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钓鱼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钓友交流 > 正文

钓友交流

以创新交流实现《海洋地震勘探技术》课程建设发展

admin2024-04-17钓友交流68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和海洋战略,在积极探索与实践中,就如何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和海洋战略,在积极探索与实践中,就如何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从党组织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阐述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意义,深入分析了海洋事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科学回答了如何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了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为做好新时代海洋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随着全球海洋经济的蓬勃发展,海洋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海洋地震勘探技术,作为探寻海底油气、矿产等资源的重要科技手段,对于实现海洋强国战略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在海洋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海洋地震勘探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成果显著。2023年12月21日,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海洋勘探装备“海经”系统,在珠江口盆地成功完成了2600平方千米的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工作,标志着我国自主海洋勘探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成果,进一步彰显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也为《海洋地震勘探技术》课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案例和教学素材。

以创新交流实现《海洋地震勘探技术》课程建设发展

  教研交流是推动《海洋地震勘探技术》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关键环节。2023年11月13日—2023年11月17,广东海洋大学电信学院任课教师到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深入的教研交流学习。通过分享教学经验、探讨行业前沿技术,深刻认识到创新交流方式在提升课程质量、优化教学内容方面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创新交流方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符合海洋地震勘探领域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交流过程认识到了我院实验室条件与一流院校之间差距,任课教师对于学科背景以及科学问题认识存在差距。学习单位给出宝贵意见,建议从课程教学、创新实验、学术报告等方面建立联合培养。并且建议购买或租赁专业设备进行野外实际数据测量,引入专业软件如GeoEast(教学版),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习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了解行业现状的重要环节。2023年12月22日——2024年1月3日,广东海洋大学海技系海测1214的全体同学,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在海洋石油720物探船、特普公司以及图海楼513的实习活动。在海洋石油720物探船上的实习中,学生们参观了震源激发、信号接收、数据处理等关键环节的海洋地震勘探现场工作,实操先进的物探设备;在特普公司,学生们参观了数据处理中心和解释中心,了解Focus、CGG、Omega2等专业资料处理软件的实际应用;在图海楼513的实习中,学习地震波动力学理论,并通过MATLAB平台进行了数值模拟。实习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宝贵的实习经验,为学生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海洋地震勘探技术》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生动的案例和素材。

  参加学术会议是了解行业动态、拓宽学术视野的重要途径。2024年3月22日-3月25日,广东海洋大学电信学院某教师参加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首届青年地球物理大会。会议上底青云院士深刻诠释了会议主题“创新驱动地球物理理论技术发展、交流促进地球物理青年学者成长”。23日下午至24日全天在21个专题进行了504个专题报告,参会教师重点学习与海洋地球物理相关专题报告,为未来的教学和研究合作奠定了基础也为未来职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人脉资源,同时,我们也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如学术讲座、研讨会等,将会议上学到的新知识、新理念传播给更多的师生,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师生的视野边界,提高学院的科研水平,为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海洋地震勘探技术》课程建设将继续秉持创新交流的理念,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同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在教学研究实践中,时刻关注海洋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确保课程内容与时俱进。相信,通过不断创新和交流合作,《海洋地震勘探技术》课程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教学成果,为推动我国海洋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实现海洋强国战略做出积极贡献。(图文由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王睿 授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