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钓鱼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钓具推荐 > 正文

钓具推荐

【随拍北海印记】鲜为人知的“北海村”

admin2024-09-23钓具推荐1
  然而,有多少人,哪怕是最正宗的“北海土著”,又曾知道,北海真实存在着一个小小的“北海村”,它见证了北海  据《北海杂录》记载,北海村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

  然而,有多少人,哪怕是最正宗的“北海土著”,又曾知道,北海真实存在着一个小小的“北海村”,它见证了北海

  据《北海杂录》记载,北海村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年)始有人居住,是北海最早的村落,因北面临海得名,有北海发源地之说。

【随拍北海印记】鲜为人知的“北海村”

  小小的一块门牌上,“北海村”这个特别的名字,仿佛在告知世人,这个历史悠久的小村,和北海一起并肩成长、互为见证的悠悠往事。

  在北海飞速前进的今天,“北海村”依然鲜为人知地存在着,保存着它最原始、最古朴的模样。

  在海角路(云南路-贵州路段)一路向西,稍不留神就会错过这个小小的路口。这个四五米宽的小斜坡下,连接的就是北海村的“主干道”了。

  北海村由仅有的3条小巷子构成,面积也就大致相当于7个足球场大小。村内民居多为二三层小楼,零星散布着年代感十足的瓦顶平房。

  村内,像这样“商住一体”的平房并不少见。略显杂乱的门口后面,或有老人悠闲生活,或是居民在进行手工作业,片瓦遮头之下,生活与生产并不冲突。

  略为让人惊奇的是,在这样一个“袖珍”的小村里,居然藏着这么一个“五脏俱全”的村级菜市场。钢架大棚之下,菜篮子里应有的菜品一样不少,环境之整洁程度也不输任何一个大菜市。

  如今北海村的居民,依然保持着“靠海吃海”的生产传统,不同往昔的是,现在已经转向渔业周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村内,三三两两的妇人在家门前手织渔网的场景甚是多见。

  渔网完工后就会被拿到海角路边的店里销售。在店里林林总总的渔具之中,一张纯手工打造的渔网,绝对是店里“最靓的仔”。一家家渔具店,产销一体化,或许也为北海村的村民们提供了更为现代的营生模式。

  小小的电驴,“超载”的渔网,在这样一趟趟的来回之中,不知能给北海村村民的生活,带来多少的物质基础。或许,辛勤劳作,幸福生活,就是源于这一点一滴的积累吧。

  偶遇一村内老人,晒着阳光在自家庭院里,自带慢节奏地整理着一把木柴。烟熏火燎的生活气息,蔓延了数十年,汇合了时光,在老人的脸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据《北海地名词典》记载,北海村外昔为荒沙丘,解放后形成居民区和水产加工区。时至今日,北海村的南边,已经是“小洋楼”林立,形成了更加现代的居民区。唯有水产加工区和民居的并肩而立的布局,和北海村内的“生产生活两不误”的模式相映成趣。

  穿过村旁的小巷,我们去探望一下当年风头一时无两的“明星企业”,北海市罐头厂。

  据《北海市志》记载,20世纪50年代,北海地方国营罐头厂生产罐头。1978年,北海市罐头厂建立。1980年,生产水果罐头等1559吨,产值330万元,实现税利42.3万元。

  1990年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罐头厂逐渐偃旗息鼓,直至如今退出历史舞台。斑驳的厂门依旧保持当初的模样,唯有墙上“国营罐头厂”的刻字仿佛记录着当年的辉煌。院内,略显破败的厂房被租为他用,依旧在发光发热,延续着对北海的贡献。

  “北海村”,在这座仅有300余户人家,居民不足千人的小村落里,居民渔业生产为主、简约生活的样子,仿佛复制着北海人近两三百年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微缩定格了北海最初的模样。

  350多年的发展,北海早已将旧颜新貌更迭无数轮回。还好,这个最初的印记,依然完整的保留着,哪怕鲜为人知。

  或许在某一天,当我们想忆古思今之时,尚且有一个可以“遥想北海当年”的去处,去看看那些年北海的发源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