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钓鱼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钓具推荐 > 正文

钓具推荐

文化浩荡润心田凝心聚力奏强音——2023年大冶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admin2024-04-17钓具推荐54
  去年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和市“两会”精神,强化思想引领,不断守正创新,持续推动

  去年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和市“两会”精神,强化思想引领,不断守正创新,持续推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翻开大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画卷,有声有色、成果丰硕——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新闻宣传,浓墨重彩;文艺精品,好戏连台;网络空间,清朗有序;文明创建,浸润人心;城乡内外,新风扑面。

文化浩荡润心田凝心聚力奏强音——2023年大冶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社区活动中心、农家院坝、生产车间……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就是一处宣讲场地;红色歌曲、青铜故事、戏剧表演,一个个“小场面”“小故事”,说清“大道理”。

  “大冶精神是什么?”“我知道,匠心图强、劲无止境。”“大冶青铜采矿冶炼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年代?”……7月28日,一场特色“首单宣讲”活动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新馆开讲。市国学会成员姜彬就如何贯彻落实习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魂”、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这个“根”和青铜文化在大冶这个“源”有机结合起来,为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生动的“青铜文化”课。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正式提出习文化思想,习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与之前提出的“九个坚持”“十四个强调”一道,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把学习宣传贯彻习文化思想,作为深学笃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彩华章,2023年,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有力筑牢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

  围绕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我市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优化“第一议题”制度,探索开展巡听督导中心组学习40场次,推动理论武装工作走深走实走心。

  新时代如何高擎思想旗帜,让奋斗新征程的大冶发展方向更明、路径更清、力量更足?在百舸争流的高质量发展航道上,如何唱响大冶声音?

  在市委示范带动下,全市各地各部门以集中学习、专家辅导、专题研讨、个人自学、交流座谈等多种形式,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闻正言,方行正道;欲事立,须是心立。

  “首单宣讲”品牌打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的“大冶样本”,入选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经典案例,人民日报、新华网聚焦报道。依托市融媒体中心媒体平台,刊发理论文章20余篇,发布短视频41期、村村响“大喇叭”音频76期,承办全省“学习驿站”建设现场会,全力唱响“理响大冶”。推出全省基层优秀理论宣讲员王能干、“全国文明家庭”成员徐秋莲为代表的一批“本土才”市级骨干宣讲员169名,开展示范宣讲22场次、“微宣讲”1.9万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新思想的光辉,在潮音迭起的学习宣传、理论研究热潮中愈加闪耀,全市上下进位争先的激情进一步点燃,比学赶超的斗志更加激发。

  一条条“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彩报道,展现着大冶人民幸福生活的美丽瞬间;

  一道道运用融媒体新技术烹制出的“新闻大餐”,让大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一年来,我市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八大行动”“大美大冶·共同缔造”等中心工作,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民生热点、文旅产业等主题开展采访调研,加强新闻报道策划创新,多角度、全媒体宣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

  集中聚焦高端媒体。在中央电视台发稿33条,实现“月月上央视”目标。大冶故事更动人,大冶形象更加多姿:全市全年在中央主流媒体发稿87篇(条),在省级主流媒体发稿617篇(条),居黄石县市区第一位。

  “爆款产品”屡屡刷屏。“扛冰箱女孩”“煎饼霞”“淄博烧烤+劲酒”“冶马”“村BA”等直击人心的“大冶好故事”、铿锵有力的“大冶好声音”,持续提升了大冶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其中,“全城找耳蜗”全网总阅读量突破2000W+;《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一季)总展演暨颁奖盛典活动吸引1.5亿人次关注,产生现象级“出圈”传播效果。

  聚焦“机制”抓宣传。以市融媒体中心为信息传动轴,以“利用热点打造热点”为目标,持续推进机制创新,激活“1+4N+8”舆论宣传工作机制,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内外互动”的外宣工作格局。

  突出网络抓宣传。建强网络文明志愿服务队伍,大力实施“网红+正能量”培育工程,创作短视频作品230余条,播放量达6000余万,抖音“E路有你网络文明”线万。

  舆论引导有序有力有效。定期召开主题宣传新闻月度例会,新闻策划走向常态化。举办提升新闻发言人舆情素养培训班,推动队伍建设专业化。举办乡镇新闻通讯员培训班12期,754名基层宣传骨干学本领强技能提素质。

  一篇篇稿件、一幅幅照片、一个个镜头,为更好宣传大冶打开了一扇扇窗,市属主流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引导力不断攀升。

  2023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统筹各级各类媒体、内宣外宣、线上线下,唱响强信心的主旋律,以饱满的热情触摸时代脉动,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征程变迁,用“好声音”讲出大冶“好故事”。

  一年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倾情讲述榜样事迹,厚植精神沃土,涵养文明底蕴,不断汇聚向上向善的精神动力。

  “孩子,别慌,奶奶牵你过马路。”寒来暑往,在滨湖学校门口,几乎每天都可看到“大冶楷模(好人)”宋庆莉的身影。在车流中,她牵起孩子的手,一个个护送到马路对面,被家长和孩子们亲切地称为“马路奶奶”。

  而最初承担起这份责任的原因很简单,“2019年我送孙女上学的路上,看到滨湖学校门口车来车往,担心孩子们的安全。”宋庆莉说道,作为一名老党员,遇到事情总想管一管帮一帮,于是决定穿上红马甲,在学校门口护送孩子们过马路,而这一坚持就是五个年头。而今,在她的带动下,马路护娃志愿者越来越多,大家共同为孩子们的安全搭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志愿服务在城市之中蔚然成风,群众善举亦凝聚起文明力量。像宋庆莉这样的故事,在你我身边并不罕见。

  暴雨来袭,员柯胜利和胡新兵听到呼救声,没有丝毫犹豫,纵身跃入洪流中,一起将落水老人救上岸;一个价格不菲的人工耳蜗,一个失聪女童的人生命运,一场爱满全城的爱心接力活动交织在一起,在大冶上演了一段温情的故事;凌晨2点,老人赵秀枝路过玻璃破裂的宣传栏时,没有选择径直走开,而是在黑夜中独自一人将满地碎玻璃清扫干净;体重只有50多公斤的曹有缘,六年里,却能背起比自己更重的冰箱、洗衣机送货,只为了减轻残疾父亲负担……过去一年,我市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一桩桩一件件,从个人到全民,从青年到老年,每一个善举、每一份热心,如波纹般直达心底,形成振聋发聩的最强音,让铜都大地上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而今,“好人之城”已成为铜都的最美风景和精神地标,不断刷新着城市文明的新高度。2023年,我市组织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参与评选各级各类“楷模好人”“道德模范”“十大文明善举”等系列先进典型活动,龚文龙获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乐正国获评2023年第二季度“湖北好人”,章莹获评二季度“荆楚楷模”,刘伟、盛亚坤等6人获评“黄石楷模”;评选19名“大冶楷模(好人)”,特别授予曹有缘“大冶楷模”称号……一个个普通人,正在大冶这座城市,用他们的凡人之暖汇聚起一股气势磅礴的文明力量。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正如习去年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所强调的,赓续中华文脉、传承文明薪火,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使命如磐、重任在肩。

  大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灿若星辰。一年来,大冶文化建设以文化人,蹄疾步稳。

  “来到北纬30度,有个地方是千年铜都,这是一块神奇的热土,很有知名度……”当音乐响起,灯光璀璨,大地飞歌,“唱响新时代·助力乡村美”首届湖北乡村音乐潮·大美大冶文艺晚会在歌舞《为你歌唱》中拉开序幕。

  在大冶,文化让生活更幸福。周末或漫步特色街区、品味书香绵长,或流连文化场馆、感受古镇风华,可体验沉浸式演出,亦可欣赏未来科技之美。

  文艺工作亮点更多——顺利通过“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复查,荣获“湖北书法之乡”称号,实验高中、尹家湖中学获评“湖北省兰亭学校”,保安镇获评“湖北石雕艺术之乡”。现代楚剧小戏《缔造之花》入围“湖北省文旅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评选活动、舞蹈《扬起幸福洒满天》获“文化力量·民间精彩”2023年全省群众舞蹈(广场舞)展演二等奖。承办尚意·湖北省第二届行草书法作品展暨全国名家书法作品邀请展、“话约铜都”第八届湖北省美术节暨第六届当代艺术节美术作品展、第二届大冶文学论坛等文艺交流活动。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北主会场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考古发现50周年活动现场

  文化供给更惠民生——成功举办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北主会场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考古发现50周年、铜都星光音乐节等大型活动20余场,承办2023年湖北省桨板公开赛、劲牌2023湖北大冶半程马拉松等省级赛事6场、市级赛事11场,打造茗山乡“村BA”品牌。举办大冶“铜”话故事大赛,实施非遗“一对一”等13个特色文化项目。坚持共同缔造理念,推广“自下而上,以需定供”服务模式,推进农家书屋逐步实现阵地规范化、管理制度化、活动常态化、服务效能化。以“公益电影+公益宣传+文艺节目+理论宣讲”四位一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示范放映活动。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600余场次、送戏下乡192场次、戏曲进校园90场次。

  文化产业动力更足——我市入选首批63个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全市规上文化企业达44家,与去年同比新增9家,总数、增量居黄石第一,已形成青铜文化、殷祖古建、“劲”系列、“文旅+”融合四大特色文化产业。

  文化力量催人奋进,人民群众精神风貌为之一新,青铜大冶人文光芒愈加闪耀,不断焕发无限生机活力。

  循大道,至万里。站在新起点、担负新使命,大冶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明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踔厉奋发、阔步前行,怀揣光荣与梦想,肩负职责与使命,为时代画卷铺就人心底色,为民族复兴熔铸精神支撑,为全市“走在全省前列、冲刺全国五十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大冶篇章”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石程曦))

  去年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和市“两会”精神,强化思想引领,不断守正创新,持续推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翻开大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画卷,有声有色、成果丰硕——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新闻宣传,浓墨重彩;文艺精品,好戏连台;网络空间,清朗有序;文明创建,浸润人心;城乡内外,新风扑面。

  社区活动中心、农家院坝、生产车间……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就是一处宣讲场地;红色歌曲、青铜故事、戏剧表演,一个个“小场面”“小故事”,说清“大道理”。

  “大冶精神是什么?”“我知道,匠心图强、劲无止境。”“大冶青铜采矿冶炼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年代?”……7月28日,一场特色“首单宣讲”活动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新馆开讲。市国学会成员姜彬就如何贯彻落实习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魂”、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这个“根”和青铜文化在大冶这个“源”有机结合起来,为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生动的“青铜文化”课。

  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正式提出习文化思想,习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与之前提出的“九个坚持”“十四个强调”一道,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把学习宣传贯彻习文化思想,作为深学笃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彩华章,2023年,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有力筑牢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

  围绕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我市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优化“第一议题”制度,探索开展巡听督导中心组学习40场次,推动理论武装工作走深走实走心。

  新时代如何高擎思想旗帜,让奋斗新征程的大冶发展方向更明、路径更清、力量更足?在百舸争流的高质量发展航道上,如何唱响大冶声音?

  在市委示范带动下,全市各地各部门以集中学习、专家辅导、专题研讨、个人自学、交流座谈等多种形式,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闻正言,方行正道;欲事立,须是心立。

  “首单宣讲”品牌打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的“大冶样本”,入选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经典案例,人民日报、新华网聚焦报道。依托市融媒体中心媒体平台,刊发理论文章20余篇,发布短视频41期、村村响“大喇叭”音频76期,承办全省“学习驿站”建设现场会,全力唱响“理响大冶”。推出全省基层优秀理论宣讲员王能干、“全国文明家庭”成员徐秋莲为代表的一批“本土才”市级骨干宣讲员169名,开展示范宣讲22场次、“微宣讲”1.9万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新思想的光辉,在潮音迭起的学习宣传、理论研究热潮中愈加闪耀,全市上下进位争先的激情进一步点燃,比学赶超的斗志更加激发。

  一条条“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精彩报道,展现着大冶人民幸福生活的美丽瞬间;

  一道道运用融媒体新技术烹制出的“新闻大餐”,让大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一年来,我市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八大行动”“大美大冶·共同缔造”等中心工作,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民生热点、文旅产业等主题开展采访调研,加强新闻报道策划创新,多角度、全媒体宣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

  集中聚焦高端媒体。在中央电视台发稿33条,实现“月月上央视”目标。大冶故事更动人,大冶形象更加多姿:全市全年在中央主流媒体发稿87篇(条),在省级主流媒体发稿617篇(条),居黄石县市区第一位。

  “爆款产品”屡屡刷屏。“扛冰箱女孩”“煎饼霞”“淄博烧烤+劲酒”“冶马”“村BA”等直击人心的“大冶好故事”、铿锵有力的“大冶好声音”,持续提升了大冶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其中,“全城找耳蜗”全网总阅读量突破2000W+;《中华经典》诵读大会(第一季)总展演暨颁奖盛典活动吸引1.5亿人次关注,产生现象级“出圈”传播效果。

  聚焦“机制”抓宣传。以市融媒体中心为信息传动轴,以“利用热点打造热点”为目标,持续推进机制创新,激活“1+4N+8”舆论宣传工作机制,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内外互动”的外宣工作格局。

  突出网络抓宣传。建强网络文明志愿服务队伍,大力实施“网红+正能量”培育工程,创作短视频作品230余条,播放量达6000余万,抖音“E路有你网络文明”线万。

  舆论引导有序有力有效。定期召开主题宣传新闻月度例会,新闻策划走向常态化。举办提升新闻发言人舆情素养培训班,推动队伍建设专业化。举办乡镇新闻通讯员培训班12期,754名基层宣传骨干学本领强技能提素质。

  一篇篇稿件、一幅幅照片、一个个镜头,为更好宣传大冶打开了一扇扇窗,市属主流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引导力不断攀升。

  2023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统筹各级各类媒体、内宣外宣、线上线下,唱响强信心的主旋律,以饱满的热情触摸时代脉动,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征程变迁,用“好声音”讲出大冶“好故事”。

  一年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倾情讲述榜样事迹,厚植精神沃土,涵养文明底蕴,不断汇聚向上向善的精神动力。

  “孩子,别慌,奶奶牵你过马路。”寒来暑往,在滨湖学校门口,几乎每天都可看到“大冶楷模(好人)”宋庆莉的身影。在车流中,她牵起孩子的手,一个个护送到马路对面,被家长和孩子们亲切地称为“马路奶奶”。

  而最初承担起这份责任的原因很简单,“2019年我送孙女上学的路上,看到滨湖学校门口车来车往,担心孩子们的安全。”宋庆莉说道,作为一名老党员,遇到事情总想管一管帮一帮,于是决定穿上红马甲,在学校门口护送孩子们过马路,而这一坚持就是五个年头。而今,在她的带动下,马路护娃志愿者越来越多,大家共同为孩子们的安全搭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志愿服务在城市之中蔚然成风,群众善举亦凝聚起文明力量。像宋庆莉这样的故事,在你我身边并不罕见。

  暴雨来袭,员柯胜利和胡新兵听到呼救声,没有丝毫犹豫,纵身跃入洪流中,一起将落水老人救上岸;一个价格不菲的人工耳蜗,一个失聪女童的人生命运,一场爱满全城的爱心接力活动交织在一起,在大冶上演了一段温情的故事;凌晨2点,老人赵秀枝路过玻璃破裂的宣传栏时,没有选择径直走开,而是在黑夜中独自一人将满地碎玻璃清扫干净;体重只有50多公斤的曹有缘,六年里,却能背起比自己更重的冰箱、洗衣机送货,只为了减轻残疾父亲负担……过去一年,我市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一桩桩一件件,从个人到全民,从青年到老年,每一个善举、每一份热心,如波纹般直达心底,形成振聋发聩的最强音,让铜都大地上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而今,“好人之城”已成为铜都的最美风景和精神地标,不断刷新着城市文明的新高度。2023年,我市组织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参与评选各级各类“楷模好人”“道德模范”“十大文明善举”等系列先进典型活动,龚文龙获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乐正国获评2023年第二季度“湖北好人”,章莹获评二季度“荆楚楷模”,刘伟、盛亚坤等6人获评“黄石楷模”;评选19名“大冶楷模(好人)”,特别授予曹有缘“大冶楷模”称号……一个个普通人,正在大冶这座城市,用他们的凡人之暖汇聚起一股气势磅礴的文明力量。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正如习去年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所强调的,赓续中华文脉、传承文明薪火,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使命如磐、重任在肩。

  大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灿若星辰。一年来,大冶文化建设以文化人,蹄疾步稳。

  “来到北纬30度,有个地方是千年铜都,这是一块神奇的热土,很有知名度……”当音乐响起,灯光璀璨,大地飞歌,“唱响新时代·助力乡村美”首届湖北乡村音乐潮·大美大冶文艺晚会在歌舞《为你歌唱》中拉开序幕。

  在大冶,文化让生活更幸福。周末或漫步特色街区、品味书香绵长,或流连文化场馆、感受古镇风华,可体验沉浸式演出,亦可欣赏未来科技之美。

  文艺工作亮点更多——顺利通过“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复查,荣获“湖北书法之乡”称号,实验高中、尹家湖中学获评“湖北省兰亭学校”,保安镇获评“湖北石雕艺术之乡”。现代楚剧小戏《缔造之花》入围“湖北省文旅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评选活动、舞蹈《扬起幸福洒满天》获“文化力量·民间精彩”2023年全省群众舞蹈(广场舞)展演二等奖。承办尚意·湖北省第二届行草书法作品展暨全国名家书法作品邀请展、“话约铜都”第八届湖北省美术节暨第六届当代艺术节美术作品展、第二届大冶文学论坛等文艺交流活动。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北主会场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考古发现50周年活动现场

  文化供给更惠民生——成功举办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北主会场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考古发现50周年、铜都星光音乐节等大型活动20余场,承办2023年湖北省桨板公开赛、劲牌2023湖北大冶半程马拉松等省级赛事6场、市级赛事11场,打造茗山乡“村BA”品牌。举办大冶“铜”话故事大赛,实施非遗“一对一”等13个特色文化项目。坚持共同缔造理念,推广“自下而上,以需定供”服务模式,推进农家书屋逐步实现阵地规范化、管理制度化、活动常态化、服务效能化。以“公益电影+公益宣传+文艺节目+理论宣讲”四位一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示范放映活动。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600余场次、送戏下乡192场次、戏曲进校园90场次。

  文化产业动力更足——我市入选首批63个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全市规上文化企业达44家,与去年同比新增9家,总数、增量居黄石第一,已形成青铜文化、殷祖古建、“劲”系列、“文旅+”融合四大特色文化产业。

  文化力量催人奋进,人民群众精神风貌为之一新,青铜大冶人文光芒愈加闪耀,不断焕发无限生机活力。

  循大道,至万里。站在新起点、担负新使命,大冶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明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踔厉奋发、阔步前行,怀揣光荣与梦想,肩负职责与使命,为时代画卷铺就人心底色,为民族复兴熔铸精神支撑,为全市“走在全省前列、冲刺全国五十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大冶篇章”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石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