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戏点亮快乐童年(教育眼)(2)
“妈妈,你来当病人,我来当牙医。”3岁女孩欣欣,最喜欢“过家家”。她请妈妈张开嘴,用玩具牙镜检查牙齿,并用棉棒“涂氟”。欣欣还喜欢扮演交警、厨师和老师,她惟妙惟肖地模仿指挥交通、炒菜做饭、给小朋友上课,乐此不疲。不自觉中,“过家家”不但让欣欣懂得了职业划分,还学会了以不同身份和人交流。
“学龄前阶段是人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人身心各方面素质发展最重要的奠基阶段。家长和幼儿园应当创造充足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和支持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郑富芝强调。
可是,仅靠游戏学习零零散散、并不系统的知识经验,有用吗?很多家长表示怀疑。“游戏中的学习不但有用,而且更可持续、更有效。”北京市朝阳区蓝岛幼儿园园长年小霞指出,幼儿处于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学习依赖动作、情景和亲身体验,而不是概念化、符号化、学科体系化的学习,“一方面,幼儿在游戏中能积累大量感性经验,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游戏中的学习快乐、自然、没有压力,会激发孩子兴趣,而兴趣是孩子未来学习最大的动力和最好的老师。”
“很多家长存在误区,他们觉得,让孩子提前学拼音、识字,才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肖全民说,家长完全没必要像中小学那样对孩子进行概念性的知识灌输,而应把重心放在意志力、好习惯、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上,“会玩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成功,因为他们往往综合能力强。”
那么,面对玩游戏的孩子,什么样的家长更智慧呢?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叶平枝讲述了这样的故事:
“妈妈,我给你送雪果来了!”“雪果”,什么是“雪果”?原来,是孩子团的雪疙瘩,一股脑儿装在贴身衣兜里。这时候,“关心型”妈妈可能脱口而出,“不能放口袋里的!雪团会把棉袄弄湿,也会把地板弄脏”;“讲授型”妈妈可能不放过这个科普机会,“这不是雪果,是水的固体形态。”“游戏型”妈妈会怎么做呢?她可能趁势设计一个“捉迷藏”,让孩子看雪融化成水,再把水加热成汽,最后收集起冷凝水滴放进冰箱,让“雪果”以冰的形式重现。
“跟着游戏型妈妈,孩子不仅能获得感性经验,还发展了观察、思考、推测等能力。更重要的是,家长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也让孩子感受到母爱、关注和理解。”叶平枝说。
“我扔得高!”“我扔得高!”幼儿园一角,涛涛和球球正在比赛扔动物棋的泡沫骰子,他们轮流把骰子扔起来,手忙脚乱地去接,看到骰子到处滚落,两人哈哈大笑。这时,老师走过来,“骰子是下棋用的,不可以到处乱扔,你们俩好好下棋去。”说着,孩子们被老师带到棋盘跟前,倒是不扔骰子了,可也怏怏地不想下棋。
不是要在游戏中学习吗,老师加以引导,孩子怎么反而不爱玩了?原来,涛涛和球球的游戏意愿不是动物棋本身,而是在抛骰子的过程。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用主观意愿掩盖了孩子真正的兴趣,孩子自然“不买账”。
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家里,成人干预、“导演”幼儿游戏的现象,并不鲜见。结果,本来是孩子自己的游戏,反而成了让大人观看的“表演”。“成人为孩子提供游戏支持,不代表可以用自己的意图主导孩子游戏。在游戏中,成人应该为而不恃,多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尽情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年小霞提醒道。
“我家孩子啊,太爱玩游戏了!”这样的抱怨,往往说的不是“过家家”、搭积木等传统游戏,而是电子游戏。那么,电子游戏该让孩子玩吗?应该如何对待电子游戏?
对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电子游戏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不需要出门,就可以进入热烈的游戏现场;不需要身体接触,就可以想象各种情境;不需要行为互动,就可以构建虚拟关系“孩子长时间盯着屏幕,手操作着键盘,精神一直高度集中,随之而来的就是精神疲劳、缺乏运动带来的迟滞,也丧失了获得更有益经验的机会。”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黄进不无忧虑地说。
“人家都玩,凭什么我不能玩?”“我不玩,人家都不和我做朋友了!”面对孩子这样的反应,家长们常常为难。黄进建议,戒掉电子游戏瘾,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兴趣,“当孩子和爸爸妈妈、小伙伴一起,去探索自然的神奇,体验阅读的快乐,寻找文化的厚重,区区一些技术产品,又何足为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