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钓鱼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钓鱼技巧 > 正文

钓鱼技巧

喝最烈的酒、钓最大的鱼、娶最美的妞这就是这名美国作家的人生

admin2024-05-24钓鱼技巧20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提起海明威,多数人脱口而出的都是《老人与海》以及其中的这句经典励志语句。在很多读者印象中,海明威就是那个与大鱼搏斗的老人,他不羁、倔强、抵抗;他参加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提起海明威,多数人脱口而出的都是《老人与海》以及其中的这句经典励志语句。在很多读者印象中,海明威就是那个与大鱼搏斗的老人,他不羁、倔强、抵抗;他参加战争,狩猎非洲,斗牛西班牙;他酗酒、恋爱、自杀。今年是海明威诞辰120周年,这名离世已经半个多世纪多的作家,至今在世界和中国仍有大量忠实拥趸。

  前些天,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一套特殊的文创产品:纪念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诞辰120周年礼盒。这套礼盒包括一本重新装帧的经典译本的《老人与海》,一个主题渔夫帽,一件纯棉的鲨鱼鳍T恤,一个硬挺大气的船型帆布包,一枚精致的金属鱼尾胸针,一枚多功能鲨鱼鳍金属书签等物品。套装中无论是书籍还是渔夫帽或者书签,都是典型的“海氏产品”。据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方介绍,此次“海氏套装”数天内销售额超过60万元,火爆程度超过预期,可见海明威在读者中的受欢迎程度。

喝最烈的酒、钓最大的鱼、娶最美的妞这就是这名美国作家的人生

  海明威在中国的影响力远不止一套文创产品的热销这么简单。据中信书店联合开卷信息共同发布的“1998年有监控数据以来113位诺奖获得者在中国的影响力”排行榜显示,诺奖获得者在中国影响力排行榜第一名是莫言,第二名是海明威,第三名是泰戈尔。而诺奖作家在中国销售的纸质图书数量排行榜上,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海明威、莫言和罗曼·罗兰。数据显示,海明威在中国出版的图书品种数达739种,纸质书销量约404万册;莫言图书品种数为314种,纸质书销量约329万册;罗曼·罗兰图书品种数为626种,纸质书销量约313万册。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最熟悉的海明威作品是小说《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于195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海明威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结晶,也是海明威最满意的作品之一。“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被很多人视为座右铭的句子,正是出自《老人与海》。事实上,很多文艺青年钟爱的句子如:“如果可以,谁不想用力喝酒,用力感受,用力爱,以青春之名?”“战斗,直到死去”均是出自海明威之手。

  时光倒回到58年前。1961年7月2日,海明威用陪伴他多年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常人看来人生达到顶峰之时饮弹自尽,时年62岁。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唁电中写道:“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纽约时报》评论说:“海明威本人及其笔下的人物影响了整整一代甚至几代美国人,人们争相仿效他和他作品中的人物,他就是美国精神的化身。”

  比起同时代作家,如福克纳、艾略特、马尔克斯、海明威度过了十分张扬的人生。他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他去非洲狩猎,去西班牙斗牛,去加勒比海钓鱼;他激烈地酗酒,疯狂地恋爱……这些常人鲜有涉足的人生经历血性刺激。就是这样一个张扬的人,最后又用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结束了自己一生。他的人生,可以用“”二字来定论。

  海明威18岁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在欧洲战场上轰轰烈烈地进行,他希望成为一名英勇的战士,但由于视力原因只能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服务队,来到意大利战场。在战场上,海明威经历了真正炮火的洗礼,腿部被炸成重伤,做了13次手术,身上弹伤达227处之多,这时他刚满19岁。二战时,海明威再次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奔赴欧洲,他不甘心只以记者的身份出现在战场上,很多时候干脆自己冲上前线,在战争后期甚至拉了近200人,弄来武器组建了一支游击队。甚至还有传言,爱酒如命的海明威领着一队士兵坐着坦克冲进巴黎,解放了他最爱的丽兹酒吧。

  《老人与海》中有一段经典的老人与大鱼搏斗僵持的场面:大鱼拖着船走,老人紧握鱼线,甚至把鱼线缠在腰间。事实上海明威经历过和他笔下的人类似的场景。1935年海明威在美国东海岸的比米尼岛深海时,曾经钓到过一条大金枪鱼。临近黄昏,他把它拉出水面后拿起鱼枪猛刺,但没有击中,金枪鱼又潜入了水中。大雨将至,几条鲨鱼突然围住并撕咬这条金枪鱼,当海明威把它拖上来时,金枪鱼已经只剩一副骨架和头部了。海明威的不是为了谋求生计和追求消遣,更像是验证自己挑战大海的能力,挑战生命的能力。

  海明威对待写作的态度亦是如此。他说,“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家要做的事情是写出前人没有写过的作品,或者说,超过死人写的东西。”张扬且富有影响力的人生,海明威做到了。因为海明威,、打猎爱好者一波波涌向比米尼群岛和非洲高原;也因为他,成千上万的人去西班牙潘普洛纳感受奔牛节的热情与血腥。还有奥地利蒂罗尔的滑雪胜地、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海明威足迹所至的地方吸引着络绎不绝的人群,成为文青们的精神圣地。

  1941年春,海明威携同第三任新婚妻子从夏威夷飞到香港,经广东雄县、韶关后搭乘运钞机到达重庆。在渝期间,海明威夫妇采访了多位国共政要,并与蒋宋夫妇共进午餐,与周恩来用法语进行时政交流。他们不住宾馆,反而下榻在宋子文府上。海明威回国后,写了6篇关于中国抗战的报道:《苏日签订条约》《中国空军急需加强》、《中国加紧修建机场》等,分别发表在1941年6月10日至18日纽约《午报》上。

  然而有史料显示,海明威来华之行和间谍活动有关。现代美国军事专家、牛津大学博士尼古拉斯·雷诺兹于2017年出版的《作家、水手、士兵、间谍:欧内斯特·海明威的秘密历险记》一书依据详细史料披露,海明威不仅是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在册特务,同时也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务院执行特殊使命。海明威怎样当上苏联特务的细节还不为人知,但雷诺兹说,“我们确实知道,海明威给了戈洛斯(潜伏在美国的老布尔什维克)一套邮票作为接头暗号。海明威是这样说的:‘万一我必须要跟某个陌生人见面,你就拿上这些邮票。’”雷诺兹认为,海明威在中国没有替苏联搞间谍活动,但向美国当局作了个人汇报。而苏联1940年代末的内部特务档案记载:“阿尔戈(海明威代号)没有向我们提供任何政治情报,尽管他不断表达要帮助我们的决心和愿望。”所以学术界普遍认为,虽然海明威是一名间谍,却是一名没有获取到任何有价值情报的失败间谍。

  雷诺兹认为,这些“污点”成为海明威挥之不去的阴影,他的自杀也与这些经历导致的心理负担过重有关。海明威之死历来众说纷纭,争议颇多。除了雷诺兹的观点外,也有人认为海明威死于抑郁症,或者死于本身就不堪重负的各种疾病,更多人则对他的自杀表达了不解。

  这或许可以从他自己的文字中寻找答案。在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海明威写道:“乞力马扎罗是一座海拔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的长年积雪的高山,据说它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在西高峰的近旁,有一具已经风干冻僵的豹子的尸体。豹子到这样高寒的地方来寻找什么,没有人作过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