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性发展
世纪世界各国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水产养殖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调整各国农业产业结构、振兴地方经济、增加渔(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养殖大幅增长,目前,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和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比重均达到,已成为水产品养殖第一大国。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消费趋于理性,高端水产消费走弱,以及资源环境的约束,水产养殖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越来越迫切。
目前,全球养殖水域开发与规划欠科学,造成得此失彼。养殖区域过度扩张,影响了自然资源的繁衍与生长。众所周知,自然资源的产生、生长和消亡都有一定的规律。从海洋渔业资源的角度说,任何水域若经过较大的人工改造,必然打乱固有的自然生物生长环境,使传统的地方名产变态变性,甚至灭绝。养殖品种和养殖方式较混乱,造成相互干扰。虽然沿海各地都按照各自的实际情况对海域的使用进行了基本的功能区划,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些养殖户自己说了算,这样以来,由于养殖品种差别较大,不管是清池引水,还是投饵施药,都容易造成相互抵触,相互污染。
管理机制不健全,生产环节缺乏全面监督,也是一项严重的问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水产养殖的监督管理权始终不明确。以水产养殖用药和投饵为例,目前多数地区的养殖用药都由畜牧管理部门经营管理,养殖单位凭证到兽药营销单位购买。但是买什么药,如何施用,施用多少,却没有严格的监督与检查。再说水产养殖饵料,虽然从事养殖饵料的经营者都需要办理相关的许可证,但对进货渠道却没有严格的控制,对饵料的成份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标准,更没有严格的监测。况且各国标准存在差异,饵料生产也缺乏统一管理,多数生产饵料的厂家都有自己的配方,养殖用户多数是随着别人购进和使用饵料,至于所用饵料是否含有禁用的成份,很少有人知道,这样很容易造成水域污染。
更为致命的是,养殖用药过量,养殖品种体内毒素富集严重。由于养殖用药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不但因用药过量而造成水域污染,而且还使养殖品种因有害元素富集体内严重超标,影响消费者的健康。据了解,目前大部分水产养殖业用药都很重,且毒性很大。调查中有渔民诉苦说用少了还不行。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得养殖用药越来越重,养殖品种的毒素富集越来越高。
随着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以及原始方法(捕捞野生鱼)的局限性,进行人工养殖成为首选之道。目前,人工养殖的海产品供给量已接近总供给量的50%,并且人工养殖的鱼肉供给量已超过牛肉供给量。
集中水产养殖相对而言是比较新兴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水产品供给量增加了十倍。它最初的扩张是发生在一个各方面(政府、环保主义者、社区)监管都空前严厉的时代。鉴于许多养鱼场在沿海水域被认为是一种多用途的共同资源,这种监管是十分必要的。
集中水产养殖相比于其他方式的农业有着许多固有的优势(除了海产品高营养价值的固有属性),包括有效的食物转化(增重1公斤的鲑鱼只需要投喂1.3公斤的食物,而增重1公斤的鸡肉和猪肉则分别需要1.8公斤和2.6公斤的食物)、无需使用化肥和相对而言不受淡水资源的限制。
然而,水产养殖业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存在重要挑战,包括限制了海产品的饲料、废物的管理,药品、染色剂以及其它化学品的使用、对于野生海洋物种的影响,鱼类健康的保证、渔场的选择等,必须进行严格的规划。
在可预知的将来,世界水产养殖业年产量预计至少以6.5%的速度增长。科学的投入对于实现可持续性的扩张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水产养殖业经营有丰年和荒年,气候因素对产量有很大影响。澳大利亚东南部海域是全球气候变暖最快的区域之一。开明的水产养殖业主会通过与气象局的科学家合作来预测天气变化,杜绝风险,减少损失。
周期性海洋天气预报和涵盖几个月的中期展望将有助于水产养殖业做出关于海网放置位置、放养密度、饮食与疾病管理以及收网时间的决策。与此同时,通过气候模型可以预测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长期规划。例如,有计划地控制养殖鱼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更高的水温)。但是,有时候天气预报和水温预测并不是百分之百准确,因此水产养殖业有和陆地农业类似的靠天吃饭的风险。
图为10月份气象学专家对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东海岸接下来几个月(11月、12月、1月)海洋温度的预测(横坐标为经度,纵坐标为纬度,最右侧为温度对应的颜色)。
科学能够有效地指导水产养殖业的计划制定,但同样重要的还有保证目前的管理处于最优状态并且风险都在掌控之中。随着科学家对这些风险认识的提升,管理者和监督者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去保护大范围环境资源。快速发展的行业,并没有“一刀切”的管理方法,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生态、社会和经济)来制定相应的战略。对于个别特殊的情况,科学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理解方式,但这也需要建立在管理者具有忧患意识并且能做出英明决策的前提下。
从全球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趋紧的资源约束来看,规模化、效益化和标准化将是的水产养殖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全球水产项目负责人迈克尔·克里默认为,水产养殖业要走规模化、现代化的道路,养殖户要更重视饲料、苗种的统一供应,统一防疫,而且市场将更重视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品牌。使用高品质的饲料将大大降低水产养殖的污染。他建议水产养殖户在市场、水质、饲料、鱼种和渔场管理五方面入手,提高质量和效益。
水产养殖业的管理者需要认识到各种影响因素都是时刻变化的,应该对环境(自然和社会)的变化随时做出反应,因地制宜,并随着科学的进步及时调整政策。
要真正实现水产养殖的规模化、现代化,还需要各国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加大政策的扶持。据了解,目前很多国家农业促进规模化的政策还没有完全覆盖到水产养殖行业。业内人士建议,促进水产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应将良种补贴扩大到水产养殖领域,同时扩大农机具补贴在水产养殖中的补贴范围。
水产养殖系统具有食物生产、价值增殖和环境维持三大基本功能.目前,国际水产养殖业在功能实现上存在着食物生产功能的弱化、价值增殖功能遇到阻力、环境维持功能遭遇挑战等问题.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平衡水产养殖系统的基本功能,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关键是要解决“粮食”生产与价值增殖、环境保护与价值增殖的矛盾。中国水产养殖产业肩负着保障未来全国16亿人口食物安全的重任,即食物生产的任务,同时,该产业的发展还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因此,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科学媒介中心(Science Media Center)秉承着全球视野,时代高度,历史纵深,科技前沿的理念,致力于传播科学共同体权威,理性,及时,准确的声音,并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科学传播的平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