。如果品牌不愿意授权、扮演经销商的角色,将很难再入行。
高宝国内营销部副总监林文璇也说到:“尤其是对新的品牌来说,想好了再来入场,新条例的实施无疑是为了强化每家企业的责任意识。对于客户委托工厂做产品质量安全负责人,工厂不一定同意,因为要负责商品流通的责任。所以如果要合作的话,第一,工厂与客户双方都做好充分的评估;第二,工厂与客户之间签订相关的知识产权保密条约。”
另外,如果不按照以上方式进行备案,那么就需要品牌、工厂合作前,沟通好产品的知识产权归谁,谁承担什么责任等等,保密协议与相关的商务合同必不可少。
众所周知,“质量安全负责人”是备案必选项,前段时间还掀起过抢人的讨论,一个月前,关于“负责人”的行业价涨到30万/年,昨日一位行业人透露,广州这边的价格已涨到约40万/年。
然而对此等高额的数字,蔡小舫却表示无力吐槽,“哪有那么高的待遇,基本行情是1.5万/月上下浮动,超过2万的就很少,能到2.5万,几乎没有,30万、40万的说法比较夸张。”
同时不少老板也吐槽“又贵又难招,真的难”。蔡小舫解释,其实老板在意的就是年薪,不愿意花20-30万招聘质量安全负责人,这就是为什么品牌方迟迟不愿意招负责人的原因之一。另还存在更令人头痛的事情,那就是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态度问题。
“从2016年开始,工厂陆续开始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至今已有5年积累。相对而言,品牌方的脚步较慢。而且企业对原料、包材、产品等的管理,老板基本有一票否定权,如今设立质量管理负责人,负责人对产品问题无疑是要有一票否定权的,如果负责人说不,老板却觉得产品可以,那企业内部沟通就很难处理,所以就需要企业最高层重视这个问题。”
而且企业老板不能以做生意的思维去招聘负责人,负责人是为质量保驾护航,不是累赘,如果还未有这样的意识,到时候可能连40万年薪也请不到。要么老板自己成为负责人,要么就重视负责人的设立。
此外,蔡小舫分享,目前在化妆品备案方面,上海已然先行一大步,无论是监管机构、企业,还是品牌方,都在小步快跑做质量体系建设、备案注册人的工作,相比广州,广州仍有不少企业处于观望当中,建议早点行动。
蔡小舫在Intertek天祥集团从事化妆品法规科普已然十多年,此前一个季度开一两次课,现在一个月就要开两三次课,可见新条例对行业的影响十分之大,也可以看出目前众多企业高层投入学习当中。庆幸的是,昨日化妆品备案系统“开闸”了,备案信息由此前的72条,增加至375条,新的行业画面正在开花。由此一来,各企业应该积极对待繁琐的备案工作,共同加速行业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