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山东半岛城市群篇
:九曲黄河绵延万里,宛如巨龙奔向大海。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山东省,无论从区位上还是在经济规模上,都是黄河流域当之无愧的龙头。
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把山东半岛城市群打造成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引领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文化“两创”新标杆、改善民生共同富裕典范。
答好龙头答卷,青岛和济南“二马当先”,使命在肩。还应看到,事实上,在15.6万平方公里的齐鲁大地上,有着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烟台、浴火重生的现代工业城市淄博、南向融入长三角的临沂、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德州、工农业齐头并进的潍坊,更有着龙口、滕州、荣成、诸城、邹平等一大批实力强劲的县(市、区)拱卫,山东半岛城市群梯度均衡发展优势正在凸显,高质量发展动力十足。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进入新时代,山东省积极加快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用“一盘棋”思维打破区域发展壁垒,以济南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7个城市从过去“各自为战”到如今“同频共振”,促进“一圈同城、共建共享”,加快省会经济圈同城化。
今年7月4日,随着两艘2000多吨的试航船顺利抵达济南港,全长169.2公里的小清河复航工程完成全线首次空载试航,标志着这条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河道即将华丽转身,济南、淄博等内陆城市实现“通江达海”,为山东打开了一条连接省会、贯通鲁中、河海联运的陆海新通道。
2020年6月,山东省政府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省会经济圈包含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和东营7市,加快推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高水平建设现代化省会经济圈。
交通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导。发源于济南的小清河是山东省内贯穿东西的重要河流,流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五市,从寿光市羊口镇汇入渤海湾。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起,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小清河因用水无法得到保障,加之沿线货源减少,内河航运逐渐萎缩,直至1997年断航。
2019年底,山东省宣布高标准建设小清河复航工程。经过几年建设,如今小清河正式复航在即,一批临港产业和临港物流园也同步崛起。
位于聊城市冠县烟庄街道的冠县新瑞集团生产车间发货区内,一批谷朊粉等产品正在打包装箱,准备出口欧洲市场。“水运的综合成本约为铁路的50%、公路的40%,过去我们产品出口主要通过陆运从青岛港出口,小清河复航后将来可以选择水运抵达港口。”新瑞集团总经理刘明新说。
除了贯通黄金水运网,省会经济圈内的高效公路网也日益加密。今年7月11日,全长约103.9公里的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西环段实现全线建成通车。禹城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宋玉刚说,此次济南大西环项目为禹城新增4个高速公路出口,使禹城高速公路出口达到8个,再加上京沪高铁、石济客专两条高铁线路穿境而过,禹城连线成网的综合交通网络正式进入省会都市圈紧密圈层。
“为对接融入省会济南,禹城大力度投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与省会经济圈高水平互联互通,增强同城化发展效应。”禹城市委书记、德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滕海强说。
济莱高铁等开通运营,济郑高铁等加快建设,济滨高铁开工建设;京台高速济泰段改扩建、济高高速等通车运营;省会经济圈内除高速公路外,政府还贷的国省道收费站全部取消,跨行政区道路非法设置限高、限宽等路障设施全面取缔……近年来,省会经济圈不断畅通交通大动脉,加速同城化步伐。
今年6月,山东省会经济圈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在济南成立,包括齐鲁制药、博科控股、宏济堂制药等11家发起单位,首批会员单位包括省会经济圈地域范围内的80余家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以及与生物医药产业有关的高校科研院所和检验检测、金融、法律等服务机构。
山东将医药产业纳入高质量发展新赛道,2022年全省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495.9亿元,利润504.8亿元。作为中国医药工业前10强企业,目前齐鲁制药已上市药物300多款,其中约40个产品在全球或在所销售国家的市场占有率第一。
“产业联盟有利于发挥桥梁作用,更好服务省会经济圈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集聚集群集约化发展,协作构建区域性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地。”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汉常说。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张建军表示,省会经济圈生物医药产业联盟通过“固链、强链、融链、补链、延链”,将有力推动形成“区域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业协同、集聚集约”的省会经济圈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新优势。
通过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省会经济圈正在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紧密协作、联动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其中,济南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淄博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化学新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聊城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等产业集群;东营重点发展石油装备、现代高效农业、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同时,积极探索“双向飞地”“异地孵化”“共管园区”等跨区域产业合作新模式。
为强化与济南的产业合作力度,禹城市推动鲁樱食品与鲁粮集团合作,加快推进年产10万吨高端食品馅料生产线项目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市场最完善的豆类食品集群;与济南二机床合作,建设数控机床数字化工厂。
在科技创新领域,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率先在淄博布局,淄博算力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德州与齐鲁工业大学共建“一院一基地一园区”,与山东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山东大学、山东省药学科学院与黄三角农高区联合组建“山东省生物技术与制造创新创业共同体”。
据济南市发改委介绍,目前省会经济圈7市培植壮大“十强产业”雁阵集群70个、领军企业108个,培育打造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45个、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0个,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最近,准备在济南开办一家公司的泰安市投资人韩振强,在泰安工商银行“政银合作”服务网点提交申请后,通过工商银行系统提交到济南市历下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审核,审核通过后“政银合作”服务网点打印并寄发了营业执照,让他足不出市就完成了企业开办全过程。
从2020年8月起,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跨区域商事登记服务模式,与淄博等6市的行政审批服务局和工商银行各市分行合作,实现省会经济圈7市企业开办全域通办。“‘跨域通办’服企惠民,实现了城市间互利多赢。”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山东省会经济圈7市携手打造高效便利的“普惠生活圈”,让省会经济圈群众在一体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进一步提升城市群的凝聚力和融合力。
济南等市共建“数字黄河链”,实现省会经济圈住房公积金业务“无证明”通办;7市社保网站设置社保业务通办专区,实现省会经济圈网上服务入口统一;全面推动圈内社保业务互通互免,93项人社领域社保卡“一卡通”应用全部实现;济南至泰安、茌平、高唐、禹城、肥城、新泰、齐河等城际公交开通运营。
此外,省会经济圈7市在市场监管、药品采购、医疗急救、法治协作、行政执法、就业创业、劳动仲裁、商事登记、人力资源等重点领域均建立合作机制,逐步消除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别。
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黄河研究院院长黄承梁认为,从“各自为战”到“同频共振”,山东省会经济圈7市在推进同城化上迈出一系列新步伐,推动省会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车辆从青兰高速公路女姑口跨海特大桥新建桥体(左侧四车道)上通过 李紫恒 / 摄
胶东经济圈是山东最具发展活力、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是山东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对外开放的“领头雁”。
2020年初,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合作机制完善、要素流动高效、发展活力强劲、辐射作用显著的胶东经济圈发展共同体。
各类工程车辆来往穿梭,大型机械隆隆作业,平坦宽阔的高速公路雏形已现……在青岛市城阳区,青兰高速公路项目现场一派繁忙。
2023年以来,青兰高速改扩建工程已转入新阶段。截至目前,路基、桥梁工程已完成总计划的75%以上,确保今年年底主线实现双向八车道通车。届时,将与青岛新机场高速一期、新机场高速连接线、环湾大道、潍青高速等道路实现高效衔接。
一体化发展,交通要先行。自2020年以来,青岛市坚持把推进胶东经济圈交通一体化作为重要任务,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快联快通,发布总投资1997亿元的10个交通一体化标志性工程,谋划了一批新建及改扩建高速公路项目。
潍莱高铁、文莱高速、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等建成通车;潍烟铁路、莱荣铁路、董梁高速、明董高速、荣乌高速等加快建设;实施G204烟沪线灰里线等国省道“瓶颈路”改造提升工程;首次实现青岛、日照两市市际公交同站换乘;开展胶东半岛城市群跨区域交通联合行政执法工作,对跨区域非法营运行为形成有效打击……
青岛市动能办专职副主任刘凯表示,胶东经济圈不断强化顶层规划设计,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编制时,优先将经济圈内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枢纽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纳入规划。
“胶东5市志在形成高速铁路‘半岛环’和高等级公路‘一张网’,打造胶东‘一小时经济圈’。”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规划处处长罗浩说。
连日来,位于青岛莱西经济开发区的中科曙光节能液冷产业创新基地项目正进行紧张的装修收尾,很快就可以进行试生产。作为该项目的配套,冷却液生产项目正计划以“飞地”方式落户“隔壁邻居”——烟台莱阳经济开发区。
作为山东省首个区域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莱西莱阳“双莱”携手让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蛋糕”越做越大。
“冷却液生产项目属于化工项目,在莱西经济开发区不能落地,而邻近的莱阳有化工产业园可以落地。得益于胶东经济圈一体化,项目发展有了‘最优解’。”莱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招商促进部副部长纪聪聪说。
据莱西市发改局局长宋学照介绍,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坚持“项目共引”,合资成立全省首个跨区域一体化平台运营公司,计划投资140亿元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人才公寓等17个重大项目,合力打造跨境电商、“双莱”金融港等产业园区。同时,两市依托莱西姜山新能源汽车小镇、莱阳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园,合作共建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形成电机、电控、电池、充电桩、车桥、底盘、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产业聚集,实现整车生产所需零部件的1小时配套圈。
产业,是胶东经济圈的底气。胶东经济圈实体经济产业链协同发展,逐步带来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的有效配置。
潍坊青州德威动力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高精尖机械加工为主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随着生产逐渐到达瓶颈,企业找到了海尔集团旗下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COSMOPlat。充分了解企业发展痛点后,卡奥斯COSMOPlat帮助德威动力规划了生产过程质量管控、自动化生产智能调度、设备物联和生产安全管控等立体化智能制造改造方案。
据卡奥斯COSMOPlat相关负责人巩建港介绍,经数字化赋能后,德威动力旗下工厂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6%,刀具拣选匹配效率提升30%,人工成本降低30%。
据了解,胶东经济圈持续发挥“半岛科创联盟”平台作用,2022年已对接服务企业1467次,发布企业线次,推送企业有效科技成果1390项。
自2020年开始,潍坊退休人员张萍来到青岛长期居住,以往每年4月都要儿子帮忙通过手机进行养老待遇资格认证。今年,张萍因病住院耽误了认证,结果发现4月份已经被认证通过了,认证来源是青岛。
原来,自2022年11月起,胶东5市建立了胶东经济圈社保待遇领取资格协同认证平台。“没想到青岛通过大数据获取到我在青岛住院的信息,通过平台反馈给潍坊,潍坊就给我认证通过了。像我这样在青岛居住的外地参保人,也一样可以享受到大数据的‘无感’认证服务。”张萍说。
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服务二处工作人员孙景先介绍,2020年5月,作为山东省“跨域通办”工作的首批试点城市,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五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胶东半岛城市群推行“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异地可办”的政务服务跨市帮办代办服务模式,着力提升企业、群众异地办事便利水平。
2022年,胶东5市又梳理出群众办件量大、网办层级高的32项帮办代办服务事项,事项总量扩大到102项。
近年来,青岛聚焦胶东经济圈优化营商环境跨地区一体化协同改革试点,任务清单涵盖就业创业协同共建、社会保障便利共享等6个板块30项任务。
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标准化,同一事项在5市间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111项业务网上跨域通办;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实现“同城化”待遇,共发放异地公积金贷款累计超5亿元;实现医保个人账户省内“一卡通行”医疗机构全覆盖,超过1300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异地联网结算……
青岛市发改委区域发展处处长马辉表示:“目前胶东5市网上户口迁移、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机动车驾驶证异地申领、住院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等事项已全部实现。”
作为黄河流域唯一的出海口,山东半岛区位优势显著,南北连接京津冀、长三角两大世界级城市群,东西贯通黄河流域广阔腹地,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
为全面提升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山东不断完善区域政策体系,着力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到2025年建成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群,到2035年跻身世界级城市群行列。
着眼于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山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动能。走进济南市莱芜区的中国重汽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生产车间,几乎看不到操作工人,冲压、焊接、涂装、装配均实现了自动化操作,这里主要生产黄河X7系列、豪沃TH7系列、豪沃TX系列等重卡产品。今年上半年,中国重汽重卡出口销量为6.5万辆,位居行业首位。
传统产业推进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同样强势隆起。夏日炎炎,位于山东枣庄的山东吉利欣旺达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全新产品BEV173Ah锂电池正源源不断下线,等待运往全国各地,装载于沃尔沃、极氪、SMART等高端新能源车型。
山东吉利欣旺达副总经理赵世全说,该项目自2022年初开工建设以来,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实现产品量产下线,随着项目投产后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当地形成了涵盖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芯等较为完整的锂电池产业链。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目前山东半岛城市群包含2个特大城市、10个大城市、9个中等城市、73个小城市(县城)、1072个建制镇,如何让不同层级的城镇“携手共进”,共同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山东坚持以经济圈一体化为基础、以区域为中心打造发展集群。
山东省发改委城镇化办副主任谢恩年告诉半月谈记者,山东同步推进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省会经济圈以济南为中心,辐射带动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6市,打造全国数字经济高地、世界级产业基地。胶东经济圈以青岛为中心,辐射带动烟台、威海、潍坊、日照4市,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创新中心。鲁南经济圈包括临沂、枣庄、济宁、菏泽4市,聚焦转型提质,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转型发展新高地。
目前,三大经济圈已培育出143个“雁阵形”产业集群和217家领军企业,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得到全面提升。
鸟瞰跨越黄河两岸的齐河黄河大桥,桥下河水湍急,桥上车流不息。大桥通车5年来,一直对济南和德州两地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共计减免车辆约3000万辆。
“黄河大桥有效拉近济南与德州的时空距离,促进山东省会经济圈城市消费市场、教育医疗、文旅康养和现代产业融合共赢。”齐河城投黄河大桥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健说。
拉近黄河两岸距离,是山东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推动半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人民大学高礼研究院副教授王鹏表示,山东半岛城市群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8.7万亿元,是沿黄7大城市群中经济总量最高的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能够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让区域间实现协同发展。
桥隧、公路拉近了相邻城市间距离,高速铁路则将山东半岛城市群“串珠成链”。随着济青高铁、日兰高铁曲菏段、潍莱高铁等项目相继建成通车,山东不仅通车运营里程稳居全国前列,还实现了高铁线路“年年有开通”。
“过去5年,山东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实现跨越发展,畅通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脉。”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2022年底,全省铁路运营里程达到746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048公里,均居全国前列。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山东持续畅通沿黄达海大通道,服务经济相对落后城市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近日,首趟“济宁兖州国际陆港-青岛港”海铁联运班列,满载着轮胎、大蒜、洗衣粉等货物的班列从济宁兖州国际陆港鸣笛启程,驶向山东港口青岛港,货物随后装船出口至东南亚地区。
公铁运输繁忙,山东还正复苏一条“黄金水道”。今年7月4日,在断航26年后,总长237公里的小清河首次完成全线空载试航,这条开掘于南宋的千年古河道即将实现蝶变。山东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山东将发挥小清河通江达海、联接省会、贯通鲁中、服务山东省中部工业走廊的陆海新通道优势作用,推动济南、淄博等内陆城市沿河发展、向海而兴。
“山东半岛城市群对内贯通黄河流域广阔腹地、对外毗邻日韩面向东北亚,南北连接京津冀、长三角两大世界级城市群,区位优势明显。”王鹏说,设施的互联互通,让山东各城市从“各自分散”变为“同频共振”发展。
“山东半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以商事制度、公共服务等为主的软环境一体化应是建设成效之一。”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表示,优良的营商环境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以政府数字化转型推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流程重塑,不仅让企业和群众受益,还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孙来斌说,山东坚持扬优势与强弱项并重,从政策上聚焦企业研发创新、助企解难等关键领域,全面提振实体经济。山东今年已先后出台3批“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为半岛城市群发展“赋能”,通过推出完善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补助机制、加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支持等293项具体政策,不断增强市场主体信心。
聚焦提升办事群众获得感,山东去年印发《深化数据赋能建设“无证明之省”实施方案》,相关部门开展了“问需于民”活动,围绕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在全省范围大力推行“免证办事”“一码通行”。凡是通过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企业和群众提供相应材料。
推进公共服务共享,打通地域限制,山东率先在全国实现全省医保卡一卡通,日均异地刷卡支付近550万元。几大经济圈已实现了政务服务、社保、公积金、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结算等业务同城化办理。“下一步,山东将继续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与发展,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蹚出路径、做好示范。”山东省发改委主任孙爱军说。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视听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