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钓鱼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钓鱼竿 > 正文

钓鱼竿

我见过凌晨4点的基贝拉

admin2024-08-14钓鱼竿13
  。我坐在车里向外看,可以看见无数个铁皮房挤在一起,建在山坡上高低错落,在黑夜里透出星星点点的灯光。  随着车子快速往前,基贝拉被我落在身后。那一刻看着闪烁的灯光我在

  。我坐在车里向外看,可以看见无数个铁皮房挤在一起,建在山坡上高低错落,在黑夜里透出星星点点的灯光。

  随着车子快速往前,基贝拉被我落在身后。那一刻看着闪烁的灯光我在想,我见过了凌晨四点的内罗毕,而贫民窟也有自己的星空。

我见过凌晨4点的基贝拉

  多数人来肯尼亚旅行,是去马赛马拉Safari看野生动物。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贫民窟一日游”成了内罗毕一个非常受欢迎的项目,游客通常由一个当地向导带着,花上30—50美元,走一条固定的参观路线。对许多游客来说,进贫民窟再活着出来,就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

  如果你在中国月薪3千还觉得自己穷,可以说是富裕限制了你的想象。基贝拉的大部分人每天只有10—20块钱左右的收入,还非常不稳定,失业率高达50%。他们租不起别处的房子,只有住在基贝拉——这样一个缺水缺电、垃圾遍布的地方,是他们的家。

  男人们大多是在内罗毕各处做体力活、打些零工、或是卖小东西。你很难想象他们的糖果可以按粒购买,油炸小吃上落着苍蝇,伴着呛人的浓烟。如果你晚上住在这,能看到女人们凌晨3点起床给孩子做饭,然后出门步行到富人区当清洁工,她们每天步行1、2个小时,确保在富人上班前8点就到达。凌晨4点,基贝拉的许多人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不知道参观贫民窟的游客,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在想什么,他们是如何理解贫穷的。我只知道,这里有很多人非常抵触被拍照,因为游客总是未经他们的允许,就把照片发到社交媒体上,许多照片让他们失去尊严,像联合国人居署说的那样:“游客来看贫民窟生活的人,就像在看马赛马拉的动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殖民者专门规划出这片土地,作为给退伍的努比亚士兵的居住地,直到1963年肯尼亚独立后,政府拥有所有的土地,并将许多房屋定为非法住房,这些房子的墙是泥土的,房顶是铁皮的。基贝拉约10%的人是房东,拥有许多其他房屋,90%的人是租客,租金每月大概是40—60块钱,全家几口人挤在不到10平米的棚屋里。

  先前肯尼亚的人口普查说基贝拉有17万人,但大多数组织估计的数字却高得多,在70—120万人之间。基贝拉的面积也存在一些争议,大多数估计在2到3平方公里,约是两个上海迪斯尼乐园那么大,占地还不到内罗毕面积的1%,住着内罗毕四分之一的人口。没人知道这里到底住着多少人,因为基贝拉的边界不好定义,人口流动性又强,统计起来本身就困难重重,更不用说人口普查过程中还经常出现腐败行为,这样得出的数字又怎能准确。

  一进基贝拉就能看到街上大量的垃圾,没有集中的垃圾收集系统,没有污水处理系统是这里最明显的问题,加上其他恶劣的环境和卫生条件,会导致很多疾病,例如腹泻、疟疾、霍乱和伤寒。

  这里的厕所,可能就是在地上挖的一个洞。整个基贝拉只有几百个厕所,平均每千人共用一个。洞里满了之后会雇人来清理,十几岁的男孩们轮流将它们排入河中……就是这样的厕所还是收费的,门外会挂着锁头,因此很多人在街上小便,或者将垃圾装进袋子里扔到大街上,这解释了为什么基贝拉里经常臭气熏天,联合国人居署和一些机构有努力改善这种情况,虽然进展缓慢。

  除了上厕所的问题,这里还缺少干净的饮用水。以前人们在水坝取水,水坝的水非常不干净,引发了许多传染病。后来有了两条主水管,一条来自市政,一条来自世界银行。居民能以每20升3肯尼亚先令的价格取水。

  同时基贝拉也缺电,只有五分之一的地方通电,联合国人居署接通电的花费大约是每个棚屋50元左右,大多数家庭却无法承受。住在这的人上呼吸道感染非常多,因为买不起电,人们要在室内烧木炭、煤油来做饭和照明。

  虽然这里的很多NGO希望通过贫民窟旅游来提升贫民窟的居民收入,改变却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1990年开始,世界各国就不断有政府、组织捐助基贝拉。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的数据,当年肯尼亚仅从美国就获得了近40亿美元的官方发展援助,尽管大量资金涌入基贝拉,但近30年来,这里的生活并没有明显的好转:人们仍然挤在棚屋里,无法就业,缺水缺电,随处的垃圾……

  据基贝拉的一个社会工作者说,这里一共有五百多个非政府组织NGO,致力于从人权到健康到环境保护等各种问题。许多NGO给当地人发放大量的食物,有的是提供水,有的是捐衣服……这些组织年复一年地在这运营,为什么贫困却没有减少呢?

  中国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或许最好的方式是给他们一根鱼竿,在教会他们钓鱼之后就离开。如果你30年后还在这每天给他发鱼,就有问题了,会产生依赖综合症,因此许多NGO也正在寻求改变。

  人们当然不想一直住在遍地垃圾的环境里,许多人有钱之后逐渐搬离贫民窟,但还有很多人留在贫民窟不搬走,继续留在基贝拉有许多综合的因素。首先,基贝拉的地理位置很好,距离市中心仅6.6公里,相比住在城市边缘有更多就业机会,且住在基贝拉通常可以步行到达工作的地方,或者仅用便宜的车费就到达。

  其次,基贝拉有着完整的生态,这里生活便利,大部分的食品、日用品也比其他地方卖的便宜,社群成员们彼此熟悉,像一个年轻妈妈说的那样“我的朋友们都住在这,我可以很容易跟邻居借到盐”。

  另外,许多人不想改变,因为一旦改变了,会害怕不能再得到那些免费的东西。当地居民来不管是来参加一个关于基贝拉的访谈、还是NGO组织的会议,都会获得一些“出席费”。很多家长送孩子去上学,也是因为这里的很多学校每日都提供一顿免费的午餐。如果哪个学校突然不提供午餐了,学生流失率就会突然飙升。

  向贫困人口发放免费的食物并没有根本解决贫困的问题,这样的环境甚至会限制人们摆脱贫困的能力。来自基贝拉的一个人说“这些组织的贡献并不大,他们没有将工作转移给当地人”,还有人说“非政府组织给我们一点钱来证明他们在做事。但他们想让我们继续贫穷,来维持他们的工作和组织。最好的帮助方式可能是请他们离开,不要打扰我们,这样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我很同情她们在基贝拉的困境,以及作为一名单身母亲的艰辛。有时她们会带着小孩围过来朝我要钱,但我通常不会给她们钱,虽然看着她们失望的样子我会感到很内疚……我本可以给她们一些钱,但我没有。因为只要我直接给钱,我就是在鼓励他们乞讨,当下一个外国人来的时候,他们同样会乞讨。对许多游客来说,进来基贝拉走一走,拍拍照就离开了。而住在这里的人,有很多可能一辈子也没有走出来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组织意识到,或许更好的援助方式是教给他们谋生的技能,例如Amani Kibera这个组织就致力于给年轻女性提供免费学技能的机会,让她们可以学做手工珠饰、裁缝、创业等。还给带着小孩来参加培训的妈妈们建立了一个日托中心,让她们能安心接受教育。

  但是接受教育之后,除了得到了培训证书,去哪找工作仍然是一个问题,肯尼亚的就业环境非常糟糕。有一个单亲妈妈在学到技能之后,开始向游客卖她手工做的钥匙链,但一个钥匙链卖10美元。我对组织的工作人员说“这或许不是一门好生意,除非我做慈善,否则我不会买。在中国花10块钱就能买到一个钥匙链,所以如果她们想卖得更多,需要更有技巧,想办法把产品推向更多人,应该降低价格。”

  基贝拉里的人,他们的友好和热情感染着我。我会被他们简单的快乐打动,也看到了他们对成功的渴望,我相信如果有好的机会,他们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基贝拉走出了很多成功的人,有拳击手、说唱歌手、演员、运动员、政治家等,其中一些名人还是由单亲父母抚养长大的。

  其中最出名的是Octopizzo,本名Henry Ohanga,他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说唱歌手。出生于基贝拉,因为生活贫困在14岁的时候成了孤儿,如今他是肯尼亚乃至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说唱歌手之一。他用亲身经历向人们证明了人的出身不能完全决定往后的命运,他对音乐的热爱帮他摆脱了贫困。成名之后,他成立了自己的同名基金会,培养年轻人提高音乐、艺术、体育等方面的能力,用他的影响力和资源帮那些还在基贝拉的年轻人们摆脱贫困。

  基贝拉街上随处可见小孩子,欢笑着互相打闹。对比很多成年人对相机的反感,孩子们显得更友好,他们会天真地冲你笑,跟你说hello,甚至“你好”。虽然街上有很多垃圾,但人们会把家里打扫得很干净,还会养一些小花,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出生在这里,要怎么做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下次再来肯尼亚参加“基贝拉一日游”,不妨带着这些思考,和当地人聊一聊,每个人的经历和视角都不同,或许这些思考能够带给当地人一些灵感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