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珠江流域最长鱼道
11月5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南木江副坝仿自然生态鱼道过鱼监测报告显示:今年鱼道内有49种鱼类通过,较去年增加28种。在鱼道的上游、中游、生态湖和下游缓流处可以观测到大量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和鱤鱼等洄游性鱼类成群上溯。虽然在副坝上多建一条仿自然生态鱼道需花费2亿多元,但是这5000多米的仿自然生态鱼道既可以增加鱼类栖息地,又能减缓坡度,帮助更多鱼类轻松翻越大坝、繁衍生息。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在生态问题上算大账、算长远账,在主坝和副坝上分别建设汛期和非汛期鱼道,是珠江流域首个双鱼道工程。双鱼道总长达9000多米,是目前珠江流域水利工程中最长的鱼道。
“双鱼道的核心在于汛期鱼道和非汛期鱼道的设计,虽然这样的设计要增加1倍多投资,但是可以全年过鱼,这样的设计在国内水利工程建设中是罕见的。”大藤峡水利枢纽有限公司水保科科长李航告诉记者,看似简单的鱼道其实非常讲究,进鱼口选址、鱼道的走向、长度、坡度、弯道、流速,都经过无数次水流模型学测试和鱼类游泳能力测试而确定。如果流速太慢,鱼类感应不到;流速太快,鱼类又难以通过。大藤峡水利枢纽在水位调度时有十几米的落差,如果只建一条非汛期鱼道,在蓄水位高时,大坝下方的水压过大,鱼类很难通过鱼道。建设汛期鱼道和非汛期鱼道就可以根据不同的蓄水位,对鱼道运行进行调度。
李航介绍,汛期鱼道和非汛期鱼道分别对应47米和61米的蓄水位,类似“双层巴士”。当蓄水位在47米时就开启非汛期鱼道闸门,鱼类感应到水流后,就能顺着鱼道溯游而上翻越大坝。当蓄水位达到61米则关闭非汛期鱼道闸门,开启汛期鱼道闸门,引导鱼类从汛期鱼道通过。南木江副坝仿自然生态鱼道已于去年4月投入运行;黔江主坝汛期鱼道今年8月通水试运行,非汛期鱼道目前也已具备运行条件。
为了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除了建设双鱼道,还配套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和珍稀鱼类保育中心、人工鱼巢和人造产卵场,环境保护投资达9亿多元。目前,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公司已突破乌原鲤、长臀鮠、多线盘鮈、三角鲂、赤眼鳟、黄尾鲴、银鯝、光倒刺鲃、暗色唇鲮等9种珍稀鱼类人工繁育技术,其中多线盘鮈为国内首次人工繁育。 (通讯员刘艺 记者熊耀章)