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四川乐山的近现代杰出人物简介(下篇)
生产基地,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国家硅材料及副产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乐山历史上属,有海棠香国的美誉。乐山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城市之一。乐山历史上名人辈出,而在近现代,也涌现了一大批能人志士,他们都是值得我们铭记的先辈!
毛文书(1910年-1988年9月1日),四川乐山人。1937年毕业于华西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47至1949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及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50年回国,后历任岭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眼科教授,中山医学院眼科医院院长,中山眼科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眼科杂志》副总编辑,《眼科学报》主编。是国际防盲组织委员会委员、美国眼科学会国际会员、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人工晶体植入协会创办人之一。毛文书是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邱骏(1911年-1935年1月22日),又名邱正林,曾化名“老胡”,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南关外鸡市巷人。革命烈士,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井研县最早的建党创始人。1931年5月,考入乐山嘉属联合中学,后辍学,经友人介绍到乐山平江乡板桥铺小学任教,开始从事农运工作。1933年5月,担任中共嘉定中心县委委员,后因叛徒出卖遭追捕。逃出虎口后,被党组织派到青神,任中共青神县委组织委员。1934年12月14日晚,与中共青神中心县委其他领导人一道,领导农民发动了“西山农民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不幸被俘,1935年1月22日,被反动派斩首于青神县城凤阳门外凉水井,时年仅23岁。
伍柳村(1912年7月-2006年10月11日),四川省峨眉县(今峨眉山)人。我国当代刑法学家、教育家,新中国刑法学的开创者之一。中学毕业后考入华西大学中文系学习,一年后考入四川大学法律系。1937年后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1952年参加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学习,1953年院系调整,调入西南政法学院任教。1985年,调回四川大学,参与组建四川大学法律系,并担任刑法学硕士点主要任教教师。1992年以八十高龄离休,担任四川大学法学顾问。我国有关刑法的很多理论基本框架,都是由他建构起来的。对我国1979年刑法修改所作的贡献,是伍柳村一生中最大的建树。
朱成之(1912年-1936年),四川省沐川县人,革命烈士。1934年春,经周南熏介绍加入中国。1935年4月,任川南工农革命委员会秘书。同年5月10日,参与领导高笋场革命武装暴动,带领游击队攻占伪乡公所,缴获团防,宣传组织群众,在当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浪潮。起义失利后不久,被敌人逮捕押送屏山监狱。在狱中,受尽敌人严刑拷打,面对敌人的屠刀,他大义凛然,临死不屈,继续与敌人进行斗争。1936年秋,在狱中被敌人折磨致死。
陈敬容(1917年9月2日-1989年11月8日),原名陈懿范,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翻译家。她是九叶派诗人,中国现代创作时间跨度最大、艺术生命最长的女诗人之一。1932年春开始学习写诗。1934年底独自离家前往北京,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中文系旁听。这时期开始发表诗歌和散文。1938年在成都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5年在重庆当过小学教师,1946年当过杂志社和书局的编辑。同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星雨集》,并到上海,专门从事创作和翻译。1948年参与创办《中国新诗》月刊,任编委。1949年3月抵达北京,入华北革大正定分校,同年底到最高人民法院检察署工作。1956年秋调《世界文学》编辑部,从事翻译及编辑工作。1965年调《人民文学》编辑部诗歌散文组任编辑,1973年因病退休。
陈少中(1921年-2008年12月25日),四川省犍为县人,新中国航空工业建设的开拓者之一。1938年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在延安中央组织部训练班、中央马列学院学习。后历任延安军委参谋部一局参谋、副科长,延安中央情报部军事情报室第三组组长,晋绥军区三军分区司令部秘书,晋绥独立二旅司令部联络科科长。1946年6月至1950年12月,历任吉林省吉北地委城工部部长,长春市工委武装部部长,长春市人民政府建设局、工业局局长。1951年后历任东北军区空军工程部副部长,二机部航空工业局处长、副局长,112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1954年7月起,历任三机部四局副局长、第三生产技术司司长、技术局局长。1978年4月任三机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彭为工(1923年-1942年5月25日),四川省夹江县人。出生于一个革命家庭,父彭劭农(民主革命家),哥哥、姐姐都是员。1937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12月,经中共四川党组织介绍,与张露萍等进步青年奔赴延安抗大学习,因学习优秀,3个月后被分配到通讯学校学习无线电技术。毕业后,分配到办公厅机要科作报务员。1939年初,任华北八路军总部电台队长。在八路军总部参谋长左权将军的领导下,直接为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华北抗日战场服务。1942年,抗日战争到了相持阶段,日军集中四个团的兵力对华北地区进行大扫荡。在反扫荡战斗中,参谋长左权带领八路军总部人员进行突围,彭为工追随左权左右,冲锋在前。在5月25日突围战斗中,左权和彭为工等3人不幸被榴弹击中,壮烈牺牲。
丁佑君(1931年9月27日-1950年9月19日),别名丁一之,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瓦窑沱富裕的盐商家庭。1944年入五通桥通材中学就读(现为五通桥中学),1948年就读于成都市女子高中,深受解放战争胜利的鼓舞,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成都解放后,立志献身革命,考入西康人民革命干部学校,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毕业后,担任西昌女中军事代表。1950年9月19日,丁佑君在西昌盐中区征粮工作中,不幸被暴乱叛匪围捕残虐杀害,牺牲时年仅19岁。1950年9月25日,丁佑君被中共西昌县委追认为中国党员、革命烈士。
黄尚廉(1936年8月16日-2008年7月21日),四川省乐山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光学工程和仪器科技专家,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原重庆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精密仪器及机械,光电技术与系统的研究。他建立了光栅测角系统提高测角精度的理论体系,首创环形光导纤维束莫尔条纹全接收系统,研制出0.1秒高精度光电圆刻线机。他提出了复杂表格智能处理方法,领导并参与研制了国际领先水平的表格自动阅读机,获广泛应用。他在国内开创了智能结构系统研究领域, 在结构健康监测及结构自适应控制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其中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已获得成功应用。在国内首次研制出分布式光纤温度/力/应变传感器系统。他已获成果22项,其中国家奖2项,省市部委奖15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他已发表论文280余篇, 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高层次科技人才。
尧茂书(1950年4月4日~1985年7月24日),四川省乐山市人。西南交通大学电教室的摄影员,也是第一位漂流长江的人。尧茂书在1985年决定进行长江漂流,旨在抢在美国探险队之前完成这一壮举。他驾驶着“龙的传人”号橡皮船,从长江源头开始,历经33天,漂行了1270公里。不幸的是,在金沙江段触礁遇难,成为第一位漂流长江遇难的探险者。他的壮举激发了无数青年投身于长江漂流事业,成为那个时代青年探索自然、挑战自我的象征。此外,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尧茂书“革命烈士”称号,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纪念活动。西南交通大学为纪念这位首漂长江的英雄,在校内塑像以示纪念。乐山市人民政府也在市中心城区为他立雕像,以资纪念。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如果有遗漏的乐山近现代杰出人物,欢迎大家补充。喜欢就点赞关注小编吧,谢谢大家!(本文所写杰出人物,包含乐山市下面的管辖市)
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年代,但不要忘记那段悲壮的历史,和那些为我们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先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