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钓具线上销售额“乘风破浪”过9亿元
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分析:企业需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市场空白的新产品,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本报讯 (记者 李豪悦)今年一季度钓具行业国内线亿元大关。与此同时,国产钓具品牌发展迅猛,但在高端市场还是缺乏底气,行业没有更细化的约束标准,依然是阻碍国产钓具品牌向上迈进的障碍。
记者从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了解到,受疫情影响,国内钓具企业一季度出易额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以“中国钓具之都”威海市为例,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27家规模以上钓具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4%;主要钓具出口企业一季度出货值同比下降21.4%,以欧美市场影响最大。
随着3月全国迎来复工复产,加上消费者长达数月的居家隔离生活,促使户外运动欲望的上升。百度指数显示,三月份“钓鱼攻略”的相关搜索整体同比上涨42%。这也促使3月份的国内钓具销售总额呈现暴涨。公开资料显示,仅淘宝、天猫平台3月份的钓具销售总额便达到5亿元,环比增长142.17%,而淘宝、天猫平台一季度销售总额一共突破9亿元。
销售总额暴涨的背后,免不了有更多垂钓新手加入。《2020淘系垂钓行业消费洞察报告》指出,垂钓运动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Z世代”和小镇青年的加入,这些线上平台年轻群体的人数和消费频次迅速增加的同时,还推动了垂钓领域消费金额的迅速增长,且增速远远超过小镇中老年、都市蓝领等消费主力群体。
《报告》分析,年轻群体对垂钓领域的迅速涌入,原因可能在于钓具的科技化降低了新手的入行门槛。如智能探鱼器和咬钩变色浮漂,很大程度上能帮助新手判断起鱼的最佳时机。
此外,自媒体“钓鱼之家”则认为,如今电商平台普遍进行的搭售让钓具消费进入“套餐时代”,也是吸引新手入门的原因之一。
近些年来,中国钓具的发展势头强劲。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钓具制造国,世界上约80%的渔具都由中国企业生产。
智研咨询早前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渔具行业深度监测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也指出,2017年我国渔具行业年销售收入便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70.2亿元。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国内渔具消费市场将以每年10% 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
但需注意的是,国内仍然缺乏占据高端市场的自主品牌。智研咨询指出,国内市场规模的扩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知名品牌渔具市场份额的扩大,自主品牌的竞争力较国际品牌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据了解,全球高端钓具市场仍然由Jarden、Daiwa、Shimano等海外品牌占领,相关资料显示Jarden、Daiwa、Shimano的海外销售总额比例一度分别为50%、79%、50%。
从事过钓具销售的孙一(化名)在接受消费日报记者采访时举例表示,国内钓具和日本钓具的区别在制造工艺、技术以及原材料上。“比如做钓竿要用到的材料,东丽碳纤维布成本高,售价自然也高。同样的40T(24T、30T、36T、40T、46T、60T为碳纤维布等级)产品,比较好的会给日本,剩余的边角料会被国内厂家收购,这样的情况在过去是真实存在的。”
除了工艺技术和原材料的区别,自媒体“钓鱼之家”指出国内部分钓具企业没有版权意识,抄袭大牌也是影响行业向上发展的主要原因。而钓具行业长期以来都没有核定的标准来肃清行业风气,这让消费者也普遍没有形成品牌意识,也会打击到有自主研发设计生产能力的厂商。
事实上,近些年各地相关部门和地方联盟都会对一些钓具展会的侵权产品进行查处。如2018年12月苏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苏州上花2018年冬季渔具展览会”8个侵权展位商品进行扣押,2019年3月,国内规模最大的大厂渔具城多次出现部分商家侵权行为,大厂渔具城行业联盟对此开展了“商标使用问题突出商户集中约谈会”.......
无论如何,我国距离从“钓具制造国”到“钓具创造国”仍然还有距离。对此,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表示,要推动钓具产品升级换代,引导钓具企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填补市场空白的新产品,摆脱仿制抄袭的老路,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由“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扭转同质化无序竞争的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