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这一个小城钓鱼竿产量超全球60%出了位被称民族英雄农民
在很多人看来,钓鱼竿只是闲暇时用来消遣的小玩物,而威海做成了百亿大产业,而且,其中一个人,还因为小小的钓鱼竿,被称为“民族英雄”、“民族之光”。
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用竹子做成的简易鱼竿在小河里钓鱼的经历,根本想不到一个小小的钓鱼竿,也能成为一个产业。钓具产业起源于欧美,他们把生产放在日本和韩国,直到80年代时,日韩才考虑将生产能力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正是这时,周生山无意中成为“中间人”,他接到山东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交由的一基重要任务是,在山东找能够按照国际标准生产鱼竿的厂。后来,当时的威海塑料一厂用1个月时间,生产出第一根玻璃钢鱼竿,威海的钓鱼竿生产,由此拉开了帷幕。
到2017年,威海光注册的钓具企业,就有4500多家,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上注册的钓具店超过3000家,网上超过30亿元。而总体上,整个威海的钓具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产量占据全球60%以上。
威海也是全国少有的政府出台关于钓具文件的城市,他们出台了《关于推动钓具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培育壮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和《威海市钓具产业集聚区建设方案》等政策文件。2011年和2018年,威海还被授予“中国钓具之都”、“中国钓竿之城”等称号。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一个小小的钓鱼竿,还让一位农民出身的企业家被称为“民族英雄”、“民族之光”。
钓鱼竿按材质分,大致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玻璃钢,即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钓鱼竿,另一种是碳素鱼竿。后一种要用到一种材料,叫碳纤维。
碳纤维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等军工领域,因此西方国家长期对中国实行“三封锁”——产品封锁、技术封锁、设备封锁。中国进口这种材料,被严格限制用途,对方会派人到厂里,亲自现场查看他们的材料是不是真的用来做钓鱼竿。至于供货的量、价格,更是完全看别人的脸色 。
1987年,一位干过生产队长,后任镇工办副主任的当地农民陈光威,受命接掌当时濒临破产的镇办企业威海石化科研器材厂,任厂长,当时他45岁。
那时正是威海刚从日、韩承接钓鱼竿生产能力的时候,陈光威决定转型生产钓鱼竿,10年后,他们成为全球最大的鱼竿生产企业,年产鱼竿1000万套。这时,当年的石化科研器材厂,已经成为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光威集团。2017年,光威在创业板上市。
不过,光威上市后被看好不仅仅是因为钓鱼竿的全球老大,而是上面说到的碳纤维。
1998年,深受原材料看别人脸色之苦的陈光威,决定投资建设一条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这是中国第一条,遭到内部很多人反对,甚至买回的设备,由于没有人指导,没有说明书,他们只能自己琢磨。
2001年,国家科技部启动了新一年度的“863”课题组,其中有一项科研项目是碳纤维。快1年过去了,项目没取得多少进展,课题组几近绝望。之前课题组成员中有人曾到光威考察光威的那条生产线,他找到了陈光威,陈光威毫不犹豫表态要“为国家干点事”。
随后,他们先后投入了40多亿元,企业几度资金链险些断裂,濒临破产,尤其是2008年,他们用企业产品、设备、房子等资产作抵押贷款,才度过了难关。以至于,他在病重住院时,还不时对儿子说“对不起光威”,深深自责,他认为虽然是为了国家,但在碳纤维研发上超出企业能力的投入,使光威“脱富致贫。
他们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使得这个在航空航天等国防领域广泛应用但又一直被封锁的新材料,中国人也能生产。
在陈光威去世前几天,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前往看望他时说“你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一位退休将军则说:“我由衷地钦佩陈光威先生......陈光威是一个民族英雄。”一位作家在他去世3周年后写成的传记中,称他为“民族之光”。
一个人,能和“民族英雄”和“民族之光”这样的词联系起来,是难以想象的荣耀。
何况这是一位家企业,他所创办的企业,规模并不算太起眼,原来的产品也仅仅是一根小小的钓鱼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