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诱饵应对不同鱼解析10种常用诱饵
钓鱼,大家都知道,渔具少不了,诱饵更是钓获的关键因素。什么样子的诱饵对应钓什么样子的鱼,不同的季节、天气也会用的不同的饵料搭配。小编总结了一些平时钓鱼中经常用到的诱饵,我们就不同的诱饵说说它的特点。
爱好钓鱼的人都知道,钓饵的种类非常多,我们大家一般根据形状分为三种:散饵、粘饵和团饵。当然也有按诱饵颗粒的大小为依据的,可分为颗粒诱饵、粉末诱饵、混合诱饵、合成诱饵、干撒饵、湿撒饵、酿制诱饵、色味诱饵、腥撒饵、蘸饵、光诱饵等。肯定的是,不论哪种诱饵,都是为了引诱鱼儿摄食,以达到最好的诱鱼效果。
首先,先来说说最常见的粉末诱饵的原料,都是各种粮食的粉末,如豆饼粉、菜耔饼粉、花生饼粉、黄豆粉、山芋粉、麸皮粉、米粉、米糠粉、面粉、花生粉、芝麻粉、蚕豆粉、面包屑、饼干屑等。这些粉类,价格低廉,取材容易,诱鱼的效果却很不错。但对有些特别喜欢香味或甜味的色类进行诱集时,还需加些白酒、香油、糖等,效果会更好。
有丰富钓鱼经验的垂钓者认为,诱饵一般要由两种、三种或四种粉末配合而成,而且都要加些水进去调和,这种水最好不要用其他地方的水,而应该用垂钓水域中的水来掺和,效果才会更好。
说完了粉末诱饵,再来说说颗粒诱饵。颗粒诱饵相对于粉末诱饵来说,特点就是颗粒大,容易被鱼儿看见,可以引诱来草鱼、鲤鱼、青鱼、鳜鱼、鱤鱼、鲶鱼等较大型的鱼类。其原料除玉米、饭粒、熟山芋等粮食性食物及南瓜等瓜果类素食外,还加入鱼、虾、螺蛳、蚬、蚌的肉和其他动物的肉类碎屑等荤食性饵料制作,所以对肉食性的鱼类也有很大的诱惑力。
如果平时在比较小型的池塘内垂钓,直接就可以用单一的粮食颗粒作诱饵,如将麦粒在水中浸泡,涨鼓后作诱饵,素食性的几种鱼类都能贪婪地聚集而至。若在胖麦粒外面拌些带腥味的动物肉粉如虾米屑、鱼粉等,更能引来肉食性鱼类。在秋季水果收获的时候,若用枸杞子、桑葚和切成小粒的菠萝作诱饵,可引来多种鱼类,效果很好。
每种鱼类喜欢的口味不同,又是我们需要根据不同鱼类的摄食喜好,将几种类型的饵料台制成的诱饵,称为合成诱饵。合成诱饵的品种很多,一般是根据所钓的具体鱼种,选择该鱼种所喜食的2-4种原料配合制成的,有的还要加入些辅料和佐料、添加剂(如香油、水果或奶油香精、曲酒或酒曲、鱼肝油或糖类)。
例如垂钓者所要钓的鱼种是鲫鱼,其诱饵所用的原料应该是鲫鱼所喜欢吃的浓香型诱饵,它用黄豆粉,蚕豆粉、豆饼糟为主料,再加点白酒,以增添香味。这样有针对性地选配合成诱饵的原料,可以提高诱鱼的效果。
是指由多种原料合成,可以是3-4种,也可以是5~6种甚至7-8种原料,加上辅料或佐科混合制成。
是指在这种混合诱饵中,不仅有几种索饵料,而且还可以有几种荤饵料加在一起混合制成。
是指混合诱饵所要引诱的,不只是某种单一的鱼种,而且包括了素食性鱼类、荤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等各种鱼类的混合体a例如,在玉米粉、豆饼粉和麦麸粉中,可以掺和蚯蚓、活虾、螺蛳内一起制成混合诱饵口。
是指混合诱饵中不仅可以包含鱼类爱吃的饵料,还可以将有不同气味的添加剂混合进去,以引诱喜欢某种气味的鱼种前来摄食。
这里我们将干撒诱饵分为粉末型诱饵、颗粒型诱饵、油粕型诱饵。下面就来一一说明:
粉末型:主要是粮食的粉末或粮食加工后产生的下脚料的粉末,或直接用单一的粮食投撒作为诱饵,或将几种饵料用水掺和后调制成小团子作为诱饵,不论是单撒还是制成小球状,投人水底后都容易散开,其气味很快就会传播开来,吸引觅食的鱼儿进入窝的诱惑力很强。但干撒诱饵有个缺点,就是持续性差,-般人水后经l-2小时后就会分解消失,失去继续引诱鱼类留在窝点的作用,所以一般经过2小时左右就需重新补撒。
干撒诱饵的原料有米粉,面粉,玉米粉、麸皮粉,山芋粉、芝麻粉、豆饼末、花生饼末、菜籽饼末等。这些原料,可以炒香后干撒,也可以用2~3种拌和后干撒;还可以制成带酸味的,带甜味的,有浓烈的酒香味的。
颗粒型:是用泡胀后的麦粒、玉米、大米或小米,有的加点添加剂,也有的不加添加剂直接干撤进水打窝。一般是把饵料带到钓点.若窝点靠岸较近,可直接用手抓起来投撒,若窝点离岸较远,可在竿梢上带撒饵器将干撒诱饵投撤在较远的水域中打窝。这种饵料撒入水中后,在水中荡荡漾漾地往下沉,很容易被鱼儿发现,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把不步鱼引进窝点,便于落钩垂钓。
油粕:油粕是指榨过油后的黄豆、菜籽、芝麻、花生的渣子,俗称豆饼、菜籽饼、芝麻饼、花生饼。将它辗碎、炒香后即可用作干撒诱饵投入水中打窝,这种饼类的碎屑一经炒香,香味浓烈,有的单纯用这种粉末,有的要掺人一些面粉或玉米粉后投入水中作诱饵。这种饼类干黼,常被垂钓者作为备用的应急诱饵,由于这种诱饵的香气特别强烈,常能将较远处的鱼儿引来,所以垂钓者在将一般诱饵撒下去后作用不明显,效果很差,几乎钓不到鱼的情况下,才把这种香味强烈的诱饵拿出来应急使用。
另外,这种榨油后的饼粕,如果不加辗碎,切成像肥皂块大小的块子,可作为长效诱饵使用。由于这种饼粕是经过高压挤榨过的,非常结实,投入水中浸泡,可以过十余小时不分裂散开,又因它是整块的,鱼儿不能把它吞食进口,所以只要放一二块在窝点中,可以一整天地起到引诱鱼的作用,不必老是需要补饵口
酸性湿撒诱饵:用菜籽饼或花生饼的粉末,在水中泡一夜,捞起加点豆腐渣,拌和后用塑料盒装好,夏天密封1-2天,冬天用热水袋装人热水置塑料袋旁,用破棉衣包裹起来不让热量散失,焐上2~3天后即发酵成为酸性湿撤诱饵,是引诱草鱼、鲤鱼、鳊鱼的好诱饵。
馊味湿撒诱饵:用豆饼、麸皮粉等粮食类粉末,加进吃剩的馊粥或米汤浆拌和,再加点面粉增加粘性,将其捏成团粒作馒味湿撒诱饵,对草鱼、鲤鱼、鳊鱼、鳙鱼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酒香湿撒谤饵:酒香湿撒诱饵是用黄豆粉、芝麻饼加少量面和酒糟混合制成的,这几种原料都是鱼儿喜欢吃的,再加上有酒糟的香味,可吸引素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进窝,效果很好。
清香湿撒请饵:这种诱饵由几种新鲜原料合制而成.其原料有新鲜豌豆、新鲜嫩玉米和嫩茭白,将它们放在一起磨成浆状液体,再加人麸皮粉末和匀,捏成团块,人手打窝。它带有几种原料本来的清香气味,对素食性的几种鱼的引诱效果很好。
粪便撒饵:粪便,是令人厌恶的东西,但有几种鱼喜欢这种气味,所以它也是一种诱饵。用鸡粪、牛粪、羊粪、猪粪、人粪,都可直接作为诱饵投入水中。粪便在水中能传播得很快而且很远,鲢鱼和鳙鱼闻到这种气味,都会被引来,使垂钓者获得好处。但由于多数钓者都觉得粪便太脏臭,用来作诱饵者不多。
这是一款具有强烈腥气的诱饵,制作诱饵的都知道只有具有动物性的饵料才能有腥昧,其主要作用是引诱肉食性鱼类的。其原料为常见的小鱼、虾、青蛙、蚯蚓、螺蛳、蚌和蛤类等的肉,以及狗、猪、羊、鸡、鸭、鹅的内脏等,这些东西都有强烈的腥味。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诱饵使用的这类脏器,不能切得太碎,因为如果切得太小投人水中,虽然能把肉食性鱼类引来,但会被它吃光,当鱼吃饱了以后,钓者把饵钩投入窝点时,鱼儿就不会再咬钩了。而且吃饱了的鱼还会立即离开窝点跑掉,垂钓者只能落得空钩而返。
所以,用作诱饵的动物性饵料,只能投人大块的,使鱼儿只能看看闻闻,无法吃进口中。如果切成碎块,就需用纱布袋装好,封好口,才能作为诱饵投入水中。用腥撒诱饵在内河或池塘等静水水域引鱼时,可引来鳜鱼、鮊鱼和黑鱼。用腥撒诱饵在大水域和江河水急处引钓,还可引来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如狗鱼、大马哈鱼和鱤鱼等。但在水急的江河处下诱饵,动物内脏等饵料须用较重的石块扎牢,使其沉在水底,否则会被水流冲走。
将钓钩用水蘸湿,然后在有香气的粮食粉末上蘸上些粉末饵料作垂钓的饵料就叫做蘸饵。粮食粉末如玉米粉、黄豆粉、芝麻粉、豌豆粉、面粉等,用法是:将这些混合龄束预先炒香后,用铁皮盒装好带到钓点去,垂钓时,临时将钓钩放入水中蘸湿,再在炒香的粉末中滚蘸一下,使钩上粘满有香味的粉后放人钓点中垂钓。粉末遇水后纷纷散撒在水中,可立即引得鱼儿前来抢食,钓者用空钩就可以将鱼钓上岸。
有些钓者还在钩上装挂蚯蚓、蚌肉、虾仁或螺蛳肉,再蘸上粮食粉末下钩,粘在荤饵上的粉末料在水底沉积起来,蘸的次数越多,水下的粉末料也随之噌多,成为自然的窝子,可不断引来鱼儿进窝,越聚越多,垂钓的效果很好。这种钓法的特点是:把诱饵和钓饵两者结合起来.用不着另外再准备钓饵,可以减少一些麻烦的准备工作。
酿制诱饵是指把粮食放在曲酒或有香味、甜昧的药科汁水中浸泡后作为诱饵。酿制诱饵有其特别的优点:一是效果好,二是使用份量少,只需撒上一二把,不必像其他诱饵那样需带很多,显得累赘。一般酿制诱饵大体可分三类:
酒米:酒米是将大米或碎米装进瓶内,倒进白酒浸泡2—3天后取出,在垂钓前撒人窝点打窝。
药米:药米是将大米或小米放进具有芬芳香气的中药药酒中浸泡成的饵料。常用的香味药料有丁香、郁金、桂皮、阿魏、山奈、冰片、麝香、桂花干等口但麝香价格极贵,一般不用。
曲季诱饵:曲季诱饵,是用粮食粉末如玉米粉、豆饼粉、麦粒、小米、麸皮粉等粮食饵料放入酒曲液中泡制的。这种诱饵香味浓郁,可引诱来鲫鱼、鳊鱼、鲂鱼和草鱼,对钓获这些鱼类有很好的效果。
色味诱饵,不难理解,色则是颜色,味就是味型。我们在制作诱饵时,依据鱼的视觉容易发现的颜色,以及鱼对味的不同需求而制出的诱饵。如果诱饵的颜色不能使鱼容易看见,则诱饵就不会产生诱鱼的作用。人们已经知道,鱼的视觉对红、白、黄色的反应比较灵敏.而对其他颜色反应迟钝甚至看不见。又据研究知道,北方鱼类对黄色的诱饵效果较好,南方的鱼类则容易看见白色和褐色。
除诱饵的颜色有一定的要求外,味的问题也必须加以注意,因为鱼除了视觉稍差些外,味觉和嗅觉都是很灵敏的。许多鱼类对于食物只要闻一下或用嘴碰一下,就能了解食物是什么滋味,是否合乎它的口味。所以,不论钓饵还是诱饵,都应该考虑到各种鱼类不同的味觉嗜好。通常钓者都知道的是:鲫鱼喜欢路带甜昧的清气味,鲤鱼喜欢吃含有腥气的食物,草鱼喜欢吃带有点酸味的食物,鲢鱼和鳙鱼喜欢带有酸臭气味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