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钓鱼吧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钓友交流 > 正文

钓友交流

“双枪老太婆”陈联诗丝绢画赏析

admin2024-09-02钓友交流13
  陈联诗(1900—1960),1928年加入中国,参加了1926年至1948年的三次华蓥山武装起义,在战斗中学会了打双枪,是华蓥山游击队的创建及领导者之一。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陈联诗家

  陈联诗(1900—1960),1928年加入中国,参加了1926年至1948年的三次华蓥山武装起义,在战斗中学会了打双枪,是华蓥山游击队的创建及领导者之一。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陈联诗家族中出了八位员,为革命死了四位亲人,其中两位革命烈士,其故事在川北一带及地下党同志中广为流传。1961年出版的小说《红岩》以她为生活原型,塑造出“双枪老太婆”的艺术形象,在几代人心目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的“双枪”掩盖了陈联诗的诸多才华,尤其是她的艺术修养及绘画才能。陈联诗出身于文武世家,父系和母系祖上都出过翰林,从小和表姐妹们一起学习文人工笔画。新中国建立之后,她成为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的专业画家,其作品《百蝶图》曾经参加全国美展。

“双枪老太婆”陈联诗丝绢画赏析

  在此特邀陈联诗的外孙女、知名作家林雪,选取陈联诗早期的代表作《四幅绢画》并加以赏析说明,以展现这位女革命家的别样风采。

  《姜太公稳坐钓鱼台》典故出自晋·苻朗《苻子·方外》: 心怀奇策的姜太公闻周文王为治国兴邦而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来到渭水之滨以垂钓待之,其后果然被文王拜为帝师,称太公望,治理出繁荣盛世。

  此画用平涂技法,将左上留白处绘成大片水面,以达到烟波浩渺的意境,不仅展现了开阔舒朗的意境,还衬托出右下的主体人物——姜太公及身边的两个童子。

  姜太公身披蓑衣,头戴斗笠,足蹬草履,衣着素朴,显示处境窘迫,但是右边的女童却间以粉色衣裙及少许艳丽的配色,加上左边红色的饵盒,都为清冷的画面增添了暖色。 无论是人物身上的蓑衣、斗笠、草履、衣纹,还是周围的鱼篓、饵盒、山石竹木,尤其是大片细密的竹叶,都以工整、严谨、细腻的线条勾勒,显示了作者扎实的工笔基本功,也显示出从容不迫的心态。

  更加重要的是,作者没有采用传说中“鱼钩离水三尺”的说法,而是将鱼竿直竖,将主体罩于典型的“高三角形”构图中,表现出很强的稳定感。 三个人物虽然被围困在一片波涛的孤石之上,神色皆安定闲适,胸有成竹。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指的就是这种意境,也是陈联诗选择这个题材的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 传说中的姜太公身边是没有孩子的。这两个童子,画的是陈联诗的女儿宁君和刚刚出生的儿子亚彬。这恐怕不能仅用工笔画偏重于追求主观意向的风格来解释,更与作者强烈的个性彰显有关。

  《姜太公稳坐钓鱼台》的绘画背景是:1927年,当时陈联诗的丈夫廖玉璧因“三·三一”惨案在重庆受枪伤被护送回家乡,敌人四处围剿,而陈联诗则在敌人严密搜查中,照顾丈夫养伤之余暇在岳池标帜山上画了这幅丝绢工笔画,寓意敌人围困万千,我自稳如姜公。

  《计献貂蝉》取材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司马王允与家中歌姬貂蝉共谋连环计,收其为义女许给权臣董卓的义子吕布,之后亲自送到董府,貂蝉美貌令董卓大喜过望,当即占为己有,致使吕布最后杀掉暴虐残忍的董卓,为国家除掉大害。

  此画与辽阔清远的《姜太公稳坐钓鱼台》风格截然不同,设色华丽,构图丰满:大型屏风,石栏回廊,根雕家私,垂柳月窗……还有太师椅上的虎皮坐垫,都显示出董卓府中奢华气派,而左边的石栏及上升的石阶及月门,都引导观众的视线向远处延伸舒展,令人想象出更加广阔华丽的空间。

  画中正面描绘的董卓,神情喜悦,身躯肥硕,红色披风、亮黄色帽檐及暖色衣袍下露出的红色鞋头,都体现了身为“太师”尊贵的身份,与处于下方衣袍素淡且沉稳谦恭的王允形成了对比。

  作者对于画中三个人物各自的内心活动及外在神情描画非常到位,故事的主角貂蝉躲在屏风后面露出半个身子,尽管她是为了报答恩人王允主动请缨,但是这个柔弱纤秀的女子对于参与如此重大事件,内心依然惴惴不安。作者居然将身为歌女的貂蝉,放在了位于董卓与王允之上的位置,此举突破了传统工笔画对于尊卑的规范,表现出作者对于地位卑下而心气高远的貂蝉给与的赞许。

  《张良拜师》取材自《史记·留侯篇》。年轻的张良因为善待傲慢老者黄石公,被其赠与《太公兵法》,嘱: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张良常习诵读之,后来辅佐刘邦,终成灭秦兴汉大业。

  此画巧妙地利用环境与人物位置,形成多个方向三角构图,使得画面显得安定、均衡但不失灵活生动。在设色上,黄石公慈眉善目,道骨仙风,手中的编书艳红艳绿,配之华贵的黄色衣袍,加上花树的粉色,山石的青绿,清澈的流水,都将画面衬得华丽高雅。作者在桥板线条、花树山石的造型、流动水纹的描绘上,显示出严谨细密的线描技巧,而对于题材的选择,则基于作者强烈的家国情怀。

  此画取典《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儿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将家从墓地、市场搬迁到学宫旁边, 孟子长大成人后终成大儒,史称“孟母三迁”。

  图中主体为孟母、童年孟子及家仆三人。孟母肩负纺车,背着包袱拿着伞,手杵竹竿提着鸡,显示生性勤劳而生活艰辛,但是童年孟子背囊里露出的书籍,表明了孟母对于儿子教育的极大重视而且不畏艰辛实行之。

  三个人物衣着都很素朴,周围景色也是冷色,但是作者巧妙将左边的一头黄牛赋予大块的橙红,再用妇人手上的彩色公鸡、红色雨伞作为过渡,使得画面色彩骤然亮丽又不突兀。

  作者将男仆安排在弯道处,位置高于母子二人,虽然相逆而行,却打破画面单一的朝向,使得左边构图更加紧凑而不单调,也让右上有留白之处,可谓疏密有致。

  生活悲苦但是人物神情却不悲苦,孟母坚定,仆人无怨,童年孟子直视前方,目光高远。此画值得注意的是众人之前的那只灰色的狗,它与后面的黄牛相呼应,虽然在毛皮的描绘上也采用细致慎密的工笔,画法上已经具有西洋技法的影子。

  本书主人公陈联诗是《红岩》中双枪老太婆的生活原型。 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她参与了川北华蓥山区三次武装起义,带着双枪在重庆与华蓥之间筹备枪弹等重要军需物资,指挥过多次重要战斗,丈夫廖玉璧牺牲后,她携一双儿女发誓“孤儿寡母闹革命”。 在她和丈夫的影响下,家族中又走出了六位地下党员,为革命牺牲了四位亲人,她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书中以陈联诗从少女时期到丈夫牺牲后只身远赴苏联的曲折过往为主线,再现了一位出生书香门第的大小姐、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教员为了国家命运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双枪老太婆的经历。

  林 雪,陈联诗外孙女,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 当过知青、工人、广播记者、报纸编辑。 1981 年开始写作,代表作品有《“双枪老太婆”: 陈联诗自述》《留学大调查》《亲历者》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