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酷爱钓鱼他投身钓鱼产业把企业规模做到了上千万
高佳泉,1993年前作为一名教师,因酷爱钓鱼,毅然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投身钓鱼产业,现在他拥不仅是中国钓鱼界响当当的“钓鱼王”高,而且企业规模也达到了上千万,他的朋友都说他的成功,源于他创业途中的勇敢又灵活的独特“钓法”。
自从1995年,国家规定实行周末双休,高佳泉发现周末钓鱼的人越来越多了,自己又素喜钓鱼,就琢磨起了钓鱼饵料的开发,要知道鱼饵是渔具类的“快速消费品”,市场容量最大,最有搞头。
于是高佳泉向高利贷贷款,买回简易炒锅、粉碎机等设备,成立了一家手工作坊,希望开发出比蚯蚓更干净卫生的饵料。很快,他研发出两种专业钓鱼饵料——氧气聚鱼窝和麝香米。产品香味浓烈,鱼饵下水变成一小团雾化开来,仅留一丝悬在钩上,能快速引诱鱼群前来咬钩。
然而,雾化鱼饵的发源地是台湾,许多发达城市都很少有,当时人们大多习惯于用蚯蚓等钓鱼,新产品面市后销售情况十分糟糕。不光借来的30万全亏光了,还欠着银行30多万。重压之下,他只能暂停一年生意。
1997年,高佳泉认为新的鱼饵必将有可观前景,他顶住重重压力,再度向私人借了几十万元高利贷,还到央视体育频道打起了广告,并将产品快速铺向全国市场。
当时的渔具行业大多是小规模,区区小鱼饵,竟敢上央视,这在行业内都是前所未有的创举。“麝香米”脱颖而出。当年年末,高佳泉盘点收入,喜不自禁,将原先的亏损全部填平,还净赚几十万元。
正在他还处于回本的兴奋中,经销商纷纷打来电话发牢骚:“麝香米”狂卖,而另一款氧气聚鱼窝,却买者寥寥,货物全部积压。货是现款卖出的,按理高佳泉可以不管,但此时他作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举动——公开在媒体上宣称:因产品质量不成熟,全国经销商手中所有“氧气聚鱼窝”积压产品,公司全部负责现金回收。
这一举动引起了他身边人不少的非议。高佳泉全不理会,忙着回收积压品。结果不仅将赚的几十万全部赔光,又背上了几十万的“巨债”。在他看来,作为生意人,负债并不可怕,怕的是丢了信誉。在众人诧异的眼光中,很快,“钓鱼王”的知名度在全国钓鱼界传开了。有了这笔无形资产,生意不好都难。
在他以信誉为主的思想的带领下,公司在短短几年内便从一个作坊式小厂发展成当地知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