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钓鱼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钓鱼比赛 > 正文

钓鱼比赛

大上海的故事之电影业的故事

admin2024-05-25钓鱼比赛19
  1927年的秋天,一个落魄的军校士官来到上海,他心情倍感苦闷,自己跟随多年的大佬辞职下野,自己贪污公款也被发现,他甚至都没有从军校毕业,就仓皇逃了出来。  他20岁

  1927年的秋天,一个落魄的军校士官来到上海,他心情倍感苦闷,自己跟随多年的大佬辞职下野,自己贪污公款也被发现,他甚至都没有从军校毕业,就仓皇逃了出来。

  他20岁时曾经在上海的码头上当过小工,混迹在上海滩,之后蒙贵人相助去到黄埔军校读书,如今再次回到上海,依旧是穷困潦倒,孤身一人。他走在上海的六马路上,看着开办没几年的中央大戏院,咬咬牙花了四角钱买张电影票,走了进去。

大上海的故事之电影业的故事

  电影院里正在放映的是友联影片公司的影片《秋扇怨》,这个士官在影片缠绵的剧情中慢慢地将自己代入其中,如痴如醉。影片中的女主角绽放着两个甜甜的酒窝令他陶醉不已,直到影片结束,他都久久不能回神。从这一刻开始,他就发疯一样的迷恋女主角,发誓要出人头地,有朝一日要娶她为妻。

  这个士官就是后来的军统头子,陆军中将戴笠,而电影中的女主角就是后来的电影皇后—胡蝶,后来戴笠虽然与胡蝶结缘,但在筹备婚礼前夕,戴笠因飞机失事身亡。

  能让戴笠、胡蝶如痴如醉的大上海被称为“魔都”,但“魔都”称呼可不是近些年的产物,而是二三十年代大上海的别称。“魔都”的称呼来自于外国人对上海“摩登都市”称呼的音译,可见民国时期的大上海也是走在了世界时尚潮流的前沿。上海作为“东方的好莱坞”,其电影业曾经十分繁荣发达,是中国电影业的发源地,在世界电影史上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896年8月11日,一位法国游客在上海徐园的茶楼“又一村”放映了一部短片,这是电影第一次在中国放映。

  1908年,西班牙人雷玛斯在上海虹口海宁路乍浦路口用铅铁皮搭建了一个“铁房子”,这就是上海最早的电影院—虹口活动影戏园。后经改建,1919年改称“虹口大戏院”。

  到1921年,上海已有12座专业电影院。电影公司不断成立,国产影片逐渐增多。

  到1924年,上海电影公司发展到37家,其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电影公司31家,外资建立的电影公司6家。

  1926年上海出品影片的数量首次超过百部,占国产影片总产量的90%以上。

  1931年3月,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摄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在新光大戏院上映。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上海电影业受创。到抗战胜利时上海约有影院40余家。

  进入20世纪20年代,上海电影业迅速发展,明星、天一、联华三大电影公司相继成立,到了30年代,更是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明星影片公司共拍摄影片200余部,是1922年由张石川、郑正秋等人在上海创办的。公司以反帝反封建为主题,成为了左翼电影运动的基本阵地。1923年,公司摄制了《孤儿救祖记》,获得巨大成功。1925年,明星公司与百代公司合作,开始建设、承租、吸纳多家电影院。次年,又联合其他公司组成六合影片营业公司,由此控制了片商和影院。代表作有《火烧红莲寺》、《歌女红牡丹》、《马路天使》等。1937年因抗日战争爆发,制片基地严重受损而停办。

  天一影片公司共拍摄影片100余部,即香港邵氏公司的前身,是1925年6月由邵氏兄弟(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在上海虹口横浜桥创立的。公司原则为:“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天一公司的代表作有《梁祝痛史》(1926年)、《孟姜女》(1939年)、《白金龙》(1933年)等。1937年在完成《花花草草》等影片后,天一公司结束了在上海的制片活动,将全部资金、设备转移至香港,成立了南洋影片公司。

  联华影业公司共拍摄影片80余部,是1930年由罗明估主持合并华北电影公司、民新影片公司、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和上海影戏公司等多家公司而成立。联华影业借鉴好莱坞的制片管理经验,采取独立制片的管理方式,融教育、制作、发行、放映、宣传于一体,试图建立中国的电影城。代表作有:《故都春梦》(1930年)、《三个摩登女性》(1932年)、《狼山喋血记》(1936年)等,1935年发行的《渔光曲》在莫斯科国际电影博览会上获得荣誉奖,成为首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电影。1937年由于抗战爆发而停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