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钓鱼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钓鱼技巧 > 正文

钓鱼技巧

路亚鲈钓:机动的水上运动

admin2024-08-11钓鱼技巧15
  9月中旬的汉中城固县,接连几天都是阴雨绵绵。受疫情影响,距城区15公里的南沙湖早已关闭多时,除了在景区居住的几名养鱼师傅,还有零星钓客,这里几乎空无一人。沿着进门的车道一路行驶,茂密的

  9月中旬的汉中城固县,接连几天都是阴雨绵绵。受疫情影响,距城区15公里的南沙湖早已关闭多时,除了在景区居住的几名养鱼师傅,还有零星钓客,这里几乎空无一人。沿着进门的车道一路行驶,茂密的树影之间,一片开阔的水域逐渐浮现在眼前。与南沙河相连的南沙湖,是由上世纪60年代灌溉水库改造而成的景区,水域面积达5000余亩,2012年起逐渐成为国内颇具影响的路亚基地。

  由于长期缺乏打理,湖区草木丛生,更像荒凉的郊野。码头船坞里停放的一排排路亚艇,木头廊道上贴的去年比赛的海报,仍显示这里曾是热闹的路亚钓场。傍晚时分,一艘路亚艇划开湖面,正从远处归来,湖光山色之间,竟有一种渔舟唱晚的感觉。随着小艇渐渐驶近,这才看清艇上两人,正是前一天从北京过来的钓手。穿着运动短裤、冲锋衣的张炎嘉,看起来颇有艺术家气质,钓友们叫他“嘉爷”。曹维穿着牛仔裤帽衫,显得朴实干练,他边收拾渔具,边说:“你们早点来就好了,今天中了四条40厘米以上的鲈鱼。”

路亚鲈钓:机动的水上运动

  路亚钓,得名于鱼饵(lure)的音译,与传统钓、台钓最大区别在于,采用更为环保的拟饵。不过,作为在国外风靡近百年的水上运动,路亚传入中国的时间并不算早。圈内一般把2008年视为国内路亚运动开端。作为最早一批路亚钓手,曹维在2009年接触到路亚钓。在《四海钓鱼》节目上,他一下就被那种全新的钓鱼方式吸引:“我觉得挺神奇,它有很多水面系的饵,你会看到鱼‘砰’地一个水花冲上来咬饵。这就是掠食性鱼类的特点。我高中起就玩台钓,鱼都是在水下咬钩,看完才发现,鱼原来可以这么钓!”

  看完节目,曹维上网搜鱼种,发现国外路亚比赛以鲈钓为主。回酒店的车上,我曾问曹维路亚比赛为何以鲈鱼为主要鱼种。曹维告诉我,一方面因为鲈鱼活动比较有规律,藏匿地点都有参照物;另一方面,鲈鱼天性凶猛,对活动的物体有浓厚的好奇心,因而特别适合用假饵来钓。此外,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运动,路亚鲈钓早已深入人心,用“嘉爷”的话说:“用飞蝇钓鳟鱼最为贴切,用来钓鲈鱼便觉得不对味,差点意思,就像跑马拉松让你穿正装一样。”

  第二天,我和摄影师老于会合,赶到南沙湖时,已经下起小雨。张炎嘉和曹维两人就像平时打比赛一样,一人在船头用脚控船,担任主钓,另外一人在船尾担任副钓。两人轮番抛动手中的鱼竿,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然后开始慢慢拉动鱼线,让假饵在水中模拟受伤逃窜的小鱼,来吸引鲈鱼咬钩。不一会儿,只见曹维将手中的鱼竿竿头猛然冲下,开始收线,中鱼了!当我们开着路亚艇摇摇晃晃地靠近时,曹维他们已将一尾体形漂亮的大鲈鱼拉上艇。摘除饵线后,拿出标尺一量,这条鲈鱼足足有48厘米。拍照记录之后,由于担心缺氧,曹维抓着鲈鱼的嘴巴,在艇边水中反复晃动,然后放生。如果钓到深水层的鲈鱼,往往还需要在鲈鱼的两个牙板之间扎针放气,不然由于内外压不同,鱼会难以下沉。

  路亚运动兴起以来,“钓获放流”便成为圈内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对这些资深钓手来说,真正的乐趣在钓而非鱼。曹维告诉我,在野外钓场钓鱼时,经常能碰到当地人向他们索要渔获,他们仍然坚持放掉,理由也很简单:“像这样一条鱼,可能要七八年才能长那么好的体形,吃了就完了。”

  曹维2009年接触到路亚钓,当时国内知名的比赛钓场不过三个:浙江慈溪市随风路亚基地、浙江建德市拓野路亚基地、江苏镇江市句容县仑山湖路亚基地。曹维的第一次野外路亚钓,是在随风路亚基地。曹维还记得,当时他用的是后来自己的信心饵——虾形饵,当时他刚把鱼饵抛下去抖了两下,就突然听到“咚”的一声,“吓我一跳,动静特别大,感觉就像你拉着一根线,有人在另外一头揪了一把,特别明显。那会儿我还不会刺鱼,下意识一哆嗦,钩到鱼嘴了,我就拉竿,竿弯了后‘嘣’地弹开了。我还纳闷什么情况,拉上来一看,因为不知道怎么打线结,结果饵跑了”。曹维那天一共钓了十多条鱼,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路亚钓。

  虽然没有台钓的大箱小包,可对于初次接触到路亚的人来说,光是竿轮线的组合,还有那些名目繁多的拟饵钓组,便足以让人一头雾水。

  在南沙湖的两三天,曹维和张炎嘉一有时间便给我们讲路亚装备的入门知识。可没有亲身实践,我们仍然只能听得一知半解。第一天见面,看到他们每人拎着六七根鱼竿上岸时,便很好奇,曹维向我解释,根据鱼情的不同变化,需要随时调整竿轮线的组合。“每根竿的硬度不同,有的竿刚性比较好,重量相对重;有的竿弧度特别大,感觉一动就快折了。为什么要分软硬竿?根据鲈鱼的不同状态,比如这个鱼的口特别轻,不喜欢咬,就需要用软竿,增加竿的敏感度,同时只能用小饵。如果用硬竿,特别小的饵抛都抛不出去。相应地,要用一个微物轮,容线量低,但轴承启动速度快,可以很顺畅地抛出去。轮子选好,我要用细的PE线,所谓‘小饵细线中大鱼’。钓法上也要更细腻,多遛一会儿鱼。”

  拟饵虽然种类繁多,但以大的区分而言,不外乎软饵和硬饵。晚上在酒店,张炎嘉举着盒子中五花八门的拟饵,向我们介绍其中的区别:“硬饵模仿的是什么?一种是模仿鱼,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制造水浪、声响、扰流,去吸引鱼,比如水面系饵中的bassbait,就是铁片,跟螺旋桨一样在水面发出‘啪啪’的声响。硬饵可以理解为反应饵,就是打鱼的反应,刺激它咬口,不是为了让它就食;软饵则是模拟饵鱼或其他鱼的食物。钓的时候,根据鱼情,一般都是软硬结合。”

  与曹维相比,张炎嘉接触路亚的时间并不长。三年前,疫情起来后,他所投资的商场儿童教育受到影响,生意不好,逼着他放慢节奏,于是在朋友带领下,他玩起了路亚。起初,路亚最吸引他的地方在于装备。“复古造型的轮子,那种金属质感、机械的东西对我比较有吸引力。”张炎嘉说。

  随着对路亚钓的深入了解,张炎嘉慢慢觉得装备并非最重要。如果说最初看重的是装备的质感,现在他更讲求实用,“符合你的作钓环境,符合你钓的鱼,符合你用的饵,搭配舒服就够了。老钓鱼的都知道,距离鱼最近的东西最重要,比如饵和钩,好多人中大鱼,跑鱼全因为钩”。

  2013年6月,曹维参加“G .LOOMIS杯”仑山湖菁英挑战赛,那也是他参加的第一场路亚竞技比赛。在那场20组40人的比赛中,他以与第一名相差0.9公斤的成绩,获得第四名。国内的路亚鲈钓比赛,一般分两天进行,每天钓6小时,每条船每天以5条打满,以两天所钓总重量排名。回忆起那场比赛,曹维觉得自己当时对路亚的理解还比较肤浅,更多从主观上相信自己的能力,而没有从鱼的角度考虑问题。

  1982年出生的曹维此前长期在银行工作,目前担任一家股份制金融机构的负责人。他对数字非常敏感,几年前的比赛,还能记得每条鱼的长度和重量。2019年,他在重庆南川区的黎香湖接连参加的三次比赛中夺得一次冠军,后来又在邛崃市竹溪湖的比赛中夺冠。如果说2019年7月的比赛更多出于熟悉场地的考虑,加上他担任副钓,无法按照自己的逻辑与判断决定比赛,那么两个月后的那场比赛简直称得上梦幻。赛前,他和队友开会讨论到凌晨2点,提前定好所有钓点。开赛不久,便在第一个钓点上了一条47厘米、重1.69公斤的鱼。尽管遭遇了断线、路亚艇故障,他们还是在比赛结束前两个小时就打满5条,领先第一名1.8公斤。第二天的比赛,钓了4条,以总成绩7.62公斤夺冠。回忆起那次比赛,曹维仍沉浸其中:“太完美了。在那个季节,你的运气和判断,所有天时地利人和,全部站在你这边,没人能阻挡那个频率。”

  那场比赛中,曹维和队友所中的鱼大多出于同一个钓点。要找准钓点,必须了解鲈鱼的生活习性。曹维总结:“鲈鱼也会巡游,但不会游出很远,可能10公里范围足够它一辈子的生活空间。有食物、有光照、有结构、有障碍的深浅交界的环境,是鲈鱼最喜欢的,浅滩可以繁殖孵化,遮蔽物和水下结构可以为它提供休息场所。”打完比赛,北京的网红钓手“菜包子”打电话问曹维:“你怎么知道这个钓点?我试钓的时候这里出了好多大鱼,我们就打这点,但比赛的时候一条都没钓上来。”寻找钓点准确的背后是,7月份那次比赛后,曹维先后去了4趟黎香湖,每次钓7~10天,已经基本摸清水底的大致结构。

  然而即使熟悉钓点,也存在运气与判断的问题,就像曹维所说:“鲈鱼好比人的舌头,非常敏感。比赛中,你在同一个钓点复制的时候,如果一小时没有中鱼,说明这条鱼不能作为一个很好的参考,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改变思路。”在曹维看来,路亚比赛的精髓正在于根据不同的鱼情,随时调整作钓策略。

  疫情之前,张炎嘉根本没想过自己会喜欢上路亚。对从不钓鱼的他来说,钓鱼就是坐在那里,姜太公钓鱼一样的老头钓。如果考虑到他曾是一位迷恋速度与激情的摩托车手的话,这想法也并不奇怪。

  1983年出生的张炎嘉对喜爱的事情充满一种狂热的笃定。他曾省吃俭用,用零花钱、压岁钱,还通过向同学售卖自己临摹的漫画书,攒了1万多元,在16岁那年买了人生第一辆摩托车:川崎ZZR400。喜欢上摩托车后,越玩越专业,张炎嘉参加了一些场地赛,曾取得北京青年组第一名。摩托车最吸引他的是极限速度带来的刺激,“开到时速200迈以上,耳边只能听到发动机的声音。还有一个因素,因为你太专注了,不能分神”。

  从摩托车到路亚,对他来说是质变,其中既有疫情以来出于释放和沉淀的需求,也有年龄增长带来的心理变化。不过,这两项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运动,也并非全无共通之处。

  和朋友第一次到北京密云的溪流钓马口鱼之前,张炎嘉花半个月时间上网查阅资料,研究路亚钓的原理,还有所用竿轮线饵等钓组配置。和曹维一样,他也是那种喜欢琢磨、提前做到胸中有数的人。“我虽然还没去溪流的环境,但每天都会在脑子里演练,别人在钓鱼时怎样选择钓点、怎样选择水流流向、让饵怎样飘落。一旦到现场,完全不用熟悉,因为整个流程每天都在脑子里过。”结果,第一次在溪流钓马口,他就钓了二三十条鱼,其中一条还是全场单尾最大。从那时起,张炎嘉喜欢上了路亚,因为他发现路亚与他以前所理解的钓鱼不同:“还挺机动、挺运动的,你得找鱼,你得在溪流中徒步,你得在水面上游走。你可以理解为,路亚就是找鱼,台钓就是等鱼,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了解鱼的生活习性以后,还要斗智斗勇。”

  或许正因为机车与路亚两种运动的相通性,相对于精细作钓(Finessefihing),张炎嘉更偏爱欧美风格的强力作钓(Powerfishing),这种偏爱水面系拟饵的钓法打的是频率,感官上更为直接刺激。

  那种在大自然中的感觉,也令人沉迷。张炎嘉和我谈起,有次他在秦岭的佛坪自然保护区钓鱼,旁边就有大熊猫和金丝猴。大熊猫叫起来像猪一样,追着他的钓友跑。

  张炎嘉和曹维,也是因为一次钓鱼,今年5月份才认识的。两人认识后的第一天晚上,便从钓鱼到机车,一直聊到天亮。多次一起钓鱼,曹维发现他们的作钓节奏出奇地一致。“每个钓手都有自己的理念,比赛就是打节奏,我们作钓的节奏是一样的。有的人钓得非常快,在一个钓点甩两竿没有鱼,就开船走了。队友还想在这里磨一下,结果船走了。因为在一条船上,搭档必须默契。”

  尽管偏爱欧美风格的强力作钓,但张炎嘉和曹维一样,并不偏执,同样能够结合不同情况改变不同钓组。张炎嘉从开始路亚钓一直到现在,只要不外出钓鱼,他每天在家都要看三四个小时的国外钓鱼视频。曹维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保养轮子,研究拟饵。他们计划在国内路亚比赛恢复之后,一起组队参赛。

  “硬饵模仿的是什么?一种是模仿鱼,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制造水浪、声响、扰流,去吸引鱼,比如水面系饵中的bassbait,就是铁片,跟螺旋桨一样在水面发出‘啪啪’的声响。硬饵可以理解为反应饵,就是打鱼的反应,刺激它咬口,不是为了让它就食;软饵则是模拟饵鱼或其他鱼的食物。钓的时候,根据鱼情,一般都是软硬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