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钓鱼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钓友交流 > 正文

钓友交流

时话河南兰考“入圈”河南“出圈” 郑开同城化向长三角一体化看齐

admin2024-09-12钓友交流34
  继省委书记楼阳生提出“郑开同城化纳入兰考”的构想之后,这项事关县域经济“成高原”的规划终于“掀开盖头”。  12月22日,河南省政府官网一口气公布了《把兰考县纳入郑

  继省委书记楼阳生提出“郑开同城化纳入兰考”的构想之后,这项事关县域经济“成高原”的规划终于“掀开盖头”。

  12月22日,河南省政府官网一口气公布了《把兰考县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打造全国县域治理“三起来”样板总体方案》等4份文件,7.7万余字的篇幅中,从整体空间布局、产业错位发展、城市功能融合、创新机制保障等方面,对“小县”兰考如何融入郑开同城化进程的“大格局”进行了全方位阐述。

时话河南兰考“入圈”河南“出圈” 郑开同城化向长三角一体化看齐

  在上述方案中,融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后的兰考,被赋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高地、全国共同富裕县域新样板、全国城乡融合发展新示范、全国县域改革创新新典范”的使命。方案还要求,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适时推广到中原城市群其他区域,力争探索总结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经验,走出一条以区域联动带动县域发展的河南路径。

  无论是“三新一高地”的定位还是走出“河南路径”的表述,都可以看出期许之深、担子之重。那么,河南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融合方略,又为何将其看得如此之重?本期时话河南,让我们一起关注区域协调发展的“河南思考”。

  今年6月,履新一周后,楼阳生首站来到兰考调研。在研究兰考改革发展问题时,他明确提出“把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并要求在规划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要素配置等方面深入研究、统筹推进。其后,这一概念被写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门研究推进。

  兰考,焦裕禄精神的诞生地,向来有着标杆的意义。2014年春天,习在兰考调研时,提出了“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的重大要求。从此,县域治理“三起来”,成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

  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单元,“县”在心中历来分量很重。他曾经深刻指出: “县一级承上启下,要素完整,功能齐备,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 ”如何实现“郡县治、天下安”,每个省份都需要认真作答。

  近年来,通过持续弘扬焦裕禄精神,深入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兰考的经济社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2017年在全国率先脱贫,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80亿元,增速位居我省县域前列,位列全省县域制造业30强,连续两年入围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实现了由省际交界县向新兴经济增长中心的转变。可以说,交出了落实嘱托、推动“郡县治”的第一份答卷,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脱贫攻坚战后,河南站上了新起点。推动乡村振兴,在县这样的基本单元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在广阔的中原大地上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无疑是对落实嘱托的二次作答。

  因此,把具有标杆意义的兰考纳入快速发展的郑开同城化进程中,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齐备,寄托着对河南城乡融合发展在全国率先“破局”的厚望,同样也彰显了“交好答卷”的决心与信心。

  众所周知,“大城”相比于“小县”,有着强大的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虹吸效应,如何实现1+1>2的效果,而不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是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道必答题。

  从“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的总体方案来看,无论是整体空间布局、产业错位发展、城市功能融合还是融合机制的创新,都充满着河南省委对这道必答题的深思考。

  比如,在“基本原则”部分,方案明确提出,要打破“一亩三分地”固化思维,突破行政区划藩篱,充分释放改革创新的叠加效应。要找准定位、各扬所长,相向发展、共出重彩。

  也就是说,一方面要“深度融合”,对外形成合力。另一方面,要通过内部“错位发展”,充分释放叠加效应。既“相融”又“互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方案提出,要推动产业体系融链。发挥兰考产业比较优势,推动与郑州、开封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打造跨区域制造业产业集群,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构建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要实施科创载体共建工程。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高等院校在兰考设立应用类学院,省农业科学院在兰考设立分院。推动兰考龙头企业与郑州和开封高水平科研机构合作组建联合研发中心、行业研究院、共性技术平台。

  同时,要设立特别合作区,加强跨区域产业合作,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大区域战略地区,打造河南产业转移优先承接地。

  通俗来讲,就是郑州拿出省会的科创、制造业和发展优势,培育做大兰考的相关产业;兰考发挥现有的仓储、电商、商贸、冷链等现代服务业基础,完善郑开之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打造完整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这样既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的产业转移,又做大做强自身的产业体系。通过一系列深度融合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富民强县、富民兴省。

  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不仅在于产业体系的融链,更有着城市发展的互相融合。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营商环境要实现城与城之间的无缝衔接,都需要统一规划、需要机制和制度来保障。

  从总体方案来看,不仅强调要设立郑开同城化发展工作专班,还明确提出推动郑州、开封、兰考三地抽调人员设立常设机构,强力推动工作落实。这样的表述充分说明,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并非停留在表面的“各自为政”,而是要通过制度层面的创新,进行真正的融合。

  这样的深度融合,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已有成功先例。2018年1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分别抽调人员,共同组建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以下简称“长三办”)。这个跨行政区域的常设机构能够协调三省一市上百项工作,被誉为“行政体制上的大突破”,成为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当之无愧的“神经中枢”。

  长三办成立仅半年时间,便拿出了涵盖320余项具体工作任务的《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成为三省一市官方共同认可的“行动路线图”。

  上海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举例说,“城际轨道交通的对接,此前谈了十几年,但一直没有太大进展,原因是此前各城市的需求都是点对点,没考虑到轨道交通网的设计,显然不合理”。而通过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大家讨论提出,规划上要做好衔接,先做城际交通网的整体规划。

  如今,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引领下,长三角高铁总里程突破6000公里,覆盖区域内90%以上的地级市。很多企业总部和研发在上海,生产制造在安徽,工程师们坐着高铁穿梭往来,已经成为长三角人才流动的新现象。

  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方面,到2020年底,长三角已经实现104个政务服务事项在41个城市跨省市通办,开通550个专窗办理点,6类交通运输电子证照和驾驶证、行驶证电子证照实现互认应用;41个城市实现医保“一卡通”;至2020年底,联网定点医疗机构8000余家,门诊直接结算总量已超278万人次,涉及医疗总费用7亿元。

  在“神经中枢”的引领下,很多以前存在行政藩篱、不知何时才能统一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得以迅速付诸实施。而这样高效的一体化发展,无疑也将是郑州、开封、兰考三地协同发展的未来。

  在以区域联动带动县域发展的基础上,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还体现着对中原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的更深思考。

  “十三五”期间,河南规划建设郑州都市圈,推动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持续提升,郑州、开封率先由一体化进入同城化发展阶段。2020年9月召开的“郑州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发改委方面透露,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习曾明确作出“推进郑州与开封同城化,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从这样的表述能够看出,郑开同城化不仅是两个城市之间的事,更承担着为中原城市群做示范、蹚路子的重任,是中央关注的重点。

  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不仅能够通过“扩容”进一步提升郑州都市圈的实力,同时也能够将“核心增长极”的影响力注入到县域,辐射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除此之外,兰考本身处于豫鲁两地交互的桥头堡,是沿黄九省中郑州、济南两大都市圈的“握手地带”。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不仅将增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影响力外延,也将进一步加强河南、山东两个中部大省的发展关联。

  从此次公布的总体方案来看,不仅明确提出“依托菏兰高速铁路,强化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对接合作,打造省际交界区先进典范”,还要求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的相关工作,要在省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积极向国家争取重大工程、重大事项和重大支持政策落地”。做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联动两大都市圈的信号已经十分明显。

  对于这样的联动,山东方面同样期待很深。2020年1月,济南方面提出“推动济南都市圈和郑州都市圈对接合作,引领带动山东中西部地区和中原地区协同发展”的行动计划。今年4月20日,济南市委书记孙立成在当地的一次重要会议上再次提出,与郑州、西安携手带动整个黄河流域发展水平提升,推动形成“三极引领”格局。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把兰考纳入郑开同城化进程,既可以看作是河南对山东示好的回应,无疑也将加速两大都市圈的“握手”,为中部地区崛起输出强劲的动能,为区域协调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