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用啥鱼饵好?最棒的鱼饵你身边就有纯天然!
盛夏到了,鱼类的生长高峰期也就到了。盛夏是鱼类食欲最旺盛的季节,也是垂钓最佳的季节。说起钓鱼,人们首先就会想到鱼饵,进而会不自觉地联想到渔具店里花花绿绿的各种包装,选什么好呢?还有人会在第一时间冒出一个疑问:有啥好配方分享吗?其实野钓这事,鱼饵是最好解决的,能作为鱼饵的东西很多,甚至就在你的身边。这种天然的、半天然的饵料足可以应付任何水库。
这是最普通最常用的一种饵料,价钱便宜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但是效果有目共睹,湖库之内大小通杀,纵横南北无不灵验。即使它在渔具店内被各种包装包裹着,味型和工艺各不同,其最重要的共同点也都是以玉米为基础。玉米粒使用广泛,效果绝佳,这东西像蚯蚓一样,我们都太熟悉了,本文就不过多解读了。我要着重介绍的是大家不常用的纯天然的原生态饵料。
之所以第一个介绍田螺,是因为田螺更易得,到了水库只要随手翻翻脚下的石头就会捉到很多,而且它更符合我的要求——擅于钓大鱼。
田螺这东西很好用,我经常用田螺在水库钓鲤鱼,我用得喜气洋洋,可当我向朋友推荐的时候,却得到了一个这样的信息:我也没少用田螺,可一条鱼都没钓到。我分析,造成用田螺钓不到鱼的原因有二,一是使用不当,二是缺乏守候的精神。
用田螺作钓饵只有两种挂钩方式,一种是带壳挂钩,另一种是敲碎外壳只挂螺肉。带壳挂钩针对的是10斤以上的大鱼,这种体型的大鱼已经习惯了进食鲜活的田螺,去了壳会引起它们的警觉,带着螺壳才更有欺骗性。带壳田螺的挂法是,用钳子把螺壳下面的裙边掰掉,使螺肉能够露出大约一个钩条宽的缝隙。有的人喜欢用钩子按田螺的最大直径把田螺整体贯穿,我不主张这样。田螺肉的韧性很大,钩子穿过的越多,刺鱼的麻烦就越多,会造成刺鱼不牢,导致跑鱼。我只是把钩子穿过田螺直径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按咱们钓鱼人的话说,这么做不挡嘴。
关于去壳挂钩,前几天我看过一篇文章,一个钓友说挂螺肉的时候一定要去掉田螺的内脏。当时,我不动声色地把这篇文章转到了朋友圈,什么都没说。结果,在两个小时之内,我天南海北的钓友讨伐之声铺天盖地地袭来,要知道他们都是用田螺钓大物的高手。他们的观点和我不谋而合,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去掉了田螺的内脏,就等同于用面饵时不雾化一样。去掉田螺内脏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担心螺肉后面拖着的那条死蚯蚓状的肠子碍事。要知道,我们用田螺钓鱼,目标鱼都不会太小,就算是半斤的鲤鱼也完全可以把整个螺肉一口吸进去。所以,这种担心没有必要。另外,可别小看了田螺肠子的作用,肠子里面的东西在水下会不间断地缓慢扩散,作用相当于面饵的雾化,能起到非常关键的诱鱼作用。所以,田螺的内脏不是累赘,反而是垂钓必不可少的。
除了使用不当,田螺不上鱼还有一种原因,即没有守候精神。要知道,水库鱼的密度都很小,不会有哪种灵丹妙药入水就被鱼疯抢,有的地方钓鲤鱼一天都没有几口,甚至几天都没有一口。所以,你不论用什么饵,都要坚定地死守下去,不能因为个把小时不咬钩就放弃。
用田螺垂钓其实很简单,可是总有人把这个过程复杂化。我举两个例子。有人在用田螺打窝时用量比较大,于是买来田螺,这本身没什么。可是,他偏要把买来的夹杂着淤泥的田螺冲洗干净,看得我心疼,洗净的田螺效果已经打折了。我说那些淤泥本身就有很好的诱鱼效果肯定没人信。但是,30年前我曾见识过南方有一种传统钓法叫“踩滩”,就是人下到浅水处,用脚不停地踩踏,把下面的水搅浑,然后用短竿钓。这种钓鱼方式和我们保持钓点安静的思路截然相反,却行之有效。这种钓法的精髓在于把脚下的淤泥搅起来、扩散出去,形成诱鱼的效果。买来的商品田螺身上依附的都是腥臭的黑泥,这种腥臭本身就是野鱼觅食所寻找的信号源,洗净了,太可惜了。
还有一种做法也严重影响着田螺的效果。有的人用田螺作钓饵之前,不但要把田螺洗净,还在鲜活的田螺中倒入小药,使田螺充分浸泡。对于这种做法,崔秉亮曾说过一句话:一个人洗了个海水澡是不是人肉也变咸了?不会吧。把田螺放在小药中浸泡,田螺就变成小药味了?也不会。我对小药泡田螺的理解是,画蛇添足。用田螺钓鱼,对象鱼通常是那种野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鱼,它们从小到大已经完全习惯和适应了土生土长的田螺,人为地加入了其他味道它们完全不适应,也不会买账,甚至会产生警惕。所以,对田螺泡小药这种做法,我给出的结论是画蛇添足。
理论上说,河蚌和田螺同属于软体动物,河蚌肉完全可以替代田螺,但是我通过实践发现,河蚌肉对鲇鱼和青鱼的效果远超过鲤鱼,可能是鲤鱼进食坚硬的河蚌不够专业吧?也可能是我的试验水库不多,而每个水库的鱼情不尽相同的原因吧?或许有的水库的大鲤鱼会喜欢河蚌肉,钓者值得一试。
这两种小东西也是我常用的饵料,尤其夜钓时,我总会试试它们。我盛夏钓鱼的装备中始终有两样工具,一个虾笼子,一个小眼抄网。虾笼子就是捞河虾和小鱼的,至于抄网,一会儿再说。
虾笼子,白天捞小鱼,晚上捞小虾,作用妙不可言。捞小鱼的第一个目的是用于侦察,看看小鱼的品种和数量。这关乎我的用饵类别和状态,甚至可以左右我的用饵思路。比如麦穗、老头鱼特别多,那么我在开饵时一定会考虑它们对面饵的破坏因素,晚上小鱼安静了,我就用这两种小鱼的肉作钓饵试试。按照我的经验,水库里哪种小型生物多,那么该水域里的鱼就很可能以这种小生物为主食。
说到用鱼肉作钓饵,一定会叫人联想起鲇鱼、嘎鱼、翘嘴之类的肉食性鱼类。没错,钓这几种鱼,用小鱼肉的效果远胜过蚯蚓,但个别水域里的鲤鱼和鲫鱼也会偏爱这口。我曾在一座水库发现了这个秘密——入夜后使用手竿,用鱼肉挂钩,鲫鱼连口。
去年6月初,我又去了该水库,晚上和当地玩海竿的钓友喝酒,那个钓友神秘地告诉我:“这里的鲫鱼才大呢,上次我一夜钓了九条,重11斤,还没算鲤鱼,但是你们钓不到。”我问为啥,这哥儿们神秘地告诉我:“这里的鲫鱼和鲤鱼都吃泥鳅,你们用蚯蚓肯定不好使,哈哈!”于是,我回钓位抓了一把白天准备的老头鱼给他,让他试试这个。我告诉他这东西的肉段可能比泥鳅好使,因为这水库里老头鱼极多,这里的鱼打小就吃老头鱼的鱼卵,再大些吃老头鱼的幼苗,长大了就会吃大的老头鱼,它们更喜欢老头鱼而不是泥鳅。第二天,他临走的时候特意到我钓位汇报成绩,人还没走到跟前,先挑起大拇指:“大哥,你这招真灵啊!”
至于河虾,我就不做太多的解释了,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河虾多的地方,河虾就是这个水库的万能钥匙,几乎能钓到除了鲢鳙之外的所有鱼种。小河虾挂钩钓鱼,剩下的拿回去油炸,绝对下酒。
没错,就是盛夏季节水边草丛里蹦蹦跳跳的蚂蚱,有大的,有小的,有绿色的,有土色的。不论大小颜色,它们都能成为鱼饵,甚至是非常好的鱼饵。我的小眼抄网就是捉蚂蚱用的。蚂蚱这东西只是捉起来比较麻烦,捉不到太多,所以就要省着用,并且是在晚上不闹小鱼的时候比较好用。
吃蚂蚱的鱼有很多,肉食性鱼类就不用说了,比较喜欢吃素的草鱼和武昌鱼也特别喜欢蚂蚱。有人说,用蚂蚱作钓饵要去掉翅膀和小爪子,我觉得小蚂蚱根本就没有必要,大的可以分段挂钩,吃蚂蚱的鱼除了小武昌鱼,其他的鱼嘴都不小,完全能一口吞进。唯一值得注意的是,蚂蚱在水中会上浮,如果用双钩,铅坠到底两枚鱼钩容易缠在一起,所以最好用单钩。小眼抄网还有另一个用处,就是捕捉蚂蚱之外的其他草丛小昆虫,比如数量庞大的小蛾子,但小蛾子对体型稍大的鱼类效果不如蚂蚱,它们更适合浮钓马口、小翘嘴之类的小鱼。大蛾子可钓大鱼。
另外,刚刚冒白芽的麦粒可以钓很多鱼种,接近1厘米长的麦芽更招草鱼;红薯(地瓜)也不错,各种红薯——煮的、烤的都是高效鱼饵,可以掺在面饵中,八分熟的可以切小块挂钩;塑封包装的地瓜干还可以作为储备,可在竿包内放很久不变质,以应不时之需;还有随处可见的水稗草草叶、比较粗的嫩茎或者芦苇的茎叶、稻穗等等。
可用的天然饵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些天然的东西都是鱼类在大自然中最常见的食物,它们的效果远非商品饵所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