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随渔民出海收货:对讲机里讲价 现金交易
螃蟹身上坚硬锐角,搬运中由于碰撞,在身上扎出小洞,被市民误会为注水针眼。
渔民并不仅仅是捕捞,还有一种收货船,从海里的渔船上收货,送到码头上 。和其他渔民一样,收货船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渔民不仅要忍受枯燥寂寞,还要面对恶劣气候的挑战 ,充满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近日,城市信报记者来到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琅琊镇西杨家洼村,跟随收货船渔民出海收货,体验收货船渔民的24小时海上生活。
10月16日中午,尹衍波顶着太阳,走到码头上看了看正在加油的渔船,决定11点半就出发,赶在大风来临之前再去收一次货。
尹衍波是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琅琊镇的一名船主,拥有一艘190马力的收货船,船上摆放了12个货箱,40多个塑料筐,在船舱内部,还有一块空间可以用来放置海鲜。
收货船也是渔船,不过不负责捕捞作业,仅仅负责运货。收货船主要就是从茫茫大海上四处散布的各条渔船当中,收取他们捕捞的鱼虾,然后转运到岸上,“我们更多的是像海上运货商”。
尹衍波今年39岁了,7年前,尹衍波瞅准商机,花了15万元购买了今天出海的渔船,专门在海上跑收货生意。渔业生产主要是春秋两季,最好的时候,仅仅一个秋季,尹衍波生意就能达到十几万,这就意味着一年就可以将买船钱赚出来。
不过,这都已经成为了过去了。谈到今年收成时,尹衍波有些情绪低落,现在若想再买同样一条船就需要50万元,但是想赚回钱却难了很多。“现在一个秋季也不过才能赚四五万元,跟以前没法比。”尹衍波说。
为什么当初投入收货这个行业?面对城市信报记者疑问,尹衍波笑了笑,说:“因为咱们有码头,有自己的船帮,也就有稳定货源。如果没有这个做基础,就是有收货船,在海上你也收不到货。”
尹衍波所说的码头,最多时能停放30多艘渔船,而这还不是最大的,“最大的北码头,一次性能停200多艘渔船呢。”而他所说的船帮,也是由经常在他的码头上停靠的渔船组成。
随着缆绳解开,船长老李发动了渔船,“突突突……”,渔船喷着黑烟开始缓缓离开渔港。“一路顺风!”尹衍波家人在岸上大声喊道。
整条收货船上,总共有4个人,分别是船主尹衍波、船长老李,以及两个小工小马和石柄柱。老李全名叫李合进,今年已经43岁了,是一名有着25年海上生活经验的老渔民。
16日下午,在大海上奔波了3个多小时后,城市信报记者看着窗外的海景,早已没有了初始的激动心情。这个时侯,老李终于看到了出港时就联系到的生产船。
“在你左边 ,是不是有两艘渔船?”“对对,你们到了?”……借助于对讲机,老李很快与生产船通过参照物确定了对方位置。又经过了1个多小时后,才看清生产船全貌。
在离生产船还有50米的时候,老李减小了动力,借助惯性开始缓缓靠近 。而此时,石柄柱和小马已经在船头船尾就位,将缆绳抛到生产船上,套住对方船桩后,两人快速地将缆绳在收货船船桩上绕几圈,随着波涛的力量,两人不断拽紧绳索,拉近两条船。
“一二三,当心!”一切稳当以后,生产船上的渔民将早已装好的螃蟹合力抬到收货船上。随后,尹衍波、石柄柱、小马三个人齐上阵,分拣螃蟹。大小不同、是死是活,有没有受损,都成为了分拣标准。“螃蟹缺胳膊断腿、背上有裂缝的,这种饭店不要,我们也不收 。”船长老李喊道。尹衍波三个人只要拿手一捏,就知道一只螃蟹的轻重死活,三个人埋头苦干,分拣速度非常快,上百斤螃蟹,几分钟内就分拣完成。
“现在人工费涨了不少,一个小工每天就是500元,按天算钱。”尹衍波为城市信报记者介绍,现在渔民的人工费上涨,按天算钱的话,小马、石柄柱一天分别要给500元,船长老李则是一天600元。
据调查,在以往,人工费最初是按照年来结算,一年打鱼基本上就是忙碌7个月,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元旦春节前也许可以利用储存起来的海鲜供应市场。后来海货产量不高,船主赚钱不多,慢慢就变成了按季节算钱,据一名渔民介绍,一个秋季开价三万元。再往后,改成了按月算钱,来自日照的安师傅表示,按月算钱基本工资都要1万元,高的线万元。最后就变成了小马、老李的按天算钱,“不出海就不算钱,出海才算钱。”尹衍波说。
同样在西杨家洼村的杨船长,则告诉城市信报记者,现在船上都是雇的短工,长工根本养不起,一天一个人就要开500元。
收货的工作,简单的说就是清点、打包、称重、结账。在交易过程中,讨价还价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大螃蟹35斤。”石柄柱奋力地提起打包好的螃蟹,用秤砣称重。来自鲁日船渔36338号渔船的苏船长一听就不乐意了,“明明是36斤!”
为了这一斤,两个人互相争执,谁也不服谁。最后,双方各退一步,还是按照36斤计重,但是这一斤的钱,用烟来顶账。
除了尹衍波等3人分拣打包称重,老李则必须在值班室值守,同时也承担起了记账结账任务。这也是收货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说,老李的工作是最轻松,但也是压力最大。最轻松,是因为他是船长,不能离开驾驶室,只要负责记账结账就可以,而其余三个人,包括尹衍波在收货时,都要齐上阵。说老李工作压力最大,也同样是因为船长,必须要为全船负责,时刻要照顾着船上的各种机械、货物、船员。
随着一包包螃蟹称重,老李也在账本上记下一个个数字,分别注明大螃蟹还是小螃蟹、或者鳗鱼。
因为在海上没法刷卡,而渔民又不放心赊账,于是现金交易成为了主流方式。在老李所携带的那个黑色手提包内,里面大约装了两万元现金,专门用来结账。
据尹衍波介绍,一般情况下,都是用现金交易,“毕竟人拿到钱心里才踏实”,但是在咱们码头停靠的渔船,可以回到岸上再交易。除了现金,柴油、煤气、菜、肉等生活必需品,甚至烟酒,也可以用来抵账。“在春季的时候,渔船一般出海时间长,更会用些生活必需品抵账,秋季风大出海时间短,更多的还是现金交易。”
随着一艘艘渔船收货 ,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下午6点,此时海上已经全黑了,远处开始出现一排排灯光。“那都是渔船亮起的泊位灯,向别的船标明自身位置。”老李介绍说。
尽管由于晚上视线不好,但是本船帮的渔船还没有收货完毕。尹衍波决定,晚上继续收货。“天气预报明天将会有6至7级大风,也许今晚就会出现,必须抓紧时间收货,否则风一大,船就靠不上去了。”尹衍波说。
随着海风逐渐大了起来,船身摇晃得有些厉害。收货船一口气在一个小时内连续收了三艘生产船。
其中,在接近一条生产船时,差点发生船员坠海事故。老李小心翼翼地操纵着收货船,缓缓接近生产船,甩缆绳套船桩贴近搬货 ,一切进行顺利。然而就在这时,由于两艘船起伏太大,套住的缆绳竟然脱落了,直接导致两艘船渐渐分开。顿时引起了人们一阵惊呼。值得庆幸的是,并没有人站在两船中央,也没有货物正在搬运,否则一旦发生坠海事故,夜黑风高浪急,后果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