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钓鱼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钓鱼比赛 > 正文

钓鱼比赛

全国14亿钓鱼佬离不开湖南这座城

admin2024-10-31钓鱼比赛25
  10月18日至23日,2024首届中南地区钓具(浮标)交易博览会暨第二届“临湘浮标杯”·双11金秋垂钓大赛在临湘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512支队伍的1024名钓友,

  10月18日至23日,2024首届中南地区钓具(浮标)交易博览会暨第二届“临湘浮标杯”·双11金秋垂钓大赛在临湘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512支队伍的1024名钓友,在长安河里展开角逐。千余只浮标时而漂浮,时而没入水中,时而腾空跃起。

全国14亿钓鱼佬离不开湖南这座城

  这样一根小小的浮标,乍看不起眼,却是必不可少的钓具。它就像钓友的“眼睛”,只要有鱼儿上钩,浮标就会晃动或下沉,方便确认是否提竿。

  据中国钓鱼协会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大约有1.4亿钓鱼人群。这群钓鱼佬在市面上买到的浮标,百分之八十都产自此次垂钓大赛的举办地——湖南临湘。

  趁着比赛这几天,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走进了这座西傍洞庭湖的城市,让钓鱼爱好者离不开的临湘,到底有什么魔力?

  临湘生产浮标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民间流传“取三寸芦苇作浮子,以窥鱼汛”始于屈原。

  三国时期,东吴名将黄盖在临湘太平湖(现黄盖湖)操练水军,取湖中芦苇垂钓想出“苦肉计”,大胜赤壁之战。“折苇作标”从此代代相传。

  时间到了清朝光绪年间,临湘人刘璈出任台湾兵备道,将浮标工艺带上了宝岛。1992年,刘璈后裔又把现代浮标制作技术带回临湘,合资开办临湘第一家浮标生产厂。

  也正是这一家企业,开启了临湘浮标生产的新时代,许多工人在入厂学习后便自立门户。

  1994年,刚刚结婚的临湘人李建明(现湖南省池海浮标钓具有限公司总经理),进入了浮标工厂当机修员。彼时的临湘,芦苇、桐木等浮标原材料丰富,取用方便,一根几毛钱的芦苇,经过加工后,就能摇身变为一支浮标,“身价”大涨。

  在工厂干了一年后,李建明萌生了自己出来单干的想法:浮标行业门槛低,为什么不自己生产?

  “一开始就是‘夫妻店’、家庭作坊,我们是纯手工生产,用芦苇做,一天下来5支浮标都做不了。”李建明说。

  他和妻子花了7、8个月时间,攒了2000支浮标,带到了广西玉林的渔具店去卖。

  2000支浮标卖出去700支左右,一共卖了5000多元。这是李建明赚来的第一桶金,也让他的信心更受鼓舞,“那时候工资就一两百块,我就觉得这是可以做下去的”。

  时至今日,这家夫妻店已经发展成为浮标智能化生产的领军企业。湖南省池海浮标钓具有限公司旗下拥有黄金眼、标王、鲤先生等中高端品牌,400多个产品品类。

  在成立的最初十年,钓鱼圈子里,临湘浮标几乎是低端产品代名词。这也是李建明十分困扰的地方:当时我们的零售价也就3-8元一支,价格便宜,品质也一般。

  于是,李建明下定决心,要做精品,走中高端发展路线年,池海将“黄金眼”品牌推向市场。因为过硬的品质,“黄金眼”一炮而红,顺利打入行业第一阵线。

  因爆火后的订单不断,精细手工制作的产量渐渐跟不上需求,学机械电子的李建明又启动了自动化生产设备的自研,推动工厂智能化转型。

  这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池海的自动化率基本达到80%。”他说。

  走进池海的生产车间,选料、成型、打磨、油漆、烘干、商标、彩绘……经历30多道工序,一支浮标逐渐浮现眼前。

  浮标形态与材质各异,有水滴形、巧克力形、枣核形,材质也分芦苇、孔雀羽毛、巴尔杉木、纳米复合材料等,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鱼种,满足了钓鱼爱好者的多样化需求。

  目前,临湘共有钓具(浮标)企业3130家,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达6万人,年生产浮标2亿支,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9月,临湘浮标产值超50亿元。

  从家庭作坊到大工厂,从低端生产到品牌化,从传统手工制作向智能制造转型……经过多年的发展,临湘浮标“钓”出了一条产业带。

  以前,临湘老板走南闯北,参加展会、上门推销与经销商打交道,如今浮标销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切,都是因为直播电商的兴起。新的商业模式,让浮标销售从线下逐步走到线号链接是小碎目的,冬钓神器,‘双11’惊喜福利29.9元,90元到手三支。”“库存有限,先到先得。”

  在抖音黄金眼官方直播间,主播语句快速说完福利,还不忘让新进入直播间的消费者点个关注。

  池海在抖音平台一共有两个主号、两个小号,一天播满8小时,采取主播轮班制,一个主播平均播4个小时。

  用李建明的话说,进驻电商直播,是顺势而为。直播电商的开拓,让临湘浮标企业面临改变,他们开始直面消费者。

  主播口中“先到先得”的黄金眼攻鲫手系列,这款主攻鲫鱼的产品,是池海2020年进驻抖音直播后,主打且持续迭代升级到现在的“爆款”。

  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品牌,如今已是抖音浮标类目订单top1。和池海稍显不同的是,小凤仙是从传统电商走向直播电商的典型代表。

  小凤仙创始人涂小凤,生于临湘的浮标世家,父母、亲戚一直在当地从事浮标制作。大学毕业后,她在长沙工作之余注册了一家网店,把自家浮标挂上了网。

  惊喜来得很快,开店的第二天,涂小凤就卖出一单,“我当时非常兴奋、很激动。”

  慢慢从一单、十单、到二十单、再到一百单,网店销量蒸蒸日上,她最终决定辞掉工作,回到临湘创立了品牌小凤仙。

  在几乎不做广告的情况下,通过线上网店销售,小凤仙依靠圈内口碑和钓友自发推荐,品牌知名度快速增长。

  当直播电商兴起的时候,从传统电商起家的涂小凤,凭借多年电商沉淀的经验,敏锐抓住了新风口。

  2019年,小凤仙正式入驻抖音,进一步打响品牌。小凤仙的每一个账号,都由涂小凤亲自起号。她并不是一上来就搞带货,而是“白天拍段子发视频,晚上开直播聊聊天”。

  有着小凤仙的品牌基础加成,涂小凤起号很快,“一开播直播间就有两三千人,那个冲击感还是蛮强的”。

  而后,依靠短视频和直播持续输出的裂变,涂小凤在抖音承接住了“流量”,也进一步增强了品牌知名度,先后孵化了四个主账号。目前,小凤仙官方旗舰店的粉丝已经突破100万,去年8月重新启航的小凤仙户外旗舰店也突破了50万粉丝。

  今年4月,小凤仙上线了一款LED夜光漂,一支的价格在15.7元-21.9元之间。截至目前,单官方旗舰店就已经卖出78万支。

  这个月16号,小凤仙又推出了一款双排LED灯硬尾,仅上线三天时间就登上了抖音榜单第一。

  这两个爆款单品的出现,印证了小凤仙“贵族的品质,亲民的价格”,给消费者带来极致性价比路线的成功。

  与之相对的是,小凤仙的销售额从最初的几百万,突破到去年的两三千万。“今年我们的销售额应该可以破亿。”涂小凤很有信心。

  直播电商,让临湘产业的逻辑变了。这种改变不仅只是销售渠道,而是全方位的改变,包括创新研发、企业运营管理,以及这条产业链上的人。

  拿小凤仙来说,线上直播的爆火,反过来倒逼商家“不断创新,不断去把你的人群画像找出来,去做出适合他们的产品。”涂小凤说。

  对于不同的钓友而言,他们的需求都会有差别。为了适应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涂小凤在四大主账号后,又陆续布局了三个小号,走不同路线以适配不同的消费习惯。

  简单来说,就是不同的账号吸引不同的粉丝,分别建立直播间布局不同的产品。“未来我们要做的一个黑坑竞技的品牌,它就走中高端路线。”涂小凤说。

  那就是,如何保持流量的可持续性,维系消费者黏性。而小凤仙的诀窍是“唯快不破”,以最快的速度抓住热点。

  “就比如这次垂钓大赛,我们整个新媒体团队白天不带货,全部直播钓鱼比赛不断输出内容。”涂小凤说。

  在垂钓大赛的现场,一眼看过去,有不少钓友架着机器,实时直播比赛。比如被粉丝亲切称呼为雀哥的达人@老麻雀钓鱼。

  在这次垂钓比赛的第一天,他就贡献了“名场面”,“第一场的线斤大乌龟上来了,大家都笑我打龟”。

  2016年,爱好钓鱼的雀哥在广州开了一家鱼塘。那时,他应该想不到,在将来有天,他会成为抖音粉丝超809万的头部垂钓达人。

  “直播刚刚萌芽的时候,我无意中刷到有人直播钓鱼。”雀哥说,他没想到钓鱼也可以直播,自己也注册了账号一头扎进了进去。很快,“没什么偶像包袱、嬉嬉笑笑的”雀哥火了。

  2022年,雀哥转战抖音。他记得很清楚,6月31日发出第一条短视频就“爆了”,流量达到100万,点赞超2万;第三个短视频,破了300万流量;第十个短视频破了千万流量。

  从一百万到一千万流量,雀哥花了不到一个月时间。“视频内容是挑战大鱼,发起挑战让别人来挑战我的大鱼,不断竿不断线,就挑战成功。”

  雀哥“巨物挑战”的短视频生产,不断更新玩法一直持续到了现在。这不仅将更多钓鱼爱好者吸引到了他在临湘的基地,也让临湘浮标“走出去”,获得更大的曝光量和市场认可度。

  这些年,临湘大力发展电商、网络直播、“网红经济”等新业态,抢抓“直播+电商”红利,支持钓具(浮标)企业“触网升级”。今年上半年,临湘钓具(浮标)线亿元,稳居湖南特色产业电商前列。

  当然,不仅是浮标,临湘当地的其他产业,也没有被落下。电商直播辐射到了更多产业和优秀品牌,包括黑茶、竹木、酱料等。

  湖南久负盛名的中华老字号产品——“十三村”酱菜,就是其中之一。这家老字号即将在本月内启动直播。

  在十三村酱文化博览园,我们看到了已经成型的直播间。灯光、话筒、布景一应俱全,缺的是合适的主播。“正在面试。”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武说。

  鲍鱼香菇酱、龙虾香菇酱、牛肉香菇酱……十三村的酱菜品质优越,尤其下饭,此前不论在传统电商,还是请主播带货,都十分畅销。

  “之前请头部主播带过两次货,一次3分钟成交30多万元,一次4分钟成交40多万元。”李国武说,之后十三村又在@老麻雀钓鱼的直播间上架,效果也很好。

  不错的销量给了李国武很大鼓舞,“说明我们品质是过硬的。”这也是促使十三村积极寻求直播电商发展,开启自播的原因之一。

  “临湘电商直播的氛围很浓。”李国武说,在他看来,电商直播不仅带来了新的销量渠道,更带来了触达全国各地的消费者。

  很明显,直播电商的风起,地方政府、企业与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人,都在不遗余力地抓住时代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