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钓鱼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钓鱼比赛 > 正文

钓鱼比赛

“怀念那个漫画有讽刺光芒的时代”

admin2024-06-14钓鱼比赛50
  漫画家老九与方成是忘年交,听闻方老去世,老九既震惊又痛心。原本8月上旬的时候,老九已经闭关了,他正在赶写一本书,10月份就要出版,叫《百年方成》,本来就是想给方老献礼的。没想到书还没来

  漫画家老九与方成是忘年交,听闻方老去世,老九既震惊又痛心。原本8月上旬的时候,老九已经闭关了,他正在赶写一本书,10月份就要出版,叫《百年方成》,本来就是想给方老献礼的。没想到书还没来得及出版,他就收到了方老逝世的消息。老九感慨万千:“方成走了,讽刺漫画的时代结束了”。

  2014年,老九去《人民日报》宿舍方老家看望,他发现附近报摊已经买不到《人民日报》的《讽刺与幽默》了。近一年再到方老家看望,百岁高龄的方老记忆力差多了,如果是他印象浅的人已经很难想起,但见到关系密切的人,方老还是会露出灿烂的笑。

“怀念那个漫画有讽刺光芒的时代”

  对于老九来说,这些回忆,都是一种让人无可奈何又抓不住的失去。1986年老九便开始发表作品,第一幅作品是在《北京晚报》发的。他回忆,那个时候,在《北京晚报》发一张作品,知道的人太多了,想藏都藏不住。而现在,情况却变了。

  老九毫不避讳地告诉我们,大学时代他初入漫画之门时,临摹的就是方老1982年出版的漫画集,用的纸墨、画的手法都十分相似。后来跟方老熟悉后,他十分不好意思地告诉方老:我这是“照虎画猫”。

  后来老九才知道,自己青年时代每周骑着车子去学画的中国书画研究社,也就是二龙路中学,其实就是方成的母校。老九说,这也许就是冥冥之中的因缘。

  刚到讲座现场,老九便留意起了台下的观众,重点在于观察听众的年龄构成。他看到了好几位90后年轻人,手里拿着漫画集,还拿着本子认真记录,十分欣慰。老九是大学教授,所以口才特别好,就像讽刺漫画这种艺术形式一样,犀利中带着不多不少的幽默和些许诚恳。比如,他说自己的本名王九成“只有在领工资的时候才会使用”。

  不过对于现在自己这样到处讲课的状态,老九形容“不知什么时候混成了个‘吃开口饭’的”。他打趣道,“主要因素是在中国画讽刺漫画发不了财”。其实老九本来不是专业学漫画的,就像方老原来本也不是学漫画的。老九觉得,只有涉猎广泛、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真正把讽刺漫画画好。他向我们举例——中国漫画界藏书最多的是丁聪先生。他们家的书,书柜放不下,最后他的书都得摆到桌子上和地上。方老家也是如此。老九说,人的直接经验不多,我们当今时代这么浮躁,更需要好好读书,因为读书使人心静,看手机使人心躁。

  老九研究了将近30年的中国美学,2011年他在中国戏曲学院成立中国喜剧美学研究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方老,于是请方老担任顾问。这些年,老九坚持研究喜剧美学、创作独树一帜的老九集邮幽默画,不得不说是受到了方老的鼓舞和激励。

  讲座上,他一幅一幅仔细地、投入地讲解着方老留下的漫画作品,讲到某幅作品里方老的巧思和妙处,老九会情不自禁发出连连赞叹并且会心一笑——那是一种从心底里由衷的敬佩和欣赏。他始终觉得,方老的许多讽刺漫画,即便是放到当代,也依旧尖锐、依旧讽刺、依旧痛快淋漓——这就是方成的功力。

  老九说,“我们这些人,更多的怀念那个时代有针对性的、有讽刺光芒的漫画作品。” 文/本报记者 雷若彤

  《谁是多数》:1950年,他们俩合作的第一幅画。这边是苏联代表,那边是美国代表,美国代表说我们是多数,苏联代表气定神闲,把后边窗帘一拉开,你看看,谁是多数?窗外拥护和平的正义人民人山人海。看这种漫画特别解气和鼓舞人心。那时候我们亚非拉的兄弟,坚持正义,坚持和平。这张作品一成功,俩人干劲就更足了,于是合作了很多作品。

  《瞎子算命》:我国老一代漫画家作品的中国气派,不是光用宣纸和毛笔,还有整体的这种中国文化素质。一说瞎子算命,大家都知道了,我们中国人常这么说。你看那满身是伤的麦克阿瑟还在给艾森豪威尔看病,这有点像盲人引路,画里把这俩人画得特猥琐。

  《虎皮骑士》:从那老虎的窘态和杜勒斯的不可一世一对比,反映了老虎的无奈,把事物的本质勾勒出来,一下让我们就不用怕他。这还是一幅非常棒的肖像漫画,一看就知道这个人是谁了。

  《裁小鞋》:亲君子远小人。如果领导是小人就很麻烦,你想躲都躲不开。你觉得好,给提个意见,人家虽然嘴上笑呵呵的,但早记下了……

  《钓鱼》:“从你们厂子一开工,河里的鱼就剩这么一种啦!”方成在80年代初就关注到了环境保护,比我们早多少年啊!所以漫画家的眼睛和观察力特别前瞻,他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即使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他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靠背椅》:其实我们现在也在拼爹。都过了快40年了,社会还是这样。不光从政治方面,一般家庭现在还是这样,有一个好父亲比什么都强。

  《武大郎开店》:这张画他画了三次,我们看他对联。本来他这对联上边写的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华君武看完后,说这对联太一般了,建议写一个跟画内容有关的对联。于是他就把刘禹锡的陋室铭套上来了,他写“人不在高有权则灵,店虽不大唯我独尊”,横批,“王伦遗风”。一下就深化了主题,把那种嫉贤妒能压制人才的人勾画出来。所以这张作品在1980年成为了人民日报最有影响的作品。后来人们只要一提到武大郎开店,就成了压制人才的代名词。方老这时已经在艺术方面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1984年作品《这文件很重要,你要好好学习》:改善知识分子的生活条件。过两天教师节了,可以重发一下这张,说明某些政策停留在一种口头上。

  90年代方成后期作品《电视剧本在创作中》:你看所有编剧都围着床琢磨,应该都知道什么意思,就非得表现床上这点事儿?媚俗!画得依然非常好。

  方成1918年6月10日生于北平,祖籍在广东中山,我们都知道中山有一位大伟人,即孙中山先生,方成他们家跟孙中山他们家还是一大家族。方成姓孙,原名孙顺潮。1924年孙中山回故乡省亲的大家族合影中,后排就有方成的爷爷。

  方成的父亲在平绥铁路局上班,是一个小科员。因此方成生在北京,五岁的时候他随母亲回了中山老家生活。中山这个地方盛产漫画家,所以这里建了中国唯一一个公立的漫画馆——中山市漫画馆。九岁的时候,方成回到北京上小学。1931年他考入了北京三中,和老舍先生等名人是校友。这时他学了一小段时间的国画。

  1935年爆发了“一二·九”,这个时候方成画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张漫画,叫《中国人的刀,哪国人的血?》,控诉军警游行的学生。画这张画的时候他当时就很气愤,因为他参加学生游行的时候,让军警在背上砍了一刀,腰上一直留有一个伤疤。

  中国漫画史,从1931年开始逐渐进入第一个高潮,就在高潮到来的时候,跟他同期的这些漫画家华君武、张乐平、丁聪已经都成为队伍里边的主力了,这个时候方成才刚刚尝试漫画创作。

  1936年他考上了武汉大学化学系,到1942年大学毕业(中间因抗日战争休学两年),他这个时候画了很多漫画速写。大学的时候,他跟几个同学一起办了一个黑白壁报,一个礼拜就要更新一次,方成负责漫画,但是这时他的漫画更多的是反映学生生活。

  1946年方成到了上海,他发表了第一幅作品《稳如泰山》,也叫《不倒翁》,在北平《新民报》上发表的。这是他在报刊上发表的第一幅漫画,有浓浓的讽刺意味。我们能看出来当官的不倒,是用钱撑着,拿笔杆子的也没有用,弄不倒人家。所以他的第一幅作品就有浓浓的这种讽刺,非常尖锐。这个时候他开始了线年方成刚刚发表漫画作品的时候,华君武已经来到了东北日报工作,发表了大量优秀作品。早在1942年,华君武就与蔡若虹、张谔在延安搞了讽刺漫画展。

  说回方老,后来方成进入了《观察》杂志,类似于现在的有名杂志《读者》,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杂志是《观察》,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是《新民报》,所以方成进了杂志。这个杂志的主编是中国著名的新闻人储安平先生,后来光明日报的总编。储安平先生看上方成了,就签了约让他主持《观察》杂志的漫画专栏,方成在这个时期发表了一系列的漫画作品。

  应该说,从这时方成开始真正进入了漫画圈。后来漫画界有三老之说,分别是华君武、丁聪和方成。其实这三个人岁数差不多,但是论成名的话,方成可比华君武和丁聪要迟了很多。人家出名的时候,方成才刚刚进这个圈。

  1989年10月份,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评出了首批中国漫画金猴奖荣誉奖,给了十位漫画家,这是第一批。这第一批可都是响当当的漫画大师。比如有华君武、叶浅予、张乐平、丁聪、廖冰兄、张仃、方成、特伟。

  方成先生的妻子叫陈今言。陈今言是中国漫画史上少有的优秀女漫画家。在中国漫画史上,如果说真正够优秀的女漫画家只有两个人,一个就是30年代的梁白波,1935年连载的《蜜蜂小姐》影响特别大,被人们誉为是漫画的一种抒情诗。

  中国第二个女漫画家就是方成的夫人陈今言。1947年,方成进入《观察》杂志主持漫画专栏,因此他发表了许多具有民主思想的讽刺漫画。过了几个月,《观察》杂志就被政权封了。他这个时候去香港,参加了进步的美术组织——人间画会。在香港画了很多漫画,1949年回国。他在《新民报》当美编的时候,到中央美院一个油画进修班约稿,碰到了陈今言。

  陈今言喜欢漫画,所以俩人就有共同语言,于是方成向陈今言约稿。虽然陈今言喜欢漫画,但对漫画创作还比较生疏,所以方成就给她指导。后来陈今言进步神速,俩人应该是互相促进、互相进步的。

  陈今言很快成为了一位了不得的漫画家。大家看一个她1955年画的作品,《慈禧太后:你真是花钱的能手……》,这幅画说慈禧当年盖颐和园都没想到用琉璃盖御膳房,这些干部居然用琉璃瓦盖厨房,五几年敢画这么讽刺性强的漫画相当了得。这张画受到了的肯定。

  《新民报》公私合营后变成了《北京日报》。1951年华君武介绍方成去人民日报社工作,这个时候他就把空出来的位置,推荐陈今言去了。陈今言后来当了《北京日报》美术组的负责人。

  1956年,陈今言发表的漫画《无情的天河》,画夫妻俩没法相聚,因为中间隔着没完没了开会的天河。新的牛郎织女动不动就开会,其实这也是方成和陈今言一种无奈生活的写照。

  在“文革”的时候,陈今言受到了冲击,身心受到了摧残,1977年6月份,她突然心梗去世了,方老心里永远忘不了陈今言。陈今言曾经说过,方成走到哪她就跟到哪。到了老年的时候,方成还一直特别怀念陈今言。

  2014年,方老出的那本漫画集,是在国家博物馆捐赠展出的作品。他送我的时候,就在那个画集扉页上别了一张他和陈今言的结婚照,所以能感觉到老人的这种性情。他们这对儿是我们中国漫画史上的一段佳话。

  在50年代到60年代这个时期,中国的国际形势应该是挺严峻的,国际矛盾很尖锐,那个时候我们有非常明确的敌人。当时方成在中国最大的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应该说因为这个平台,他创作了相当数量的国际漫画。

  方成讲漫画的时候强调一定要“巧”,无巧不成书。所以说漫画家脑子跟正常人不能一样,一定要反常,通过反常,把事物的本质勾勒出来。

  这一类国际漫画特难画。首先画的敌人要像,而且还得从骨子里让你感到这人物言行的丑恶,要画得传神,那就是要以形写神。任何作品都是表达一种态度和情感的。这段时期不能不提到跟方成合作的一个人,那就是钟灵。

  1950年方成去夜校学俄语遇上了钟灵。钟灵在30年代就开始画漫画,他也是政协会徽和国徽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他和方成两人爱好一样,抽烟喝酒琢磨漫画,一边抽着一边喝着。每天接到新闻选题之后,方成就到人家家里了。那时他还没结婚,就在钟灵家开始琢磨这个漫画怎么画。完了之后因为常常到了半夜,方成也就不回家了,在别人家睡。大家看,俩人好到什么程度?俩人在一起合作了几年,出了三本画集,俩人共用的笔名叫方灵,用方成的方,用钟灵的灵,俩人叫方灵,发表了大量作品。

  方成1982年出了一本《方成漫画选》,就在这自序里,方成提出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漫画与民主共生的思想。他在自序里有一句话,“积数十年之经验,人们发现一条道理,漫画是和民主共生的,有了民主才有漫画的健康发展”。后面他又提到,“民主也需要漫画”。

  方成漫画的讽刺性是和中国传统漫画那条主线一脉相承的,但他针砭时弊这方面特别强。无论是他的连环漫画、国际漫画还是内部讽刺漫画,包括最后画的水墨漫画,一直都执笔直指时弊,讽刺假恶丑。

  《斗富》,是方成解放前画的连环漫画《康伯》中的一组,第一幅的人拿钱擦鞋,第二幅的人撕钱,第三幅的人在晃国债,而第四幅那个人拿国债点烟了。其实细想,拿国债点烟,背后很多东西,如通货膨胀,民不聊生,满满的讽刺。它的表面是一种荒诞和搞笑,但背后绝不是无聊的搞笑。

  “文革”一结束,方成开始有了独立思想,创作呈井喷式。动荡的十年锻炼了方成的体魄。这说明乐观的精神和强健的体魄是成就百年方成的重要一步,也说明人遇到难处的时候,不要非往窄处想。

  在1979年第四届文代会上,方成跟华君武在会场掰腕子,真的是可开心了!当时他第一次觉得,原来我们可以能够这么开放。1980年他举办了方成漫画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个人漫画展。就在这个展览上,出现了相当数量震撼人心的作品。

  到90年代,方成开始用水墨画画古代人物。因为90年代以后,他岁数大了,出门少了,但画漫画需要跟社会多接触。我记得在方成88岁时,他还骑自行车到处转,但后来他们家里人担心他的安全,坚决不让他骑了,接触社会也少了。因此这时他的创作主要转移到用水墨来画古代人物。即使是这样的作品,依然有着强烈的讽刺性。

  我们漫画界老说,漫画就像一把手术刀一样,针对社会的顽疾,我们要敢于下手去挖那些瘤子,至少起点作用。但是漫画不是严肃地板起脸来的,而是以一种幽默的形式出现。幽默,是方成作品里面最典型的一个特点。

  华君武就曾经指出,方成跟我们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的幽默感。所以陈今言就特别佩服他,他帮陈今言改画的时候,总是能把严肃的改到让人笑。

  所以什么是好的幽默?就是笑完了让你想,想完了又笑,这就是幽默。方成先生离世引发了我们对讽刺漫画时代的思考。第一,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讽刺漫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第二,讽刺漫画大师都走了,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现在是动漫时代,我们阻挡不了潮流的出现。一个时代的文化是一个时代整体的反映。现在的动漫其实就是整个时代的反映。经济第一位的时代,动漫有市场能挣钱。虽然讽刺漫画时代过去了,但是讽刺与幽默的精神将会留在新漫画的作品里,也会留在年轻一代漫画家的创作精神之中。

  我们现在不缺搞笑,缺少的是我们老一代讽刺幽默的漫画精神。方成老人走了,但他的精神将永远长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