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钓鱼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钓友交流 > 正文

钓友交流

版权“钓鱼维权”变生意图片动辄几万元一张揭开背后套路

admin2024-08-29钓友交流14
  最近,“使用自己拍摄的照片却被告侵权”后,摄影师戴建峰起诉视觉中国,再次引发公众对图片代理维权的关注。业界呼吁,应多方合力规范图片版权市场,遇到滥诉,被告应积极反诉,净化行业生态。

  最近,“使用自己拍摄的照片却被告侵权”后,摄影师戴建峰起诉视觉中国,再次引发公众对图片代理维权的关注。业界呼吁,应多方合力规范图片版权市场,遇到滥诉,被告应积极反诉,净化行业生态。

  多次陷入版权漩涡的视觉中国等图片公司,被多人质疑是“钓鱼维权”。记者调查获悉,这背后,是一条“天价”维权链条。

版权“钓鱼维权”变生意图片动辄几万元一张揭开背后套路

  3张照片,17万元成交。2021年9月,余静(化名)从某版权交易中心购买了上述图片,并获得了发票。

  这3张摄影图片,内容是城市高楼建筑和水果,表面看起来并无特殊拍摄难度和不同凡响的艺术独创性,为何能卖出“天价”?

  “图片不值钱,被侵权的图片才值钱。”上述摄影师对记者道出了图片市场定价的“真谛”。

  购图后一周,余静将这3张图片的经营管理及维权事宜委托给了湖南某文化传媒集团。4个月后,这3张图片出现在了该公司对全国各地“侵权者”的起诉书中。

  记者以咨询为由联系出售这3张照片的版权交易中心,对方表示,一张图片卖出数万元,理论上是可能的。“维权线索本身不能卖,图片的定价,我们有自己的评估体系,具体要看图片的情况。”

  记者联系了湖南一家以版权维权业务闻名的律所,一位张姓律师表示,“合作方式很灵活,要先看看你的图片有没有‘搞头’。”

  某从事版权维权监测的人士解释了“搞头”的内涵:图片的价格并非只看图片的销售收益,更重要的是维权收益。图片是否被广泛传播,找侵权对象的难易程度,侵权公司体量的大小,维权后获得赔偿所耗费的时长等等,均是判断图片价值的重要因素。

  彭先生就职于山东一家大型IT公司。此前,由于公司官方微信传播需要,一些业务配图使用了网络搜索的图片。2018年下半年,公司收到了视觉中国的律师函,对方称,公司使用的一百余张照片涉嫌侵犯其版权,并截图作为证据。

  据齐鲁晚报报道,对方通过企业总机要到市场部的联系方式,然后直接发律师函声称公司官微部分使用的照片侵权。“找市场部而不是法务部,说明他们想来谈合作,而不是真正要告人。”彭卫华说,接到电话后,工作人员很快向领导汇报,“因为我们确实使用了这些图片,所以基本态度只能默认。”

  “图片公司谈判过程往往是两条线同时进行,一方面商务人员跟你谈正常商业合作,另一方面则是法务人员敲边鼓、施压。一明一暗、一主一副两条线同时进行。”业内人士王福海告诉记者,在这种关系里边,企业是弱势的。

  王福海透露,除了一明一暗两条线,图片公司常用的另一手法是在谈判的同时给苹果商店发邮件,举报该公司恶意侵权,要求苹果公司对其APP下架。对很多自媒体公司来说,APP下架就是灭顶之灾,并不敢去叫板,更不敢走诉讼程序。

  那么要赔多少钱?彭先生所在公司与视觉中国沟通后,对方主动提出,如果合作的话,就会停止法律追究。所谓合作,就是由公司一次性支付一定费用,可授权使用视觉中国指定的几百张图片,之前的侵权行为便可以一笔勾销。

  几经讨价还价,双方最终商定了15万元的“合作”价格。就这样,双方从“冤家”变成了合作伙伴。“一般到不了诉讼这个阶段,即便到了这个阶段,既然对方敢起诉,证据也是很完备的。”除了视觉中国,彭某所在公司使用的一些字体也收到过原创公司的电话。

  既然买了,公司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就尽量从这几百张照片中选图,“网上找的不确定会不会再侵权”。不过,令他感到疑惑的是,在找图片的过程中,彭先生发现,一些本公司业务、产品或本公司负责人在出席活动时的肖像照也被收录在图片库中,这些无一例外都被视觉中国冠以版权,使用就要收费。“我们自己的肖像、产品图片,他们凭什么收费?这个版权谁授权给他们使用了?钱让谁赚去了?”

  业内人士称,这就是“钓鱼维权”套路之一。先允许搜索使用,再谈合作,最后自己拍的图片也被收录到图片库,还要被收费。

  据视觉中国2022年报透露,该公司目前提供4亿张图片、3000万条视频和35万首音乐等可销售的各类素材,是全球最大的同类数字版权内容平台之一。

  其收入结构,主要包括图片授权收费、广告收入、会员订阅服务和视觉内容与服务。年报显示,2022全年实现营收6.98亿元,其中视觉内容与服务实现营收6.96亿元,占营收比例达到99.74%。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意味着,视觉中国的主要营收来自买版权、卖版权以及版权维护。

  据潮新闻报道,不少企业收到过视觉中国的质疑函和律师函,他们被告知图片侵权,之前售卖几十元一张的图片,却被索赔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赔偿。

  一名自媒体企业员工表示,视觉公司“爬”到的侵权图片都是好几年前他们发布的文章图片,一要求赔偿,就动辄涉及上百张。

  此前,海宁一家医院就因在官方微信中使用了10张图片,被视觉中国旗下公司以侵权为由告上了法庭,索赔4.2万元。

  此外,个人也遭遇过视觉中国的“维权”。网友小林告诉记者,自己只是在公众号转发了下别的公众号的文章,就被视觉中国告知侵权。“他们说因为我转发的文章违规使用了他们的图片,我转发了那么我也就侵权了。”小林说,对方当时给了两个解决方案,一是办理网站会员,视觉中国就不再追责,二是直接按照张数来赔钱,300元一张。

  视觉中国2022年报显示,该公司及子公司被诉/被申请仲裁有17起,涉案金额1497.45万元,公司及子公司起诉/申请仲裁则有72起,涉案金额2301.03万元。

  据证券时报报道,王江(化名)是某传媒机构版权部的员工,前不久,他收到了东莞某知识产权服务公司的起诉状,称他所在的媒体微信公众号转载了一篇某央媒的文章,文中一张摄影作品侵权,要求赔偿1万元。

  两张高度相似的摄影作品,分属两个著作权人,其中一张借助央媒的流量广为传播,另一张所谓“钓鱼模式”,指视觉中国在各大网站放出图片让用户免费使用,然后根据系统找到侵权人进行维权要求赔偿或充会员。

  2017年,视觉中国研发了“鹰眼”系统,这套系统利用全网爬虫、自动图像比对、授权比对自动生成报告等技术,能自动处理约200万/天以上的数据,追踪并提供授权管理分析、在线侵权证据保全等一站式的版权保护服务。业内人士指出,如此精准的追踪系统为视觉中国的“钓鱼式”商业模式提供了温床。

  第一步,钓鱼者监测并锁定大型央媒发布过的图片。大型媒体平台拥有强大的传播力,发布过的图片经常被地方媒体、自媒体以及其他商业主体转载或者引用。钓鱼者以此为“鱼塘”养鱼,通过长期定向的监测,掌握大量的涉侵权线索。

  第二步,根据涉侵权线索,找到图片的原作者,付费购入相关图片版权。但由于央媒的版权意识较高,发布图片时通常会从作者或版权方获得授权,因此第三方公司转而从作者手中购买高度相似图片的版权。图片维权市场上的“真假李逵”由此而来。

  第三步,以假乱真,发起诉讼,通过判决或者和解赔偿、销售图片来实现“钓鱼”变现。

  央媒、大型媒体为版权钓鱼者提供了绝佳的“鱼塘”,除此之外,互联网上一些“免费”的图片素材网站,也暗藏“钓鱼”——使用者在下载图片的瞬间,已经被记录。

  “在这里,有人负责钓鱼,有人负责买图,有人负责维权,有一条分工明确的流水线。”一位摄影师表示。

  记者获得的一份起诉书显示,原告在还没有成为摄影作品著作权利人时,就先固定了“侵权”的证据。原告何以能做到先锁定证据,再“精准”地买到这张图?原来,在侵权市场,图片的监测、购买、诉讼、销售的背后,有一套信息高度共享的机制。

  天眼查显示,与王江公司产生纠纷的图片公司2022年刚成立,注册资本10万元,作为原告,该公司已有68条涉诉信息,大多数以“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为案由;北京某影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曾以类似案由起诉他人或公司超过1万次;北京某创意图片有限公司,以同类案由起诉他人或公司超5000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男子购买二手新能源车,原车主未结清信用贷款,车辆系统随时会被“远程锁住”

  #云南嘉华39元云腿月饼1元拍到却不发货 #嘉华公布赔付方案:每个订单可赔付5元 来源:都市条形码

  8月27日(播出日期),河南郑州,男子帮弟弟找工作,钱还没赚到就倒贴进去700元?男子:合同签了、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