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用的鱼饵只有蚯蚓?专家实验过:鱼不爱吃蚯蚓上钩另有原因
有人说,那是因为掐断蚯蚓能让鱼闻见腥味,从而上钩。然而也有人质疑,鱼类在水中真的有那么灵敏的嗅觉吗?
如今,随着我国在环境治理上取得的成效,各地的池塘、水库附近,明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钓鱼爱好者。而在钓鱼界一直对最佳鱼饵有所争论,众多人士都觉得蚯蚓能够拔得头筹。
然而,如果细究二者的生存环境,其实不难发现如果不是人为的将蚯蚓投向水下,鱼类是很难吃到这一生物的。那么为什么鱼类会对蚯蚓情有独钟呢?
其实,对于众多草食性鱼类而言,它们的食谱中往往会存在藻类、小型的浮游生物以及水蛭。肉食性鱼类顾名思义,会以其他鱼类、贝类为食。
而蚯蚓虽然不能在水下生存,二者平时也根本不见面,但其作为蠕动前行的无脊椎动物,在形态状貌上实在是与水蛭等生物具有众多相似之处。
草食性鱼类本身就会食用此类生物,肉食性鱼类更是不挑食,因此这也就不耽误它们非常自然的形成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了。而为了证明鱼类只是喜欢蠕虫类物体,而不是对蚯蚓情有独钟,外国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
研究人员为实验鱼类准备了两种塑料鱼饵,一种为零碎的碎末状,另一种则是蠕虫状。结果显而易见,鱼类在观察到两种饵料之后,随即展开了对蠕虫状塑料的攻击,另一种塑料则是被冷落在了一旁。
而这一实验不仅在实验室中进行着,众多钓鱼爱好者们也在实践探索中发现了这一现象,所以在钓鱼活动的初期,会有很多人去挖掘野生蚯蚓来充当饵料。
而到了现在,钓鱼用的饵料也是发展出了“科技与狠货”,众多模仿蠕虫状的塑料制品、亮片制品。总而言之,鱼类喜食蚯蚓,只是因为蚯蚓很像它们食用的其他生物。
那么第一条吃到蚯蚓的鱼类,是怎样判断其能吃呢?难道鱼类也具有感官系统吗?
虽然鱼类生活在水下,但他们也是拥有着嗅觉与味觉的,而海洋深处会进化出小灯泡的深海鮟鱇就证明了这一点。
在钓鱼界,钓鱼老手们在教授新手时,会建议如果要使用蚯蚓作为鱼饵,那最好是事先将其掐断,从而形成更多的土腥味。那么这种说法有哪些理论依据呢?
其实这还要从蚯蚓的生活环境说起,在我国,蚯蚓种类就至少存在170种。这些陆上蚯蚓大多会以腐朽枯败的草叶为食,因此,在众多地区的田间地头以及树叶推及的地方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踪迹。
而受到生存环境以及食物的影响,从地里翻出来的蚯蚓往往会具有很强的味道。掰断它们之后,自然会让味道扩散的更广,可鱼类会对这种味道有反应吗?
实际上,鱼类就是靠着精密的嗅觉系统来分析水下的信息素的,无论是精准定位食物的位置,还是躲避天敌,甚至是在识别同类种群方面,嗅觉系统都能派的上用场。
所以说,蚯蚓被掰断后形成的味道,在水下自然也就能扩散的更远了,从而吸引众多渴望进食的鱼类到来。而它们除了会依靠嗅觉之外,其实也会用视觉加以辅助。
根据研究,由于鱼类的眼睛部位一般长在头的两侧,其水平视角能达到170°,垂直视角也足足有150°,所以视角其实要比人类还广。
不过在视距方面,却会受到其他众多因素的影响。如果水质清澈,鱼类的视野其实是可以达到30米左右的,但随着水体变得混着,其能看到的距离也就会产生变化。
所以说,长得像、闻着像、看着也像食物的蚯蚓,最终也就真的成为了鱼类喜食的一种鱼饵了。但话说回来,蚯蚓真的能用来当作垂钓一切鱼类的饵料吗?
为了轻松上鱼,其实不仅需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饵料类型,连饵料种类也需要进行特别配置才行。
如果热爱钓鱼,其实不难发现水温的变化也会对鱼类的活性造成影响。通常,每年的春冬季节由于水温较低,鱼类就会更加懒散,游动的频率会下降很多。
所以为了刺激它们对食物的渴望,鱼饵就需要使用蚯蚓、红虫等腥味大的生物,这能让饵料在水下更容易被鱼类感知到,从而让钓鱼爱好者们更好的上鱼。
到了夏季与秋季的时候,水温就会明显上升,活跃度较高的鱼类就不需要腥味饵料刺激了,像麦粒、玉米粒等带有甜味的食物,反而能成为它们比较倾向的食物。
除了要根据水温的变化选择饵料口味,其实根据鱼种的不同,也需要准备不同的饵料。
像黑鱼、鲈鱼等肉食性鱼类,使用蚯蚓实际上不如使用垂钓时收获的小型鱼虾来钓捕。毕竟这些饵料的体积能更加吸引它们。
而青鱼、草鱼对腥味饵料的喜爱,明显没有自然本味的饵料程度高。所以在垂钓这些鱼类时,使用自然谷物作为钓饵会更加容易上鱼,并且谷物颗粒的个头较大,因此也可以让钓鱼人避免钓起小鱼。
除了不同食物对鱼类的吸引力不一样意外,其实谷物类以及商品饵料在获取时也会比较简单。
而蚯蚓作为活体生物,如果想要大规模的获取,成本就是一个大问题。如果钓鱼爱好者想要自己抓蚯蚓,需要消耗的时间成本以及体力其实也是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同时,抓捕蚯蚓当鱼饵的行为看起来不起眼,但当每个人都在这样做的时候,对土壤和环境生态的破坏也变得不可忽视了。
因此,虽然蚯蚓在目前仍然受到众多钓鱼人的喜爱,但商品鱼饵已经在逐渐成为人们选择饵料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