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2023届初三语文专题训练:古诗文对比阅读(二)(含答案)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②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③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②非其上:非难他们的君王(认为他们的君王不对)。③为民上: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君王)。
因为天下(归顺)而快乐,因为天下(不顺)而忧愁,这样不是王者,从来也不是。B
把天下人的快乐当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忧愁,这样还不能称王的,是没有过的。C
因为天下(归顺)而快乐,因为天下(不顺)而忧愁,这样还不能称王,从来没有。D
把天下人的快乐当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忧愁,但是这样成为王者,是没有过的。10
甲文运用了抒情和议论,抒发了作者远大的胸襟和政治抱负,揭示了全文的中心。B
乙文以禽鸟之乐衬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太守之乐,在议论中含蓄点出思想情感。C
丙文中孟子强调君王只有把自己所好之“乐”,由己及民,国家才会得到安定稳固。D
在甲乙丙三篇选文中,都提到了“乐”字,可见历代治国,百姓的忧乐都至关重要。11
将丙文中孟子治国的思想与甲文中作者的政治抱负比较,其异同分别是:(1);(2)
(6分,每句3分)(1)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关键词:“微”、“斯”、“谁与归”)(2)宾客们懂得跟随太守游山的快乐,却不懂得太守是把众人的快乐作为快乐。(关键词:“从”“之乐其乐”)8
(6分,每空3分)(1)相同点是:两者都非常重视百姓的忧乐;(2)不同点是:甲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比丙文“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有了进一步发展,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比同乐同忧更有担当。参考译文:
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齐宣王说:“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孟子回答说:“有。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人民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国君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乐。国君以人民的忧愁为忧愁,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
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丙】晚游六桥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③。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④。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⑤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①六桥:在西湖苏堤上。②岚:山中雾气。③勒:制,这里是推迟花期的意思。④午、未、申三时:约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⑤夕舂(chōng):指落日。5.【甲】【乙】两部作品的作者依次分别为
月色入户()(2)欣然起行()7.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当时被桃花迷恋住了,竟然舍不得去了。D.我当时被桃花迷恋住了,竟然舍不得离开。
的特点进行描写;【丙】文作者则从花、柳、和等角度来写“月景尤不可言”。(3分)9.【甲】诗作者的游历过程,是从一派
;【乙】文作者将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寄予在文“□□”一词中;【丙】文结尾画线句表达了作者的审美情趣。(6分)答案:
6分)经常和老农们畅聊(2分)闲人(2分)追求高雅脱俗(高洁雅致)(2分)参考译文:
西湖最美的景色为春时月夜。一天里最美的景色是早晨的烟雾,是傍晚山间的风光。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气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开放,景观更是奇特。石篑多次告诉我:傅金吾园中的梅花,是张功甫玉照堂中的旧物,应该赶快去观赏。我当时迷恋着桃花,竟舍不得离开湖上。从断桥到苏堤一带,绿柳迎风飘拂如绿烟,桃花盛开如红雾,弥漫二十多里。美妙的音乐随风飘扬,带粉香的汗水如雨流淌;穿着各色丝织品的富裕游客很多,超过了堤畔的草,真是艳丽极了。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午、未、申三个时辰;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巧,山岚设色之美妙,都在朝日初升,夕阳未下时,那时西湖才尽显浓艳和娇媚。月景之美,更是难以形容。那花的姿态,柳的柔情,山的颜色,水的意味,更是别有情趣韵味。这种乐趣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凡夫俗子述说呢?(八)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丙】父子
。少有志尚,厉操清白②。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③。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十余日,告归。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威跪曰:“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④?”质曰:“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选自《三国志》卷二十七裴松之注)
[注释]①威:胡威,魏末西晋时名臣,其父胡质。②志尚:志向,理想。厉操:磨练操守。③为荆州:担任荆州刺史。省,探望。④审:知道。
【甲】诗作者是(姓名),【乙】文作者欧阳修是代文学家,晚号“”。(3分)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丙】文中胡威的“厉操清白”具体表现在一行“”和一言“”。他认为自己比不上父亲胡质是因为“”。(3分)9
【甲】诗借卖炭翁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底层百姓的,【乙】文表现了作者的思想,两位作者身上都具有《岳阳楼记》中“,”的仁人品格;【丙】文则从另一个角度呈现了仁人品格的内涵,那就是和。(6分)八答案
宋(1分)六一居士(1分)6.宾客们懂得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懂得太守是以游人的快乐作为快乐。(3分)
(2)正当/将要(4分,各2分)8.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
与民同乐(1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分)清廉(1分)内敛/低调/持重(1分)参考译文:
胡质的儿子胡威,字伯虎。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磨练清白的操守。当时胡质在荆州任官,他从京城前去看望。家里生活窘迫,没有车马奴仆,他自己赶驴前往,拜见他的父亲。停留了十余天,准备回去。快走的时候,父亲给他一匹绢,作为路上的盘缠。胡威跪下问父亲:“父亲清白,不知道这匹绢是从哪里得到的?”胡质说,是我的俸禄,用来做你的盘缠。”胡威接受,告辞回家。……晋武帝(召见胡威时,)感叹他父亲的清廉,问胡威:“你与你父亲哪个更清廉?”胡威回答说:“我比不上我父亲。”晋武帝问:“怎么知道自己不如呢?”胡威回答说:“我的父亲清廉不愿意让别人知道,我清廉惟恐别人不知道,这点我远远赶不上父亲。”(九)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
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芒②针为钩,荆蓧③为竿,剖粒④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⑤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詹何曰:“曾闻先大夫之言,蒲且子
之弋也,弱弓纤缴⑦,乘风振之,连双鸧⑧于云际,用心专,动手均也。臣因其事,放⑨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惟鱼之念,投纶沉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钩饵,犹尘埃聚沫⑩,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致重也。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将亦奚事哉?”楚王曰:“善。”(选自《列子·汤问》)
]①纶:钓鱼的丝绳。②芒:谷头端细长而尖锐的刺。③荆蓧(diào):楚国产的细竹。④剖粒:剖开的米粒。⑤汩流:湍急的河流。⑥蒲且子:古代善射者。⑦弱弓纤缴:拉力很小的弓,纤细的丝绳。缴,射鸟时系在箭上的丝绳。⑧连双鸧(cāng):一箭连射两只黄鹂鸟。⑨放:通“仿”。⑩聚沫:聚拢的泡沫。5.
)寒暑易节()(2)五年始尽其道()7.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乙】文中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蓧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突出了他的“”的才能。(均用四字短语概括)(4分)10.
,【乙】文中詹何对楚庄王的答话,意在告诫执政者的道理。(6分)5.列御寇
1)愚公在智叟的嘲笑下前赴后继挖山不止,最终感动神灵搬掉两座大山的故事(2)做事时,有时能以柔克刚,以弱制强,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方法,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9.大智大勇
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意在告诫执政者修养自身,才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这个道理。参考译文:
詹何用单股的蚕丝做钓鱼的丝绳,用芒刺做钩,用细竹做钓竿,用剖开的米粒作为钓饵,在有百仞深的深渊中、湍急的河流里钓到的鱼可以装满一辆车,钓丝还不断,钓钩没有被扯直,钓竿没有被拉弯。楚国的国王听说了这件事觉得很惊异,就把他叫来问他原因。
詹何说:“听我已经逝去的父亲说过,古代善射的人射箭啊,曾经用拉力很小的弓、纤细的丝绳,顺着风一射,一箭连射两只黄鹂鸟,(因为)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原因啊。我按照他的这种做法,模仿着学习钓鱼,五年才完全弄懂其中的道理。现在我在河边持竿钓鱼时,心中不思虑杂事,只想鱼,丢线沉钩,手上用力均匀,外物不能扰乱(我的心神)。鱼看见我的钓饵,就像看见尘埃或聚集的泡沫一样,吞食它不会怀疑。所以我能以弱制强,以轻御重啊。大王您治理国家如果可以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应付了,还能有什么对付不了的吗?”楚王说:“说的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①,而自肆于山水间。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
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②,州人顺赖。……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注]①涘:水边。②卒:突然。③教禁:官方发布的劝谕条文和禁令。
。也就是[乙]文中的“子厚”。他和[乙]文作者韩愈以及另六位宋代文学家被合称为“”。(2分)6.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分)
足为政邪( )8.下列对[乙]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9.读两文可知,子厚曾先后被贬谪到永州和柳州。在永州,子厚虽“自肆于山水间”,却感受到“
,”的冷清气氛,创作出《小石潭记》等佳作。在柳州,子厚用心政务,“,”,获得当地百姓们的信任;同时他还热心指导青年学者,使他们的文词达到“”的水平。(6分)10.从两文可以看出,子厚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1分)6.(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4分)
7. 益:更加。(《爱莲说》) 足:够得上,值得。(《桃花源记》)(共4分,各2分)
9.“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或:“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因其土俗,为设教禁” “悉有法度可观” (共6分,各2分)
10.治理有方的官员(或:心怀百姓的政治家、受人爱戴的官员等等) 提携后进的师长(共4分,各2分)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