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河南丨河南宝丰:小鱼竿“钓”出大市场
一个不会钓鱼的小伙子,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电商销售渔具,将曾经入不敷出的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
一个内陆县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发展渔具电商企业120余家,相关市场主体870多个,年销售额突破13亿元。
这是李志恒的电商致富故事,也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发展全域渔具产业、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探索之路。
“来来来,啥也不说,直接上货!”“小伙伴们,关注走起来,渔具秒杀马上开始。”位于宝丰县城的逆流网络科技公司渔具直播间里,主播正在热情地推荐渔具产品。
2019年在杭州考察学习后,29岁的李志恒成立了逆流网络科技公司,准备在电商领域大展身手。
“那时候,合作伙伴线下的渔具批发生意也很不景气。”李志恒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公司直播带货销售的商品改为渔具,没想到竟一炮打响,当月收入8万元。看到渔具电商市场火爆,公司随即调整发展方向,将重心转移到渔具市场。
随着事业的发展,李志恒逐渐发现,直播带货只是整个产业链条上销售的一环,它解决了传统销售渠道过长、链条反应过慢的问题,但无法从根本上把控产品质量、决定产品价格,往往受制于厂家,在经营过程中很容易遇到“销路有了,市场有了,供货量卡脖子”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几经考察调研,公司于2020年12月投资建立了赵庄镇百源渔具加工厂,实现销售向加工的突破。百源渔具加工厂有线万元,带动渔具电商经营主体80余家,合作加盟商遍布全国。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大力帮助。”李志恒深有感触地说,公司能有今天的发展,市里、县里帮助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看到渔具电商产业的广阔市场前景,宝丰县借助河南省“万人助万企”活动,提出了全域发展渔具产业、打造渔具之乡的目标,成立了渔具电商产业发展服务工作专班,聚焦渔具电商产业全域发展,整合直播、生产、配送全产业链平台,从场地、技术、用工、房租和政策性资金等多个方面,连续出台了两项电子商务发展扶持政策,制定了电商发展三年规划。同时,每两周召开一次渔具电商产业发展推进会,相关乡镇、单位和公司参加,现场解决难题,积极谋划下一步发展。
针对公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场地和人员等问题,赵庄镇和大黄村及时召开村企对接会,不仅帮助公司解决了场地和用工问题,还为公司争取了近万元的政策性资金。赵庄镇党委、政府积极帮助公司建立加工基地,让全镇近2000名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有活干、能挣钱。县商务局积极帮助公司入驻县电商产业园,并对房租进行补贴。
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逆流网络科技公司又投资建设了太空豆、鱼线组、钓椅、子线钩等加工企业,年销售额又上新台阶。
目前,该县以逆流网络科技公司为链主企业,培育一魅湖光、湛龙、逆流上等本土品牌69个,授权销售品牌40多个,主销产品100多种,渔具产业已覆盖全县10个乡镇,带动就业4万人,人均年增收近两万元。渔具产品通过电商销往湖北、湖南、江西、云南等全国各地,已实现了渔具的本土化生产,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渔具电商产业链。
为进一步推动渔具产业发展,2021年11月,宝丰县还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阿里云将整合自身资源,启动渔具产业大数据平台、渔具产业智能供应链示范标杆、中国渔具产业直播基地、渔具品牌打造等项目建设,全面助力宝丰县渔具电商产业发展。
公司发展如火如荼,上下游产业链条日趋完备,进而带动县域内群众家门口就业创收,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随之而来。
在宝丰县石桥镇渔具供应链加工培训基地,兴隆村村民张素娟正操作机器串太空豆。一周前,张素娟参加了镇里举办的渔具加工培训班,如今串一个太空豆只需两三秒时间。
“每天抽空来干几个小时,一天能做十几把,收入20多块钱,等熟练了收入翻一番没问题。”张素娟说。
空闲时间,村民们可以在培训基地串太空豆,也可以把原材料带回家里绑鱼线组。家住西大庄村的刘娟将自己绑好的一大包鱼线组交给了在基地值班的李素娟,经点验绑好的鱼线元。看到收益不错,刘娟又领回了10包原材料,回家继续加工。
“原本整日为生计发愁,如今直播团队月营业额超过40万元。真没想到自己还有这么大能量。”张八桥镇韩庄村残疾人主播聂培培介绍,她幼时高烧留下了小儿麻痹后遗症,去年报名逆流科技免费培训班,两个月内成了带货达人。
“我们要抓住机遇,继续扩展渔具产业链条,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以链招商,完善电商人才培训机制,早日成功打造渔具电商之都,形成覆盖全域新的产业成长点、经济增长点,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宝丰县委书记许红兵说。
“微风吹, 细雨蒙 ,芦摇动,鸟儿鸣 ,荷塘蜻蜓舞不停 ,正是钓鱼好时景……”在该县石桥镇刚刚建成的宝丰县(中国)休闲垂钓基地,一首欢快的《钓鱼歌》在水面回荡,歌曲唱出了垂钓人的好心情,也唱出了宝丰人建起渔具电商产业链带来的好日子。(记者尚明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